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9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转甲状腺素蛋白(transthyretin,TTR)在家族性淀粉样变多发性神经性损害(familial amyloidotic polyneuropathy,FAP)中的淀粉样变形成机制.方法 (1)利用质量分析装置法(matrix 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sa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MS)测定TTR基因突变类型.(2)刚果红染色(Congo red,CR)结合偏振光显微镜检查鉴定心脏组织是否发生淀粉样变沉积.(3)免疫组化染色鉴定淀粉样变沉积蛋白类型.(4)组织形态学分析确定TTR淀粉样变沉积程度及其分布特点.结果 (1)MALDI-TOF/MS分析结果说明基因突变类型为ATTRVal30Met.(2)FAP患者心脏组织CR染色与偏振光显微镜检查确定淀粉样变沉积阳性,且心肌纤维间隙存有明显淀粉样变沉积.(3)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淀粉样变沉积前蛋白为TTR.结论 FAP ATTRVal30Met患者心肌间隙与疏松间质处,淀粉样变沉积明显,提示机体内TTR的载体运输或蛋白化学修饰等因素在淀粉样变形成机制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荧光素标记靶体异性诊断淀粉样沉积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设计一种能够与淀粉样沉积蛋白纤维特异性结合靶体并且标记荧光素,建立一种特异性、快速诊断淀粉样沉积的方法。[方法]利用刚果红染色结合偏振光确定诊断淀粉样沉积,病理形态学比较荧光素标记靶体与组织病理切片中淀粉样沉积的亲和性;提取FAP患者心脏组织淀粉样沉积蛋白纤维,利用水晶振荡子质量亲和分析法,检测淀粉样沉积蛋白纤维与荧光素标记靶体的亲和能力。[结果]该荧光素标记靶体能够与淀粉样沉积特异的结合;TYR淀粉样沉积蛋白纤维与靶体具有亲和性,并且能够达到最大结合点。[结论]荧光素标记靶体与淀粉样沉积蛋白纤维特异性结合,可能广泛应用淀粉样沉积的特异性诊断。  相似文献   
3.
在1853年,Virchow首次发现了人体病变组织存有淀粉样变,用碘-硫酸方法能够进行检测.随后研究发现淀粉样变性疾患,是淀粉样前蛋白形成蛋白纤维沉积于细胞间质导致组织细胞核器官功能损害,引起一系列临床疾病.常见有免疫球蛋白轻链相关的淀粉样变性疾病(AL)、Aβ蛋白相关淀粉样变——阿尔茨海默病(AD)、转甲状腺素蛋白相关淀粉样变——老年性系统性淀粉样变( SSA)和家族性淀粉样多发性神经病变(FAP)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转甲状腺素(TTR)蛋白代谢修饰与淀粉样变形成的分子机制。方法:本研究首先利用ProteomeLabPF-2D系统依据蛋白质等电点分选各个pH值范围蛋白质,然后利用抗人TTR抗体,点免疫印迹实现鉴定TTR蛋白存在于被收集的范围。利用硫黄素T(ThT)试剂,测定各个收集部分溶液中淀粉样变的含量,进一步利用飞行质谱的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时间(SELDI-TOF-MS)分析各个部分TTR蛋白的修饰类型。结果:系统性老年性淀粉样变(SSA)患者和健康志愿者血清pH范围分别为 8.1~8.0,4.0~4.6及6.8~5.8范围时出现高丰度蛋白。并且SSA患者pH6.8~5.8范围淀粉样变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SSA组与健康组相比,血TTR 蛋白N端氨基酸修饰基团包括磷酰基(Phosphoryl)、羟基(Hydroxyl)、葡萄糖胺(O-GlcNac)基团修饰阴性。结论:SSA患者血TTR 蛋白N端氨基酸修饰基团Phosphoryl、Hydroxyl、O-GlcNac的减少可能与淀粉样蛋白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5.
6.
