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5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摘要] 目的探讨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与颈部血管彩色超声诊断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颈动脉颅外段病变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ACI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CTA、颈部血管彩色超声以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DSA)检查。比较CTA与颈部血管彩色超声对颈动脉颅外血管狭窄程度、斑块检出情况,以DSA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判断2种方式对颈动脉颅外血管狭窄程度的诊断价值。 结果CTA对颈动脉颅外血管狭窄程度检出情况(轻度、中度、重度及闭塞)优于颈部血管彩色超声,但仅在轻度及中度狭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A对于颈内动脉内不同类型斑块检出率显著优于颈部血管彩色超声(P<0.05),而2种方式在颈总动脉以及颈外动脉不同类型斑块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DSA检测结果作为金标准,CTA诊断颈动脉颅外血管狭窄程度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高于颈部血管彩色超声,但仅在敏感度、准确度及阴性预测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应用CTA诊断ACI患者动脉颅外段病变时,其效率优于颈部血管彩色超声,尤其是在对血管狭窄程度及颈内动脉斑块类型诊断上优势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2.
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AE)主要表现为慢性进行性痴呆、局灶性神经定位体征和精神症状,是一种老年常见病和多发病.目前研究认为其形成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有关,疾病可以损害包括自主神经在内的多种神经功能[1],但也有学者认为在疾病的形成过程中,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参与并加重疾病的进展[2].本文通过对自主神经功能指标之一的心率变异性(HRV)的观察,探讨在SAE的不同阶段自主神经功能与疾病进展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ABCD2评分法联合经颅多普勒(TCD)或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近期发生脑梗死的评估价值.方法:将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于本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70例TIA患者进行ABCD2评分,其中40例患者进行了TCD检查,30例患者进行了MRA检查,TIA发病7d内进行头颅MRI检查,统计脑梗死发生率.结果:70例患者中ABCD2评分低危患者42例,脑梗死发生率4.76%,中危患者20例,脑梗死发生率45.00%,高危患者8例,脑梗死发生率62.50%,中危组和高危组脑梗死发生率明显高于低危组(P<0.01),中危组和高危组两组间脑梗死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ABCD2评分联合TCD或MRA对TIA患者近期脑梗死发生的诊断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8和0.654,且两种检测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3,P=0.01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LDL≥2.6moL/L、症状持续时间≥60min均与TIA后7d内脑梗死形成呈正相关.结论:ABCD2评分对TIA短期发生脑梗死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与TCD相比,结合MRA检查,可提高对脑梗死发生风险预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氟西汀干预急性期脑卒中后康复的作用。方法:对新发卒中病人使用氟西汀干预,并根据随机双盲的原则分成氟西汀治疗组和常规治疗对照组。在1周和4周时分别检测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抑郁量表值以及血浆和血小板5-羟色胺浓度。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的抑郁分值较对照组降低,神经功能康复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血小板5-羟色胺浓度低于对照组。结论:早期使用小剂量氟西汀能够减少卒中后抑郁,调节神经递质,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急性缺血性轻型卒中患者责任动脉狭窄程度与卒中病情进展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6月至2014年9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的104例急性缺血性轻型卒中患者的病历资料,按病情是否加重分为卒中进展组46例和卒中无进展组58例。患者急性期即行ABCD2评分,并通过DSA完成责任动脉狭窄程度检测。对ABCD2评分和责任动脉狭窄程度等相关临床数据行Logistic回归分析、Spearman相关分析及ROC曲线分析。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卒中进展组责任动脉狭窄程度、ABCD2评分、多支病变程度、年龄和低密度脂蛋白等均高于卒中无进展组(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责任动脉狭窄程度和ABCD2评分与轻型卒中进展具有相关性(r_(ABCD2)=0.6890,P=0.000;r_(责任动脉狭窄程度)=0.4296,P=0.