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1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48篇
内科学   2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56篇
预防医学   36篇
药学   29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采用抗Ⅳ型胶原、层粘连蛋白和纤维连接蛋白三种抗体研究65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基底膜(BM)。发现三种抗体均能很好地显示肿瘤组织周围的BM,其结果大致相同,但不完全一样,说明三者在BM中的分布不完全一致。多数浸润癌的BM均有一定程度的破坏,甚至完全缺如。同时还发现BM较完整的病人生存率高、肿瘤侵袭力弱、肿瘤的分化程度相对较高。提示BM的完整性可作为临床判断肿瘤浸润、转移和病人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Evans蓝对由组胺和神经肽P物质引起的局部皮肤炎症损害、渗出,进行量化分析。方法:从Balb/c鼠尾静脉注射标定浓度的Evans蓝100 μL,麻醉后在脊背局部皮内分别注射20 μL组胺、神经肽物质P及生理盐水,15 min后处死动物,切下反应皮肤区,取约1 cm×1 cm×1 cm组织放入600 μL二甲酰胺溶液的小瓶中保存。实验时取出组织55 ℃避光孵育24 h,取200 μL孵化液用分光光度计进行测定,测量渗出的Evans蓝的吸光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Evans蓝注射后5 min给予组胺3.0 μg/0.2 cm2诱导效果最佳,可得到最大的Evans蓝吸光度。Evans蓝注射后10 min,给予0.1 μg/0.2 cm2神经肽P物质可得到最大的Evans蓝吸光度。Evans蓝在0.312-100 mg/L浓度范围内与吸光度呈线性关系。结论:Evans蓝可用于由组胺和神经肽P物质诱导的鼠局部皮肤炎症损害渗出的定量监测分析,所建立的评估超敏反应程度的方法简单、敏感且可定量。  相似文献   
3.
对参保职工门诊异常审核管理的实践和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琼 《中国医院管理》2004,24(10):51-52
为确保医保基金的合理使用,保障广大参保职工的利益,上海市医保局经市政府批准,于2002年6月正式出台了<上海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费用和就诊次数异常的审核管理试行办法>(以下简称<审核管理试行办法>).该办法的审核管理适用范围为:月门诊就诊次数15次以上的,月门诊医疗费用5000元以上的,连续3个月门诊就诊次数累计30次以上的等等.本文对该办法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探讨双嘧达莫联合舒血宁治疗超溶栓时间窗(发病时间大于6h)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到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10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2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予以舒血宁治疗,观察组予以双嘧达莫联合舒血宁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凝血指标[血浆纤维蛋白原(FG)、凝血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及凝血酶原时间(PT)]、NIHSS及Fugl-Meyer评分。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31%,显著高于对照组(76.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χ2=5.4.73)。治疗24h及48h后观察组FG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T、APTT及PT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Fugl-Meye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发生心率减慢、恶心呕吐、胃肠出血等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嘧达莫联合舒血宁治疗超溶栓时间窗急性脑梗死患者效果优于常规对症治疗,可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保护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违法医疗广告、虚假互联网医疗信息泛滥,严重损害了患者与公众的利益,加剧了医疗行业与患者之间的矛盾,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为改善医患双方间医疗服务信息的不对称,减少虚假医疗服务信息所造成的误导,方便群众寻医问药,上海积极探索有效的医疗服务信息公示机制,建设医疗服务信息便民查询系统,并通过该系统向社会公示全市4 000余家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信息,包括医疗机构卫生计生行政许可信息、处罚信息和医疗机构荣誉等特色信息,对促进医疗服务与市民的需求对接,为公众享受医疗服务提供了便捷的途径和高效的服务质量,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6.
肥胖已成为全球范围迅速增加的一种流行病。正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的健康。除肥胖症本身的危害以外,它还与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既是代谢综合征的表现之一,又在代谢综合征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代谢综合征是引发心脑血管事件的高危风险因素及导致人类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构成巨大医疗支出的重要原因。因此,干预并处理肥胖、代谢综合征是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提高人们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胰激肽原酶与依帕司他联合应用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伴有周围神经病变患者6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胰激肽原酶与依帕司他联合治疗)和对照组31例(依帕司他单药治疗),均治疗12周。以测定神经传导速度为客观标准,评价两组治疗前后的疗效。结果联合治疗组较单药治疗组改善程度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胰激肽原酶与依帕司他联合应用可明显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胰激肽原酶与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优于单药治疗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调心方中是否具有通过结合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rotein,Aβ)而减少其神经元毒性的成分.方法:调心方提取物与Aβ共同沉淀并对沉淀物中的Aβ进行免疫印迹检测,制备小量Affi-gel-Aβ,用高效液相色谱(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检测调心方中Affi-gel-Aβ结合组分;大鼠原代皮层神经元培养,以乳酸脱氢酶(lactic dehydrogenase,LDH)测定法反映细胞损害程度.结果:免疫印迹检测显示Aβ能与调心方中的成分一起沉淀,且沉淀中的Aβ会随调心方的稀释而减少;调心方与Affi-gel-Aβ反应后,用甘氨酸液(pH 2.5)洗脱的组分中有可被HPLC荧光检测器所检测的物质.LDH漏出检测结果显示,在无血清和含血清的培养体系中5 μmol/L Aβ<,1-42>处理48 h均可导致原代培养神经元损害,LDH漏出率显著增加(P<0.01),而大鼠调心方药物血清可抑制Aβ诱导的LDH漏出(P<0.05);经Affi-gel-Aβ吸附的调心方药物血清对Aβ毒性仍有抑制作用(P<0.05),但较经Affi-gel吸附的药物血清有减弱的趋势.结论:调心方中有Aβ结合成分,这类成分不促进Aβ的毒性,而可能具有抑制Aβ毒性的作用.提示在对老年性痴呆有效的中药方剂中探寻Aβ结合成分可能是探寻治疗AD药物的一个手段.  相似文献   
9.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局部恶变伴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阳志宁,冯琼,张怀东病历摘要患者35岁,因继发性痛经7年,加重1年,于1993年12月20日入院。7年前第二胎人工流产后,每次月经前2~3天和月经期感下腹及腰骶部隐痛、酸胀不适,月经干净后自然缓解。月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格列美脲、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方法 151例T2DM患者分别接受格列美脲、二甲双胍及二药合用治疗,比较三组治疗1年前后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三组的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格列美脲组下降的幅度较大(P〈0.05);治疗后三组的HOMA-IR均较治疗前下降(P〈0.001),但三组间治疗前后的变化无差异(P〉0.05)。结论 格列美脲与二甲双胍均可有效改善T2DM患者的HOMA-IR,与二甲双胍相比格列美脲在减轻高胰岛素血症方面作用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