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内科学   11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寄生虫病防控成效的凸显以及寄生虫病疾病谱的变化,致使医学寄生虫学的学科地位及其现实意义越来越被忽略.近年来,由于医学寄生虫学教学工作受重视程度的不断降低,医学寄生虫学课程也逐渐呈现出授课内容陈旧、教学模式单一和方法传统落后的特点.而"课程思政"是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举措,其能将思想政治教育寓于、融入专业课,从而达到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模式和完善教学方法的目的.文章深入剖析医学寄生虫学教学现状,并深入探讨在"课程思政"视域下,如何有效发掘"思政元素",并将其融入到医学寄生虫学的课程教学当中,从而有效应对医学寄生虫学教学现状,打造医学寄生虫学课程教学"金课",实现医学寄生虫学"专业知识传授""价值引领"和"能力培养"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华支睾吸虫感染小鼠不同组织CD4~+T细胞TLR4的表达变化。方法建立华支睾吸虫感染小鼠模型,分别在感染2、4、8周剖杀小鼠,收集外周血、肝脏和脾脏组织并分离其单核细胞,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4~+T细胞TLR4表达水平变化。结果小鼠感染华支睾吸虫2周后,外周血、肝脏、脾脏CD4~+T细胞TLR4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t值分别为5.87,6.59,4.46,P0.05),感染4周时肝脏和外周血TLR4表达量达到了峰值,随后下降,但到8周时其表达量仍高于正常对照组(t值分别为8.93,17.17,P0.05);脾脏细胞TLR4表达量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其表达量逐渐升高,到8周时TLR4表达量高于4周TLR4表达量(t=5.83,P0.05)。结论 FVB小鼠感染华支睾吸虫后CD4~+T细胞TLR4表达水平升高,且随着感染的持续,不同组织TLR4表达水平不同,提示高表达的TLR4在宿主抵抗华支睾吸虫感染及致病中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核心蛋白(hepatitis B virus C protein,HBC)对唾液酸酶1(neuraminidase 1,NEU1)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脂质体将pcDNA3.1和pcDNA3.1-HBC质粒分别转染HepG2细胞和Huh7细胞,采用Quantitative real-time-PCR(q-PCR)及Western blot检测NEU1的表达;PCR扩增NEU1基因并与pcDNA3.1载体质粒连接,构建NEU1过表达质粒pcDNA3.1-NEU1;将pcDNA3.1-NEU1和对照质粒分别转染HepG2细胞,收集细胞,进行转录组测序,获得差异表达基因,用q-PCR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验证;将pcDNA3.1-HBC和对照质粒转入肝癌细胞,q-PCR检测HBC对NEU1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的影响;在HBC阳性肝癌细胞,利用NEU1的小干扰质粒抑制其表达,q-PCR检测HBC是否通过NEU1调控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肝癌细胞相比,转染HBC质粒的肝癌细胞NEU1表达显著上调;PCR鉴定pcDNA3.1-NEU1插入片段正确,重组质粒构建成功;转录组测序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过表达NEU1的HepG2细胞有8个基因表达显著不同,其中6种基因表达上调,2种基因表达下调;q-PCR检测转录组测序获得的差异表达基因与转录组测序的结果一致;与对照肝癌细胞相比,NEU1相关的上调差异表达基因在HBC阳性肝癌细胞中高表达,且干扰NEU1表达后以上基因在HBC阳性肝癌细胞中表达下调;与NEU1相关的下调差异表达基因在HBC基因组中低表达,且干扰NEU1表达后相关基因在HBC阳性肝癌细胞中表达上调。结论HBC能够通过NEU1调控肝癌细胞中相关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静脉注射含田鼠巴贝虫的不同成分血对小鼠巴贝虫感染的影响。方法 以田鼠巴贝虫感染健康小鼠后眼眶采血,制备染虫全血、去除血清的成分血及纯红细胞。