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神经病学   1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研究有自杀企图史的抑郁症住院患者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 连续纳入 2013 年 12 月至 2016 年 11 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抑郁症治疗中心住院的 472 例 抑郁症重度发作患者,根据有无自杀企图史将所有患者分为有自杀企图史组与无自杀企图史组。对有 自杀企图史和无自杀企图史患者的人口学资料、疾病特征、治疗药物、实验室检查指标等进行单因素和 多因素分析,对有自杀企图史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元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 有自杀企图史组 120 例, 无自杀企图史组 352 例。与无自杀企图史组比较,有自杀企图史组女性多[68.33%(82/120)比 57.39% (202/352),χ2 =4.48,P< 0.05]、发病年龄早[34.00(24.25,44.00)岁比 38.00(27.00,49.00)岁;Z=-2.01, P< 0.05]、病程长[6.50(1.00,15.00)年比 3.00(0.58,10.00)年;Z=-3.07,P< 0.01]、发作次数多[2.00 (2.00,3.75)次比 2.00(1.00,3.00)次;Z=-3.01,P< 0.01)]。多元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1.64, 95%CI:1.05~2.56,P< 0.05)和病程长(OR=1.04,95%CI:1.01~1.07,P< 0.05)是患者有自杀企图史的 危险因素。结论 有自杀企图史的抑郁症患者有其相应的临床特点,如女性、病程长、发作次数多等, 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有助于临床中对自杀风险进行预防及针对性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患者5-羟色胺转运体(SERT)mRNA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因素的关系。方法:收集44例未经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患者的临床资料,给予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测定外周血SERT mRNA表达。结果:有攻击行为患者(26例)SERT mRNA表达明显高于无攻击行为患者(18例)(F=9.75,P0.01)。SERT mRNA表达与患者发病年龄无相关(r=0.056,P=0.722);与病程呈正相关(r=0.418,P0.01);与PANSS的阴性症状分呈负相关(r=-0.335,P0.05);与PANSS总分、阳性症状分及一般精神病理分无相关性(r=-0.156,P=0.317;r=0.115,P=0.465;r=-0.097,P=0.538)。结论: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患者SERT mRNA高表达与其病程长、伴有攻击行为以及阴性症状量表评分低有关。  相似文献   
3.
双相障碍是一种具有高复发率和高致残率的重性精神障碍,其导致的伤残调整生命年在精神和物质使用障碍中排第6名[1]。即使经过系统的药物治疗,相当一部分达到临床缓解的患者仍然存在很多残留症状。国内关于双相障碍缓解期残留症状的研究还非常匮乏,本文将根据国外对于双相障碍缓解期残留症状的相关研究,针对双相患者缓解期的概念及评定标准,缓解期常见的残留症状,影响残留症状的因素以及关注残留症状的意义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4.
杨蕊 《大众健康》2016,(2):78-79
“安雅”,我试图唤起面前这个陷入沉思的女孩儿的注意,“你在想什么?为什么不回答我的问题?”她甩了甩齐肩的长发,收回茫然望着窗外的目光,清瘦白皙的脸上露出轻松的微笑说:“我在想你的问题啊.你问我记不记得为什么住院?我只模糊地记得在学校睡不着觉,整夜读书、写作、跑步;开会的时候质问校领导为什么对助学补助分配不公的情况不闻不问,还因为这事和学生会主席争论了好几个小时……”她不好意思的抿了抿嘴,“只能想起这些.太不可思议了,这不像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急性期治疗后残留症状的性别差异、残留症状与治疗时间和治疗方式的关系。方法:选择符合ICD-10抑郁发作或复发性抑郁障碍诊断标准的门诊抑郁症急性期治疗后患者1503例(男性559例,女性944例),此次抑郁发作已治疗8~12周,应用抑郁症状快速评定量表(QIDS)评估分为残留症状组(n=733)和无残留症状组(n=770),比较残留症状与治疗时间(8~12周)、药物治疗(单种抗抑郁药物治疗、联合治疗)之间的性别差异。结果:男性残留症状总分、感觉沮丧、反应迟钝得分高于女性,夜间睡眠得分低于女性(均P 0. 05)。治疗11周男性的残留症状数目多于女性;随治疗时间增加,女性残留症状数目减少(P 0. 05),残留症状轻度比例高于中度及以上(P 0. 05)。使用单种抗抑郁药物治疗,男性残留症状中度及以上比例高于女性(P 0. 05);女性联合两种及以上抗抑郁药物残留症状中度及以上所占比例高于使用单种抗抑郁药物(P 0. 05)。结论:抑郁症患者急性期治疗后残留症状存在性别差异,不同治疗时间和治疗方式对残留症状有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神经外科术中唤醒麻醉患者术后神经心理功能与生活质量。