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28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69篇
内科学   35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57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3篇
肿瘤学   27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了解SIRTl 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儿骨髓活检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AML 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 年7 月至2012 年4 月确诊为AML 并于初诊时行骨髓活检检查的54 例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患儿骨髓活检组织中SIRTl 的表达;根据SIRT1 的表达情况将病例分为SIRT1 阴性组(n=10)和SIRT1 阳性组(n=44),再根据SIRT1 表达的阳性程度进一步将SIRT1 阳性组分为(+)组(n=8)、(2+)组(n=7)和(3+)组(n=29),比较各组患儿的预后。Cox 多因素回归分析患儿长期生存的危险因素。结果 SIRT1(3+)组病死率明显高于SIRT1 阴性组(PPPP=0.045,危险系数绝对值=2.071,95%CI:1.017~4.219)。结论 部分AML患儿骨髓活检组织存在SIRTl表达增高情况,且SIRTl高表达与不良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茵陈颗粒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及退黄机理.方法 选择2012年8月至2013年7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抽签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原发病治疗、光疗及口服微生态制剂,观察组加服茵陈配方颗粒(2g/包)每次1/3包,3次/天,共6天.两组患儿治疗前、治疗第4天、第7天分别检测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收集每日尿液、粪便,测定并比较两组粪便中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尿胆原及尿液中胆红素、尿胆原含量.结果 研究期间共入选67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其中观察组28例,对照组39例.两组患儿治疗前血清总胆红素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总胆红素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第4天:(107.3±49.4) μmol/L比(87.6±43.4) μmol/L,第7天:(178.4±53.3) μmol/L比(144.5±48.8) μmol/L,P<0.05].观察组每日粪便有形成分总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每日粪便中总胆红素及直接胆红素含量均高于对照组[第1天:总胆红素(3.44±1.17) μmol比(2.26±1.02) μmol,直接胆红素(2.42±0.86) μmol比(1.76±0.92)μmol,第4天:总胆红素(1.96±1.33) μmol比(1.32±1.28) μmol,直接胆红素(1.62±1.13) μmol比(0.98±0.65)μmol,P<0.05];两组粪便中尿胆原及尿液中尿胆红素、尿胆原均阴性.结论 中药制剂茵陈颗粒通过减少胆红素肠肝循环,增加粪便中胆红素排出,从而加快黄疸消退,可作为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辅助药物.  相似文献   
3.
支原体肺炎及其肺外并发症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流行期间所致肺炎与其他肺炎发生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在284例支气管肺炎中检测肺炎支原体特异性抗体IgM、IgG。结果 患儿支原体阳性率36.27%(103/284),流行期间支原体肺炎其肺外合并症明显大幅升高(53.40%),高于对照组(9.16%)。结论 提示支原体感染可引发大量的肺外多器官损害,且与机体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循环内皮细胞(CECs)的分子标志物与其体外增殖能力的关系。方法免疫磁珠分离CML患者的CECs,与同期培养的HUVECs进行生物学特性比较。用FISH检测CECs上bcr/abl融合基因的表达。结果 CML患者的CECs与HUVECs均有典型的血管内皮细胞形态,两者均高表达CD146及VWF,与HUVEC相比,CECs高表达CD34、KDR及CD133(P0.05),增殖能力更强。12名CML患者CECs中bcr/abl阳性率为10.77%,与疾病进程呈正相关的趋势。结论证实CML患者的CECs不同于成熟内皮细胞,它们的高增殖能力可能与表达肿瘤特异融合基因有关。  相似文献   
5.
分析护士排班中的约束条件及非确定性因素,通过建立护理人员排班表的评估模型并将护理人员排班表的评估模型与遗传算法结合,建立一种护理人员排班方法。针对实际的护理人员排班问题作了实例研究,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提示遗传算法能够处理复杂的护理人员排班问题,并可提供高质量的排班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退黄机制。方法 将158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82例和对照组76例。对照组给予原发病治疗及光疗、口服微生态制剂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茵栀黄口服液,每次5 mL,每日2次,疗程6d。两组患儿治疗前、治疗第4天、第7天分别检测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收集每日粪便,测定并比较两组粪便中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含量。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血清总胆红素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每日粪便有形成分总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每日粪便中总胆红素及直接胆红素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治疗中除发现奶前喂予茵栀黄口服液后大便性状稀薄、次数增多外,呕吐及皮疹较少,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无急性胆红索脑病发生。结论 茵栀黄口服液通过增加粪便中结合胆红素排出,减少胆红素肠肝偱环,从而加快黄疸消退,可作为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辅助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增液汤加味治疗小儿便秘的疗效.方法 56例小儿用增液汤加味(玄参、生地、麦冬、火麻仁、郁李仁)治疗,7d为1个疗程,根据病情调整药量和疗程数.结果 56例患儿治疗后显效49例,有效7例,有效率100%(56/56).每例随访2个月,脐周腹痛消失32例,减轻7例;18例“虫斑”消失;盗汗消失26例,减轻11例;地图舌消失23例.5例服用3~4 d内出现腹痛,发现均未排清宿便.2个月中56例均未再发生便秘.结论 增液汤加味治疗小儿便秘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9.
本研究旨在构建人IK6基因过表达的慢病毒载体,观察其在THP1细胞株中的表达及对其生物学特征的影响,为研究该基因在白血病中的作用提供基础.采用RT-PCR方法获得目的基因,并与线性化慢病毒载体pGC-FU重组构建慢病毒载体pGC-FU-IK6-GFP,通过菌落PCR鉴定、测序比对分析,确定克隆的正确性.使用Lipofectamine 2000,将慢病毒载体pGC-FU-IK6-GFP转染293T细胞,测定病毒滴度后转染THP1细胞株,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效率,RT-PCR检测靶细胞内IK6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IK6-GFP融合蛋白,进一步观察THP1生物学特征的改变.结果表明,利用RT-PCR方法获得IK6目的基因并连接到线性化的慢病毒载体上,成功构建具有Amp抗性的pGC-FU-IK6-GFP质粒并转染293T细胞,获得滴度为2.0×109TU/ml的病毒.用目的质粒转染THP1细胞,转染效率可达90%.在靶细胞中检测到IK6 mRNA表达和IK6-GFP融合蛋白表达.IK6能够促进靶细胞克隆形成并且具有抑制凋亡的作用,而对细胞周期无显著影响.结论:成功构建IK6过表达的慢病毒载体,使IK6在THP1细胞株中稳定表达.对靶细胞生物学研究发现IK6极为可能干扰了正常Ikaros蛋白的抑癌作用,并存在潜在的抗凋亡作用,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白血病细胞生长,但对细胞周期无明显影响.该研究为进一步探讨IK6在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儿童滤泡性淋巴瘤(PFL)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发生机制,以提高对PFL的认识和病理诊断水平.方法 患儿,男性,10岁,不明原因右颈部淋巴结肿大(直径1.5 cm),手术切除;结合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及基因重排检测与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对缺乏套细胞区PFL的病理形态发生机制进行探讨.结果 显微镜下淋巴细胞呈弥散增生,可见较多不规则或地图样分布略显浅染的区域,未见套细胞区;组织学呈高级别;PCR-IgH基因重排检测阳性,TCRγ-,EBER原位杂交阴性.结论 缺乏套细胞区的PFL较为少见,病理形态特殊,其发生机制仍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