将27只小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全血组、无血清染虫组、纯红细胞组,每组9只;每组设3个亚组,每个亚组3只,每只分别通过尾静脉注射100 μL浓度为9.00、0.90、0.09只/μL(分别含900、90、9只巴贝虫虫体)的相应成分血。接种当天记为D0,自D1起每隔1 d于小鼠尾尖采血涂薄血涂片,吉氏染色液染色后镜检观察各组小鼠红细胞染虫率。结果 注射900只田鼠巴贝虫后,全血组、无血清组均于D3在外周血中查见巴贝虫,于D15虫密度开始升高,并于D21虫密度达高峰,红细胞染虫率分别为2.21%和1.76%;随后虫密度下降,D31染虫率趋于0;而纯红细胞组小鼠在观察期间未查见巴贝虫感染。注射90只田鼠巴贝虫,仅全血组于D3在外周血查见巴贝虫虫体,D15虫密度升高,D21虫血症达高峰,红细胞染虫率为1.35%,D31染虫率趋于0;无血清组和纯红细胞组实验期间外周血中未查见巴贝虫。注射9只田鼠巴贝虫,全血组、无血清组和纯红细胞组外周血中均未查见虫体。结论 血液成分及感染虫数可能对小鼠静脉注射感染巴贝虫有一定影响,输入成分血仍存在感染巴贝虫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日本血吸虫感染对小鼠肝脏肝细胞脂质沉积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1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感染组,每组5只,感染组小鼠经皮肤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15±1)条/只,饲养6周。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改变,油红O染色观察肝脏脂质沉积,外周血检测肝功能和血脂水平,实时定量PCR检测肝脏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水平。可溶性虫卵抗原SEA刺激LO2肝细胞系,Nile red染色观察细胞脂质变化情况,实时定量PCR检测LO2细胞脂质合成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后,肝脏出现明显的虫卵肉芽肿和纤维化,外周血中的ALT、AST含量显著升高(t_(ALT)=6.432,P<0.01;t_(AST)=3.259,P<0.05)。感染后肝脏中脂滴明显减少;外周血TG、CHOL的水平显著降低(t_(TG)=7.154,P<0.01;t_(CHOL)=8.749,P<0.001);肝脏中脂质合成相关基因Acly、Accs、Fasn表达水平明显降低(t_(Acly)=3.765,P<0.05;t_(Accs)=2.859,P<0.05;t_(Fasn)=3.888,P<0.05),脂质转运相关基因CD36以及脂质氧化分解相关基因Cpt 1表达水平明显升高(t_(CD36)=8.250,P<0.01;t_(Cpt1)=1.297,P<0.05);细胞水平结果显示,SEA组与DMEM组比,SEA刺激后LO2细胞脂质含量明显减少,脂质合成相关基因SREBP-1C、ACLY、ACC、FASN以及甘油三酯合成相关基因DGAT和GPAT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日本血吸虫感染通过抑制肝细胞脂质合成和促进脂质分解下调肝脏脂质沉积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在活化的星形胶质细胞和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小鼠中共上调的miR-1896对EAE小鼠CD4~+T细胞亚群的调控作用及促炎因子生成的影响。方法构建特异性靶向星形胶质细胞的miR-1896过表达与沉默的重组慢病毒载体,分别命名为LV-miR-1896和LV-miR-1896-sponge,并包装病毒悬液,注射入C57/B6小鼠体内7 d后,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35-55(MOG_(35-55))多肽诱导EAE模型。采用双盲法每日对小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流式细胞术测定小鼠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的变化;Real-time PCR及ELISA检测小鼠脊髓组织及血清中炎性因子的产生水平。结果 miR-1896过表达增强了EAE小鼠的神经功能评分,临床症状加重;沉默内源性星形胶质细胞miR-1896的表达,减少了EAE小鼠Th1、Th17细胞的数量,增加了Treg细胞的数量,同时降低了促炎因子的产生。结论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后异常表达的miR-1896通过调控EAE小鼠CD4~+T细胞亚群的数量及促炎因子的生成,从而调节了EAE的疾病进程。  相似文献   
7.