方法回顾调查81例于唤醒麻醉条件下行脑胶质瘤切除术且随访资料完整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肿瘤位置和特征,以1:1配对选择同期于非唤醒麻醉状态下行脑胶质瘤切除术患者作为对照组,通过电话随访了解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及心理状况,采用36条目简明健康调查表评价患者生活质量。结果完成全部调查研究的唤醒麻醉组和非唤醒麻醉组患者各73例,唤醒麻醉组21例存在术后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与体征,12例术后出现心理异常,30例存在术中知晓;而非唤醒麻醉组患者28例术后出现神经功能缺损,8例存在心理异常,无一例患者存在术中知晓。唤醒麻醉组术后远期(>6个月)神经功能评价仅9例仍存在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与体征,少于非唤醒麻醉组的18例(P=0.038);术后初期、中期和远期神经功能评价,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神经外科术中唤醒麻醉脑胶质瘤切除术是切除位于或邻近脑功能区肿瘤的主要手术方式,可以减少术后远期神经功能缺损发生率,适当的麻醉管理不会造成患者创伤后心理障碍,亦不影响其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碳酸锂联合奥氮平治疗对双相躁狂发作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糖原合成酶激酶3(GSK3)活性的影响. 方法:21例双相Ⅰ型躁狂发作患者给予碳酸锂合并奥氮平治疗8周,于治疗前、治疗4周和8周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20ml,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PBMCs的GSK3α和GSK3β丝氨酸磷酸化水平以及总GSK3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原发性眼睑痉挛(BSP)患者的明尼苏达多相人格特点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试问卷(MMPI)对44例原发性眼睑痉挛患者和33例性别、年龄匹配的正常对照进行人格测验,计算效度量表3个因子和临床量表10个因子的分值,并将两组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并且将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量表得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原发性眼睑痉挛组患者的疑病(Hs)、抑郁(D)、癔症(Hy)、偏执(Pa)、精神衰弱(Pt)、精神分裂(Sc)因子分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其中癔症(Hy)因子分大于60分,测图高峰依次为癔症(Hy)、抑郁(D)、疑病(Hs);且眼睑痉挛患者起病年龄和轻躁狂(Ma)因子分呈正相关,扬科维奇痉挛评分与装坏(F)、偏执(Pa)因子分、轻躁狂(Ma)因子分呈正相关。结论与对照组相比,BSP患者可能具有回避和躯体化的人格特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重性抑郁障碍帕罗西汀治疗早期改善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依据DSM-IV诊断标准,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门诊重性抑郁障碍患者,均接受帕罗西汀治疗,观察2周,治疗前、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进行评估,根据2周后HAMD减分率是否≥20%,将研究病例分为早期改善组142例与早期未改善组10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早期疗效的因素。结果早期改善组首发患者更多、病前有工作者更多、文化程度更高、年龄更大、总病程更短(P0.01);治疗前HAMD-17量表睡眠浅得分(t=2.52,P=0.012)和HAMD-17精神性焦虑得分(t=2.75,P=0.007)与早期改善呈负相关。结论重症抑郁症患者的年龄、首发、文化程度及有工作与帕罗西汀治疗早期改善呈正相关,而总病程、基线时睡眠浅和精神性焦虑与早期疗效呈负相关,其中睡眠浅和精神性焦虑是影响早期疗效最有力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中南药学》2014,(12):1260-1264
目的分析评价本院抗抑郁药物的应用情况及变化趋势。方法对本院20112013年使用的抗抑郁药物的用药金额、限定日剂量(DDD)、用药频度(DDDs)、日限定费用(DDDc)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院抗抑郁药物的用药金额及DDDs均呈逐年上升趋势。用药金额位居前3位的分别是选择性5-羟色胺(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类、选择性5-HT和去甲肾上腺素(NE)再摄取抑制剂(SNRIs)类及NE和特异性5-HT能抗抑郁药(Na SSA)类,其中SSRIs类更是稳居第1位;而三、四环类抗抑郁药物的用药金额正逐年下降,临床应用较少。结论本院新型抗抑郁药物已成为一线抗抑郁药物,临床使用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