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责任动脉狭窄程度(OR=5.258,95%CI为1.124~24.608,P=0.035)、ABCD2评分(OR=8.010,95%CI为3.093~20.748,P=0.000)是轻型卒中病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表明两者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AUC责任动脉狭窄程度=0.7324,95%CI为0.64324~0.82153;AUCABCD2=0.8859,95%CI为0.83128~0.94046。结论责任血管狭窄程度和ABCD2评分一样,是轻型卒中病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需要密切观察,及早进行临床干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循证医学结合PBL教学法在神经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10月于我院神经内科接受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64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32)和对照组(n=32)。对照组住院医师采用PBL教学法,观察组住院医师采用循证医学结合PBL教学法。比较两组住院医师规培完成后的考试成绩和综合能力。结果观察组住院医师的理论知识成绩、实际操作成绩、职业素养成绩和考试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住院医师的组织协调能力、研究问题能力、知识理解能力、查阅文献能力和评价文献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循证医学结合PBL教学法能显著提高神经内科住院医师的规范化培训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颈部血管彩超联合头颅磁共振造影(MRA)对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脑血栓形成患者92例(A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 IA )患者37例(B组)及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C组),分别采用颈部血管彩超诊断;92例脑血栓形成患者中80例同时行头颅M RA检查。比较不同人群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及病变特点,比较两种诊断方法对颈内动脉闭塞诊断的吻合程度。结果颈部血管彩超检查结果表明,A、B组间粥样斑块形成、IM T厚度及软斑形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颈动脉粥样斑块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颈部血管彩超与头颅MRA对颈内动脉闭塞诊断的吻合率87.50%,对椎动脉闭塞诊断的吻合率75.00%,对轻度狭窄、中度狭窄及重度狭窄诊断的吻合率分别92.86%、94.12%及85.71%。结论颈部血管彩超可为ICVD病变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部位、管腔狭窄程度提供诊断依据,头颅M RA可进一步对颅内血管病变进行诊断,两者联合可更全面评价ICVD病变情况,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内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在阿尔茨海默病(AD)发病中的作用,比较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两类药物对于认知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的不同。方法本实验采用脑室内注射Aβ25-35制备的大鼠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利用Y迷宫检测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比较培哚普利和厄贝沙坦对于认知功能的影响,采用免疫印迹方法检测大鼠海马1型和2型血管紧张素受体(AT1、AT2)的表达水平。结果同AD组相比,厄贝沙坦组Y迷宫中正确反应次数增多,说明可改善AD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其在阻断AT1受体的同时,上调了AT2受体的表达;培哚普利同时抑制了AT1和AT2受体的表达,行为学测试并未显示出对于认知功能的保护作用。结论 1型AT受体阻滞剂厄贝沙坦可以改善AD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这可能与其激活AT2受体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老年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患者注意力缺损状况.方法 应用划销测验,检测95例老年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患者注意力缺损状况,按认知障碍程度分成三组:认知正常组33例,轻度认知障碍组30例,痴呆组32例.检测结果与32例对照组比较分析.结果 划销测验四组相互比较均有明显差别(P<0.05),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患者均减低,并且按照认知障碍程度逐步减低.结论 注意力受损是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患者的症状之一,可用于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合并认知障碍的早期发现和监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总胆红素(T-BIL)、尿酸(U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急性脑梗死(ACI)诱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在发病24h内和第14天测定60例ACI致SIRS患者(SIRS组)、64例急性单纯ACI患者(SACI组)及6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T-BIL、UA、hsCRP含量。结果:SIRS组患者在发病后14d内有7例死亡。发病24h内,SACI组和SIRS组血清UA、hsCRP均升高,治疗后降低(P〈0.05),SIRS组升高更明显(P〈0.05)。血清T-BIL仅在SIRS组升高,治疗后恢复至正常(P〈0.05)。结论:ACI进展为SIRS后,患者T-BIL、UA、hsCRP明显升高,病情缓解后可以减低,可作为诊断和评估病情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