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4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6篇
临床医学   43篇
内科学   25篇
神经病学   95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60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71篇
  4篇
中国医学   3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针灸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总有效率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9例,分别给予针灸治疗与常规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eurological Impairment Score Scale,NIHSS)、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以及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评分明显降低,Barthel指数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能够促进神经功能改善,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银杏酮酯滴丸联合阿加曲班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8月安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注射阿加曲班注射液,20 mg阿加曲班注射液溶于250 mL生理盐水中,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银杏酮酯滴丸,8丸/次,3次/d。两组患者持续治疗14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NIHSS评分、BI指数评分和m RS评分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栓素A2(TXA2)、内皮素-1(ET-1)和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1.13%、96.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和m RS评分明显下降,BI指数评分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各评分改善较多(P<0.05)。治疗后,两组hs-CRP、IL-6、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5);并且治疗组hs-CRP、IL-6、TNF-α水平降低较多(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TXA2、ET-1水平均明显降低,NO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TXA2、ET-1、NO水平改善较多(P<0.05)。结论银杏酮酯滴丸联合阿加曲班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改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调节血清因子水平,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通窍活血汤变通治疗脑梗塞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现随机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100例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银杏达莫注射液进行治疗,实验组在此之上采用通窍活血汤辨证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远远低于对照组,差异存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差异不大,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各个中医症状积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存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全血高切粘度和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塞患者采用银杏达莫注射液与通窍活血汤辨证治疗,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临床效果较好,应被广泛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血浆CD147的水平及其与神经功能缺损的关系。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作者医院住院治疗的ACI患者79例(ACI组),另设对照组37例,选自门诊体检者,入选者均无脑血管病证据和(或)头颅MRI/CT检测正常者。以ELISA法检测两组血浆CD147水平,并比较两组CD147水平;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估ACI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并分析其与CD147水平的关系。结果ACI组血浆CD147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635.80±187.63)pg/mL比(352.70±91.32)pg/mL;t=8.693,P=0.000〕。ACI组患者NIHSS评分<8分组明显低于≥8分组〔(526.48±143.02)pg/mL比(761.02±150.56)pg/mL;t=-7.103,P=0.000〕。相关分析显示CD147水平与NIHSS评分成正相关(r=0.749,P=0.000)。结论ACI组患者血浆CD147水平明显升高,并且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分组干预模式在脑梗死患者神经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脑梗死患者100例,采用NIHSS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其中58例患者评分数值≥10分,42例患者评分数值<10分,将10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其中29例评分数值≥10分,21例评分数值<10分。实验组根据评分结果将评分数值≥10分患者和评分数值<10分患者分别进行不同的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护理后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76.00%(P<0.05);护理后实验组神经功能、肢体功能、情绪、思维、活动能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NIHSS评分分组干预模式能够合理分配和利用护理资源,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神经功能及活动能力的改善作用。方法:将接受手术治疗的重度颅脑外伤术后实施系统性护理干预的42例患者作为干预组;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4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利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对2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神经功能进行评估,利用生活质量指数量表(QL-index)对患者的活动能力进行评价。结果:2组患者护理前HAMD、NIHSS、PSQI评分及QL-index各项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HAMD、NIHSS、PSQI、QL-index评分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较护理前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性护理干预能明显提升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李丹  徐沙丽  陈乔 《安徽医药》2023,27(7):1400-1403
目的 分析缺血性脑卒中后癫痫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146例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和149例健康体检者,分别记为疾病组(n=146)和健康组(n=149)。疾病组治疗前抽取外周血、健康组采用体检剩余外周血测定血清微RNA-181a(miR-181a)表达并比较;疾病组随访1年比较癫痫组与无癫痫组血清miR-181a表达;以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探讨缺血性脑卒中后癫痫的影响因素。结果 疾病组血清miR-181a表达高于健康组(P<0.001);疾病组癫痫发生率为26.71%,其中早发型癫痫、迟发型癫痫、单次发作、反复发作、癫痫大发作、小发作、局灶性发作、精神运动性发作构成比分别为38.46%、61.54%、43.59%、56.41%、64.10%、10.26%、20.51%、5.13%;癫痫组血清miR-181a表达高于无癫痫组[(1.84±0.40)比(1.58±0.35)](P<0.001);癫痫组入院NIHSS评分高于无癫痫组[(15.22±2.38)分比(9.88±2.07)分](P<0.001...  相似文献   
8.