目的:研究 TGF-β1对树突状细胞(DC)的分化、成熟及功能影响.方法:应用100万U/L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白细胞介素-4(IL-4)7 d诱导单核细胞分化为不成熟DC,加入终浓度20万U/L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48 h后获得成熟DC的体外模型,将TGF-β1加入该模型中,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DC分化,成熟阶段细胞表型的变化,应用ELISA检测DC IL-12的分泌水平,应用MTT法检测DC刺激同种异体T细胞增殖的能力.结果:TGF-β1对不成熟DC的特征性分子 CD1a的表达无明显影响,但在诱导DC的成熟阶段,TGF-β1明显抑制CD40、CD86及CD83上调.此外,TGF-β1显著减少DC IL-12的分泌,显著抑制DC刺激同种异体T 细胞增殖的能力.结论:DC是TGF-β1免疫抑制活性的靶细胞.TGF-β1不影响DC的分化,但抑制DC的成熟和细胞因子的分泌,降低DC刺激同种异体反应T细胞增殖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浆生物标志物检查诊断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特异性和敏感度,以辅助临床诊断和病情随访。方法分别测定1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观察组)和50例健康查体者(对照组)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Hcy)、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浆Hcy、eNOS、sTM、hs-CRP、vWF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均<0.05)。根据ROC曲线得出当Hcy临界值为9.11μmol/L时诊断急性脑梗死的敏感性为95.2%、特异性为76%,eNOS临界值为437.30μmol/L时诊断的敏感性为79%、特异性为96%,sTM临界值为7.43μmol/L时诊断的敏感性为75.2%、特异性为96%,hs-CRP临界值为3.38 mg/L时诊断的敏感性为81.9%、特异性为90%,vWF临界值为194.85 ng/mL时诊断的敏感性为75.2%、特异性为80%。结论血浆Hcy、eNOS、sTM、hs-CRP、vWF水平可作为急性脑梗死诊断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转甲状腺素蛋白(TTR)的化学修饰类型和含量,探讨其在RA早期诊断中的潜在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39名RA患者[早期(〈1年)16例,中晚期(〉2年)23例]、20名骨性关节炎(OA)患者及20名健康体检者血清TTR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测定血清TTR分子聚合体比例;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技术鉴定血清中TTR蛋白的化学修饰类型和比例。结果 RA早期患者血清TTR含量为(502.46±109.25)mg/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424.98±118.52)mg/L](P〈0.05);RA中晚期患者[(440.67±94.15)mg/L]也有增高趋势,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33);OA组TTR含量为(363.91±106.41)mg/L,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2)。血清TTR化学修饰有4种蛋白峰:质荷比(m/z)13 749.86±1.48、m/z 13 829.63±2.76、m/z 13 870.70±2.70、m/z 13 927±5.77,分别对应野生型TTR(native TTR)、磺化TTR(sul-TTR)、半胱氨酰化TTR(cys-TTR)和半胱氨酰甘氨酰化TTR(cysgly-TTR),且TTR修饰比例随病程发生变化。结论 RA患者血清TTR质谱分析发现4个TTR蛋白峰,且修饰比例随病程不同而发生改变;早期RA患者血清TTR含量增加,血清TTR水平有可能作为RA早期诊断的潜在指标。  相似文献   
9.
1853年德国科学家Virehow等在尸体解剖组织标本中,经病理染色发现无定形结构成分沉积于细胞间质,外观形态学淀粉样沉积组织失去弹性、颜色变浅。沉积于组织的无定形生化组成能够与碘化物起化学反应,因此命名为淀粉样变(amyloid)。此后很多学者从生物化学成分构成、超微结构、无定形生化组成对组织细胞的毒性作用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现在已经明确,淀粉样沉积形成原因蛋白在外来因素作用下或蛋白自身发生结构变化,形成蛋白纤维并沉积于细胞间质,导致组织细胞损害、功能低下、衰竭,从而引起一系列综合临床症状。病理形态学证明沉积于组织细胞间质的淀粉样沉积生物化学成分为蛋白,超微结构分析发现淀粉样沉积中含有淀粉样蛋白纤维。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结合免疫标记电子显微镜观察淀粉样蛋白纤维超微结构发现:淀粉样蛋白纤维是以serumamyloidprotein(SAP)为中心,能够形成淀粉样蛋白纤维原因蛋白在外来因素、基因突变,原因蛋白内β-sleatedsheet结构增加,多个β-sleatedsheet部分重合形成微细蛋白纤维,并以SAP为中心进一步形成纤维状结构。另外分析迄今为止能够形成淀粉样沉积蛋白纤维原因蛋白的超级结构,发现的二级结构中β-sleatedsheet结构含量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10.
过氧化修饰与淀粉样沉积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淀粉样沉积形成原因蛋白在基因突变、外来因素作用或蛋白自身立体结构发生变化,重合形成蛋白纤维并沉积于细胞间质,导致组织细胞功能低下、损害,而引起一系列综合临床症状。组织细胞间质的淀粉样沉积主要生物化学成分为蛋白质和脂肪。病理形态学结果提示,淀粉样沉积中含有淀粉样沉积蛋白纤维和纤维问质的无形成分主要为脂肪组织。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结合免疫标记电子显微镜证明,淀粉样沉积蛋白纤维是以serum amyloid protein(SAP)为中心,原因蛋白内部β-sleated sheet结构增加,多个β-sleated sheet部分重合围绕SAP形成纤维状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