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24篇
  免费   534篇
  国内免费   204篇
耳鼻咽喉   26篇
儿科学   386篇
妇产科学   100篇
基础医学   449篇
口腔科学   71篇
临床医学   3313篇
内科学   535篇
皮肤病学   93篇
神经病学   248篇
特种医学   855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5390篇
综合类   7554篇
预防医学   1229篇
眼科学   386篇
药学   2969篇
  27篇
中国医学   1186篇
肿瘤学   139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256篇
  2022年   402篇
  2021年   336篇
  2020年   519篇
  2019年   632篇
  2018年   342篇
  2017年   370篇
  2016年   541篇
  2015年   714篇
  2014年   1311篇
  2013年   1242篇
  2012年   1627篇
  2011年   1777篇
  2010年   1719篇
  2009年   1580篇
  2008年   1584篇
  2007年   1417篇
  2006年   1230篇
  2005年   1340篇
  2004年   998篇
  2003年   955篇
  2002年   851篇
  2001年   708篇
  2000年   448篇
  1999年   382篇
  1998年   294篇
  1997年   296篇
  1996年   219篇
  1995年   207篇
  1994年   163篇
  1993年   88篇
  1992年   90篇
  1991年   75篇
  1990年   68篇
  1989年   81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联合改良DOR胃底折叠术治疗食管裂孔疝(HH)合并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108例食管裂孔疝合并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开展回顾性研究,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患者54例。对照组行常规开腹手术,联合组行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联合改良DOR胃底折叠术,比较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反流时间、反流次数、DeMeester评分、食管下括约肌压力及Gerd Q量表评分。 结果2组术前反流时间、反流次数、DeMeester评分、食管下括约肌压力及Gerd Q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6个月反流症状与术前比较,均得到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反流时间、反流次数、DeMeester评分、食管下括约肌压力及Gerd Q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长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联合改良DOR胃底折叠术对HH合并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效果显著,有利于患者身体快速恢复,微创、安全且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4.
目的研究分析腹内疝患者采用多排螺旋CT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本院接收的32例腹内疝患者作为此次研究之中的观察主体,均通过手术证实,临床资料完整,均进行多排螺旋CT检查,对其诊断结果进行分析,对比CT与手术证实的符合率。结果多排螺旋CT确诊率高达90.63%,与手术证实结果无差异(P> 0.05);同时,通过多排螺旋CT检查,可清晰的观察到腹内疝相关征象,与手术证实结果高度一致,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多排螺旋CT诊断技术能够较好的诊断腹内疝,且CT征象清晰,为临床有效诊治腹内疝提供了可靠指导,值得在临床中普及。  相似文献   
5.
正1984年开始,美国外科医生Lichtenstein常规应用聚丙烯网片进行腹股沟疝修补手术,并在1989年提出"无张力"(tension-free)疝修补术的概念,并命名为Lichtenstein手术(李金斯坦手术)~([1-2]),同时指出:(1)腹股沟疝手术不能视为简单的手术,应由有经验的专科医生施行。(2)腹股沟疝手术可在局麻下进行。(3)腹股沟疝手术可进行"门诊"手术。这些先进的理念至今仍有重要的实际意义。目前,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与开放式腹膜前疝修补术治疗股疝的手术结果和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58例股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TAPP组和开放式腹膜前疝修补术组(开放组),TAPP组31例,开放组27例。比较两组手术指标,采用卡罗来纳舒适量表(CCS)评估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6、12和24个月的生活质量。 结果TAPP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和开放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APP组在术后24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及术后镇痛药使用率方面明显优于开放组(P<0.05);TAPP组术后离床时间及术后首次进食时间长于开放组(P<0.05);2组患者术后随访24个月,均无复发病例。两种术式均能有效改善患者术前的疼痛、运动受限及总体生活质量(P<0.05);TAPP组患者术后1个月疼痛及总体生活质量优于开放组(P<0.05)。 结论TAPP与开放式腹膜前疝修补术均可有效治疗股疝。TAPP可作为无全身麻醉禁忌股疝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股疝的治疗应依据患者的自身情况和手术医师的技术掌握程度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腹壁疝是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应用植入材料对腹壁疝进行修复重建是其主要治疗方式,但至今尚无一种植入材料能够达到理想的标准。腹壁缺损的分级有助于识别发生外科手术部位事件(surgical site occurrence, SSO)风险的高危患者。了解不同植入材料的特性,在腹壁缺损分级的基础上选择合适补片将有助于提高腹壁缺损的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对现有植入材料进行改进及新型智慧生物活性材料的创建是未来植入材料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对腹股沟疝的分型鉴别及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21年3月于宁国市人民医院外科收治的102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分析多层螺旋CT检查斜疝、直疝、股疝的类型,多层螺旋CT诊断与手术结果对比,多层螺旋CT检查的诊断效能,多层螺旋CT横断位、冠状位及矢状位的诊断符合率,多层螺旋CT检查腹股沟疝的影像学征象。 结果102例患者中单纯性斜疝70例,单纯性直疝20例,单纯性股疝5例,左侧复发性腹股沟直疝2例,右侧嵌顿性腹股沟股疝5例。CT诊断与手术结果相符的斜疝占64.71%(66/102),直疝占16.67%(17/102),股疝占6.86%(7/102)。多层螺旋CT诊断斜疝的特异度、灵敏度、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33%、91.67%、91.67%;直疝的特异度、灵敏度、阳性预测值分别为15.00%、85.00%、85.00%;股疝的特异度、灵敏度、阳性预测值分别为30.00%、70.00%、70.00%。多层螺旋CT冠状位的诊断符合率为99.02%,稍高于矢状位的98.04%(P>0.05);冠状位的诊断符合率为99.02%,明显高于横断位的75.49%(P<0.05);矢状位的诊断符合率为98.04%,明显高于横断位的75.49%(P<0.05)。102例患者共有疝囊105个,斜疝患者有72个疝囊,直疝患者有23个疝囊,股疝患者有10个疝囊。93.06%(67/72)的斜疝疝囊的腹股沟管内环扩大,直疝及股疝疝囊的腹股沟管内环均正常;斜疝及直疝疝囊均无股三角填塞,股疝疝囊均股三角填塞;斜疝及股疝疝囊均无侧新月征,82.61%(19/23)的直疝疝囊具有侧新月征;斜疝及直疝疝囊位于腹股沟韧带的前方,股疝疝囊均位于腹股沟韧带的后方;90.28%(65/72)的斜疝疝囊壁位于腹壁下动脉的外侧,直疝疝囊壁位于腹壁下动脉的内侧,股疝疝囊壁位于腹壁下动脉的后下方。 结论多层螺旋CT检查有助于腹股沟疝的诊断,与临床对腹股沟区解剖结构的了解相结合,对腹股沟直疝、斜疝及股疝的分型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正【内容简介】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otally extraperitoneal, TEP)是目前较为理想的疝修补术,但面临腹膜前间隙结构解剖复杂、空间狭小、手术难度大、学习曲线长等问题。该手术视频案例直观细致地剖析了腹股沟区的膜结构与弓状线、腹壁下血管、Retzius和Bogros间隙关系等,旨在通过充分熟悉腹股沟区膜结构的解剖情况从而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减少手术并发症和复发率。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