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4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腺苷三磷酸结合盒转运蛋白A1(ATP 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 proteion A1,ABCA1)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及其受控机制。资料来源:以“腺苷三磷酸结合盒转运蛋白A1”为检索词,应用计算机在Pubmed、中文全文数据库CNKI中检索2000-01/2006-11腺苷三磷酸结合盒转运蛋白A1与人有关的期刊文献,前者限定语言种类为英文,后者限定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英文文献390篇、中文文献58篇初审。纳入标准:①与ABCA1结构及功能有关的文献。②与核受体有关的文献。③与载脂蛋白AⅠ有关的文献。④与ABCA1基因的突变、单核苷酸多态性有关的文献。⑤ABCA1蛋白、核受体、ABCA1基因的突变、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的文献。排出标准:①与哮喘、癌症、代谢性疾病有关的文献。②相关文献中内容相似的文献。③综述文献。资料提炼:选取3篇涉及ABCA1结构、功能的基础内容;18篇涉及与核受体的内容;2篇涉及载脂蛋白AⅠ的内容;7篇涉及ABCA1基因的突变、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内容;9篇涉及ABCA1蛋白、核受体、ABCA1基因的突变、单核苷酸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内容。其中30篇列为参考文献。资料综合:分析了腺苷三磷酸结合盒转运体A1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情况;文献显示腺苷三磷酸结合盒转运体A1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核受体对腺苷三磷酸结合盒转运体A1的表达有调节,且腺苷三磷酸结合盒转运体A1受基因调控。结论:腺苷三磷酸结合盒转运体A1可能是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的重要候选基因;深入探讨其机制,有利于开发新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应用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3D-STI)技术心肌节段应变值评价冠心病(CHD)患者心肌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79例临床疑诊CHD但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室壁运动无异常的患者,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任意一支冠状动脉主干或主要分支狭窄≥50%作为CHD诊断标准,分为两组,其中CHD组40例,对照组39名。回顾性分析两组超声心动图及临床资料,包括体质量指数(BMI),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指标 和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指标 。并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金标准,绘制ROC曲线,分析各应变值对心肌缺血的诊断效能。结果 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左前降支供血区缺血心肌节段共252段,左回旋支供血区缺血心肌节段共95段,右冠状动脉供血区缺血心肌节段共110段。两组间BMI及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照组牛眼图颜色均一,各节段曲线分布规律,形态一致;CHD组牛眼图可见缺血节段颜色变浅,应变曲线紊乱、变形、峰值前移、后移或倒置。CHD组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供血区AS、CS、LS及RS均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均<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LS诊断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右冠状动脉心肌缺血的敏感度最高,分别为90.1%、89.5%、89.1%,而AS的诊断特异度最高,分别为90.8%,83.1%、89.2%。结论 CHD患者各缺血节段应变值均减低。采用3D-STI可定量评价左心室节段运动异常,在诊断心肌缺血的应变指标中,LS敏感度最高,AS特异度最高。  相似文献   
3.
高血压患者脉压与心率变异性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脉压(PP)与心率变异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选择122例EH患者,其中男性66例,女性56例,平均年龄(55.3±4.2)岁。将所有病例按PP值分成4组,应用24h动态心电图观察室性心律失常和心率变异性各时域指标(SDNN、SDANN、SDANNIndex、RMSSD、PNN50)、频域指标(LFnu、HFnu)。结果PP较大组患者的24h室性早搏发生率及早搏级别显著高于脉压较小组;PP较大组患者上述时域指标及频域指标中高频成分(HFnu)低于脉压较小组,而低频成分(LFnu)高于脉压较小组。结论高血压患者PP增大与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及自主神经功能受损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松龄血脉康对THP-1源性泡沫细胞腺苷三磷酸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蛋白表达及细胞内胆固醇含量的影响及其防治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可能机制.方法 培养THP-1细胞,160 nmol/L佛波脂(PAM)使之巨噬化,用50 mg/L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使巨噬细胞形成泡沫细胞.0.81 mg/L松龄血脉康、10 μmol/L罗格列酮分别和泡沫细胞孵育6、12、24 h;0.40、0.81、1.6 mg/L的松龄血脉康、1、10、20 μmol/L的罗格列酮与泡沫细胞孵育24 h.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ABCA1蛋白表达的水平,并测定各组细胞内胆固醇含量.结果 松龄血脉康组、罗格列酮组均增加ABCA1蛋白的表达,而细胞内胆固醇含量减少,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有浓度、时间依赖性.松龄血脉康组与罗格列酮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松龄血脉康具有与罗格列酮增加ABCA1蛋白及降低胆固醇含量相似的作用.增加ABCA1蛋白表达,降低细胞内胆固醇含量可能是中药松龄血脉康抗AS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老年原发性高血压 ( EH)患者脉压 ( PP)与颈动脉扩张性、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选择 2 13例老年高血压患者 ,其中男性 12 1例 ,女性 92例 ,平均年龄 ( 66.8± 6.2 )岁。将所有病例按 PP值分成四组 ,应用 B型超声对颈动脉进行扫查 ,测量内径、内膜中层厚度 ( IMT)及粥样斑块。然后比较各 PP组肱动脉在不同状态下的管径变化情况。结果 PP与 IMT呈正相关关系 ,其相关性强于收缩压 ( SBP)、舒张压 ( DBP)、平均动脉压 ( MAP)。