Purpose To evaluate the influence of patient’s weight on rehabilitation outcomes in first-event stroke patients. Design Ret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comparative study. 102 first-time stroke male and female patients admitted to the 52-bed neurology rehabilitation department in a rehabilitation hospital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 Body mass index (BMI), Functional Independence Measure (FIM) on admission and at discharge, as well as the delta-FIM (FIM on admission – FIM at discharge) were evaluated. The Kruskal–Wallis test was used to compare the FIM and the NIHSS scores between BMI groups (normal, overweight, moderate and severe obesity). Results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rho?=??0.20, p?=?0.049) was found between FIM change and BMI, that remained significant after adjustments for age, sex and hospitalisation days. No difference was found between groups in FIM or NIHSS change between BMI groups. Conclusions In sub-acute post-stroke patients undergoing rehabilitation in rehabilitation hospital, BMI was negatively associated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functional parameters. Patients’ BMI should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when predicting rehabilitation outcome for stroke patients. Further investigations are needed to identify the functional parameters affected by the patients’ BMI.
  • Implications for Rehabilitation
  • In sub-acute post-stroke patients undergoing rehabilitation in rehabilitation hospital, BMI was negatively associated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functional parameters.

  • Patients’ BMI should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when predicting rehabilitation outcome for stroke patients.

  • New rehabilitation strategies should be designed to improve the functional outcomes of rehabilitation of obese patients.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丁苯酞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检索自2004年1月~2014年1月期间英国医学会电子全文期刊数据库、荷兰医学文摘数据库、学术期刊集成全文数据库、考克兰图书馆、西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生物医学信息检索系统、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数据库内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纳入文献的质量进行严格评价和资料提取,使用Stata/SE version 12.0软件对纳入研究进行系统评价。结果最终纳入7篇RCT,共796例患者,其中396例予以丁苯酞、400例予以常规治疗。系统评价结果显示,与常规治疗组相比,丁苯酞治疗11 d及21 d亚组NIHSS显著降低(I~2=25.9%,OR=-0.35,95%CI:-0.52~-0.19,P=0.264;I~2=42.9%,OR=-0.42,95%CI:-0.57~-0.26,P=0.199),Barthel指数显著升高(I~2=36.9%,OR=0.45,95%CI:0.21~0.68,P=0.218;I~2=42.7%,OR=0.44,95%CI:0.23~0.64,P=0.111)。结论应用丁苯酞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能显著缓解患者起病后11 d及21 d的神经功能的缺损程度,并显著改善其身体机能,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奥拉西坦联合尼莫地平治疗重症脑挫裂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0年1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1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8例)和治疗组(62例)。两组患者术后均转入ICU监护并给予等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注射液4 mg/次,加入到250 m 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奥拉西坦,4 g/次,加入到250 m L生理盐水中缓慢静滴,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第3、7、14天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颅内压、GCS评分、脑电图快慢波比值、大脑中动脉(Mc A)平均血流速度、双侧平均肌力的变化。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1.76%、80.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NIHSS评分从治疗第7天,治疗组从治疗第3天开始显著下降,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从治疗第3天开始治疗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两组颅内压均从治疗第3天开始降低,GCS评分、Mc A平均血流速度、双侧平均肌力从治疗第3天开始升高,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从治疗第3天开始,GCS评分、Mc A平均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治疗组在治疗第3、7天颅内压低于对照组,在治疗第7天快慢波比值低于对照组,在治疗第3、14天双侧平均肌力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结论奥拉西坦联和尼莫地平治疗重症脑挫裂伤术后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为进一步探索和治疗重症脑挫裂伤患者提供明确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