从相关数据库分别下载刚地弓形虫GT1、 ME49、 VEG虫株,疟原虫以及44个其他真核生物物种的全蛋白质组氨基酸序列,应用HMMER3软件搜索弓形虫不同虫株及其他物种氨基酸序列,鉴定出弓形虫及其他物种磷酸酶家族蛋白。对所有鉴定出的磷酸酶家族蛋白进行聚类分析,提取相对保守的磷酸酶家族蛋白氨基酸序列,分别用邻接法和最大似然法构建系统进化树。应用Pfam在线工具对鉴定出的弓形虫磷酸酶蛋白的结构域进行注释,并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利用基因芯片数据分析并比较蛋白磷酸酶在不同虫株及ME49虫株不同发育时期的转录水平。共鉴定出64个弓形虫磷酸酶蛋白,分属5个磷酸酶亚家族,其中,磷蛋白磷酸酶家族蛋白11个,酪氨酸磷酸酶样蛋白A家族蛋白1个,天冬氨酸依赖的酪氨酸磷酸酶家族蛋白8个,双特异性磷酸酶家族蛋白9个,Mg2+或Mn2+依赖的磷酸酶家族蛋白35个。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蛋白磷酸酶在不同弓形虫虫株间高度保守,仅有2个蛋白磷酸酶无直系同源蛋白,为VEG虫株所特有。GO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弓形虫蛋白磷酸酶主要具有磷酸酶、水解酶及催化活性的分子功能,参与调节去磷酸化的生物学过程。芯片分析结果显示,蛋白磷酸酶在弓形虫不同虫株速殖子时期的表达谱相似,虫株间表达水平差异最大的为TG312200,其在ME49虫株中的表达水平约为GT1和VEG虫株的4倍;部分蛋白磷酸酶的转录水平在ME49虫株不同发育阶段差异显著,如TG318660在未孢子化的卵囊中低表达,TG304955在速殖子和缓殖子期高表达,这些在不同发育时期差异表达的蛋白磷酸酶可能在虫体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25(serine/threonine protein kinase 25,STK25)对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及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小鼠疾病进程的影响。方法: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35-55(myelin oligodendrocyte glycoprotein 35-55,MOG35-55)诱导小鼠EAE模型,Real-time PCR、Western blot和ELISA法分别检测脊髓组织中STK25、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与干扰素诱导蛋白-10(interferon-inducible protein-10,IP-10)的转录水平与蛋白表达;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STK25在脊髓星形胶质细胞中的表达。干扰素(interferon,IFN)-γ体外刺激小鼠原代星形胶质细胞后不同时间,上述方法检测STK25的蛋白表达及细胞因子的转录水平变化。将特异性靶向星形胶质细胞的对照及STK25敲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重组刚地弓形虫抑制蛋白(rTgPRF)滴鼻免疫小鼠诱导的脾淋巴细胞免疫应答,探讨其最佳免疫剂量。方法 50只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5组,免疫组分别用10、20、30 μg和40 μg rTgPRF溶于20 μl磷酸盐缓冲液(PBS)后滴鼻免疫,对照组用20 μl PBS。分别于第0、14和21 天滴鼻免疫小鼠,末次免疫后2周,颈椎脱臼处死小鼠。无菌取脾,采用CCK?8法测定脾淋巴细胞刺激指数(SI),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脾淋巴细胞上清液中IFN?γ、IL?2、IL?4和IL?10浓度。结果 经rTgPRF刺激,30 μg和40 μg免疫组小鼠脾淋巴细胞SI均高于对照组(P均< 0.05),且30 μg组显著高于40 μg组(P < 0.05)。与对照组比较,所有免疫组小鼠脾淋巴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含量升高(P均< 0.05),20、30 μg和40 μg组小鼠脾淋巴细胞培养上清中IL?2含量增加(P均< 0.05),其中30 μg组小鼠脾淋巴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P均< 0.01)和IL?2含量最高(P均< 0.01);所有免疫组小鼠脾淋巴细胞培养上清中IL?4和IL?10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结论 rTgPRF滴鼻免疫小鼠可诱导脾淋巴细胞增殖和Th1型细胞免疫应答,以30 μg剂量免疫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BALB/c小鼠感染田鼠巴贝西虫后外周血中血小板活化情况及其与红细胞染虫率的关系。方法利用田鼠巴贝西虫红细胞染虫率为30%的种鼠抗凝血经腹腔注射感染BALB/c小鼠,感染后第1天开始采集BALB/c小鼠外周抗凝血,利用流式细胞术分别以白细胞分化抗原CD61(整合蛋白β3)和CD62P(P选择素)抗体标记,检测血小板和活化血小板数量;同时利用吉姆萨染色检测红细胞染虫率。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血小板活化率与红细胞染虫率的相关性。结果 BALB/c小鼠感染田鼠巴贝西虫后第2天其外周血中血小板的活化率开始升高,第3天最高,达(15.50±0.17)%,第4天开始下降,但无明显规律性;BALB/c小鼠在感染田鼠巴贝西虫后外周血中红细胞染虫率逐渐升高,第8天最高,达(63.10±3.43)%,之后逐渐下降。血小板活化率与红细胞染虫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68)。结论田鼠巴贝西虫感染可引起宿主外周血中血小板的活化率升高,但与红细胞染虫率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