随 PP增大 ,颈动脉发生严重颈动脉斑块的比率明显增大 ,扩张性降低 ,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  PP增大与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扩张性降低、粥样硬化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核受体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活化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肝脏X受体α(Liver X receptor alpha,LXRα)、视黄酸X受体α(Retinoid X receptor alpha,RXRα)活化对THP-1单核巨噬细胞ATP结合盒转运蛋白(ATP 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1,ABC1)mRNA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体外培养的THP-1单核细胞,经佛波酯(PMA)诱导成为巨噬细胞后,与核受体PPARγ、LXRα、RXRα的相应配体曲格列酮(TROG)、22(R)羟化胆固醇(22(R)-HC)、9-顺式视黄酸(9-CRA)作用24小时,提取细胞总RNA,用一步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核受体PPARγ、LXRα、RXRα活化剂对ABC1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曲格列酮组、22(R)-HC组、9-CRA组、TROG+22(R)-HC组、TROG+组、22(R)-HC+9-CRA组ABC1 mRNA的表达均有不同程度增加,联合作用组(即核受体PPARγ、LXRα、RXRα两两活化)ABC1 mRNA增加更为明显。结论通过调控PPARγ、LXRα和RXRα等核受体的活化程度可达到调控ABC1表达的目的,这可能将为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提供新的前景和机会。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NLRP3-ASC-Caspase-1-IL-18/IL-1β-TGF 信号通路与初诊Ⅱ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相关性。方法 入选符合纳入标准的健康对照组30例及T2DM组40例,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一般临床资料,采用RT qPCR检测各组患者外周单个核细胞(PBMCs)中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 (NLRP3)炎性小体各组分mRNA 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其蛋白表达水平,并采用ELISA法测定各组患者空腹血浆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18(IL-18)、转化生长因子(TGF)水平。结果 PBMCs中NLRP3、凋亡相关微粒蛋白(ASC)、半胱氨酸蛋白酶-1(caspase-1)mRNA表达水平在T2DM组和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ASCmRNA在T2DM组与总胆固醇(TC)呈正相关(P<0.05);Caspase 1mRNA在T2DM组与体重指数(BMI)呈正相关(P<0.05)。PBMCs中NLRP3、ASC、Caspase-1表达水平及血浆IL-1β、IL-18、TGF水平在T2DM组和对照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ASC在T2DM组与平均动脉压(MAP)、空腹血糖(FPG)、TC、IL-1β、IL 18呈正相关(P<0.05);Caspase-1在T2DM组与吸烟、FP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IL-1β呈正相关(P<0.05);IL-1β在T2DM组与TGF 呈正相关(P<0.05)。结论 以NLRP3炎性小体为中心的NLRP3-ASC-Caspase-1=IL-18/IL-1β-TGF信号通路可能在初诊T2DM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罗格列酮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ABCAl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ACS患者21例,密度梯度法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实验分为:(1)不同终浓度(0μmol/L、1.0μmol/L、10μmol/L、100μmol/L)罗格列酮分别与单核细胞孵育24 h.(2)选定10μmol/L终浓度岁格列酮分别与单核细胞孵育不同时间(0 h、6 h、12 h、24h).(3)PBS对照组.每组单核细胞各培养3孔为测定孔,均同时设空白1孔.孵育结束后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单核细胞ABCAl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单核细胞在罗格列酮作用后,其ABCAl蛋白表达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增加.结论:罗格列酮能提高ACS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ABCAl蛋白的表达,可能为罗格列酮抗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载脂蛋白A-I(APOA-I)对泡沫细胞内胆固醇含量的影响.方法 ①一次性密度梯度超速离心法分离人血清脂蛋白,获取LDL;用Cu'2+>(15 μmol/L)氧化法获得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鉴定.160 nmol/L的佛波脂(PAM)诱导THP-1细胞成巨噬细胞,巨噬细胞与ox-LDL孵育成泡沫细胞,建立泡沫细胞模型.②不同浓度(0、5、10、15、20 mg/L)的APOA-I蛋白刺激泡沫细胞24 h;15 mg/LAPOA-I蛋白以不同时间(0、6、12、18、24、36 h)刺激泡沫细胞.测定各组泡沫细胞内胆固醇含量.结果 各浓度APOA-I蛋白刺激泡沫细胞24 h后,细胞内胆固醇含量减少,且呈浓度依赖性;15 mg/L APOA-I蛋白在不同时间刺激泡沫细胞后,细胞内胆固醇含量减少,以前24 h明显.结论 ApoA-I蛋白能减轻泡沫细胞内胆固醇负荷,这可能是ApoA-I蛋白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载脂蛋白C3(ApoC3)基因rs5128多态性与不同体质指数(BMI)冠心病(CHD)患者血脂水平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根据BMI将312例CHD患者分为正常体重组(205例)和超重/肥胖组(107例)。收集所有患者的生理生化资料和冠状动脉造影数据,采用Gensini评分法评价CHD患者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提取外周血白细胞DNA并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对ApoC3rs5128多态性分型。结果超重/肥胖组体重、BMI、高血压患病率、甘油三酯(TG)、脂蛋白a、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DLC和载脂蛋白B100(ApoB100)/载脂蛋白AI(ApoAⅠ)水平高于正常体重组,HDLC和ApoAⅠ水平低于正常体重组(P0.05)。在正常体重组中,G等位基因携带者高血压患病率显著高于CC基因型患者(P0.05);在超重/肥胖组中,G等位基因携带者TG和TG/HDLC水平显著高于CC基因型患者(P0.05)。在正常体重组和超重/肥胖组中,rs5128多态性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不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亚组中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超重/肥胖CHD患者中,rs5128多态性G等位基因与血浆TG和TG/HDLC水平升高显著相关,但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无明显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