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70篇
  免费   179篇
  国内免费   192篇
耳鼻咽喉   1824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73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308篇
内科学   77篇
神经病学   42篇
特种医学   8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851篇
预防医学   336篇
眼科学   90篇
药学   244篇
中国医学   283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97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93篇
  2020年   107篇
  2019年   99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109篇
  2014年   150篇
  2013年   144篇
  2012年   220篇
  2011年   207篇
  2010年   215篇
  2009年   187篇
  2008年   230篇
  2007年   265篇
  2006年   252篇
  2005年   258篇
  2004年   225篇
  2003年   206篇
  2002年   151篇
  2001年   99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2.
目的探讨细胞粘附分子-1(ICAM-1)469K/E基因多态性是否与突发性聋存在相关性。方法按照入选标准共选取了240例研究对象,包括突发性聋患者75例(男39例,女36例),对照者165例(男86,女79例),分别抽取2ml外周静脉血,提取DNA,PCR扩增目的片段,扩增产物经限制性酶切后行琼脂凝胶电泳,以此确定所有研究对象ICAM-1 469K/E的基因分型。通过统计分析明确ICAM-1 469K/E与突发性聋是否相关。结果两组之间ICAM-1 469K/E基因分型及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不同听力下降类型中ICAM-1 469K/E基因多态性分布频率存在差异,听力平坦下降型携带E等位基因的基因型及E等位基因分布频率高于其他听力下降类型,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ICAM-1469K/E基因多态性与突发性聋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携带E等位基因可能是引起听力平坦下降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4.
5.
6.
针刺结合穴位注射治疗突发性耳聋32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突发性耳聋是临床上常见的耳鼻喉科疾病,是起病迅速的感音神经性聋,又称特发性暴聋。目前其确切病因及机理尚不完全清楚。本病多累及单耳,男性较多,春秋季节易发病,现此病发病率有逐渐增长的趋势。笔者用针刺结合穴位注射治疗突发性耳聋32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泪管-耳-牙-指(趾)(LADD)综合征是一种具有多种表现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最初在1967年由Levy报道。1例双侧泪液系统缺失、杯状耳、干嘴,以及牙、手臂和指(趾)异常的单发病例。之后一些新发现的临床表现,如肾脏异常、唾液腺缺乏、先天性髋脱位、先天性裂孔疝和横膈疝、感觉性耳聋和传导性耳聋、牙发育不全、四肢异常、口腔干燥和眼干都被报道与此综合征有关。  相似文献   
8.
几乎所有抗心律失常药物,都不同程度地抑制心脏的自律性、传导性以及心脏的收缩功能,也几乎所有的抗心律失常药物都有致心律失常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9.
作者对30名90岁以上老人作纯音测听、高频测听和发中微量元素检测,与<60岁组人进行比较。结果:老年组纯音全频率听阈与对照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高频测听,90岁组随着频率提高,听到耳数越来越少。并观察到90岁组发中锌、镁微量元素均低于<60岁组,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1)。对90岁组老人听力的特点,发中锌、镁微量元素含量减少对老年性耳聋的影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为掌握学生致聋原因,选上海19所聋校1168名学生作调查探讨,初步认为:聋生听力丧失可发生任何年龄,出生6个月以内患病率低;但1—4岁失听患病率最高达64.6%,后以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少。聋生听力逐渐丧失略高于立即丧失。有残余听力同时有语言保留者,占有残听者78.6%,无残余听力而尚存语言保留者,占无残听者21.4%。聋生听力语言全丧失者半数以上(51.8%)是不可逆的;5.82%聋生如经正规教育、语言训练等,则语言机能将会有所进步。先天致聋因素较复杂,近亲结婚是其主要因素之一;后天致聋因素主要为各类急性传染病和氨基糖甙类耳毒性抗生素,尤其是链霉素(双氢)、卡那、庆大、新霉素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