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3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36篇
特种医学   88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评价16层螺旋CT诊断冠状动脉疾病的准确性及局限性。方法:20例患者做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回顾性心电门控、0.42s螺旋扫描),并与常规冠状动脉造影对照。结果:在20例患者的136个节段(血管直径≥2mm)中,CT图像能满足诊断要求的有122个节段(占89.7%)。对于CT图像能满足诊断要求的冠状动脉节段,显示中度或中度以上狭窄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7.5%和96.6%。若将不能满足诊断要求的14个节段包括在内,则显示中度或中度以上狭窄的敏感度为77.7%。结论:在冠状动脉中高度狭窄的诊断上,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是一种有效的无创性诊断方法。局限性是时间分辨率较低,伪影的影响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2.
44例腺苷负荷超声心动图试验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腺苷负荷超声心动图试验(ATE)对于冠心病诊断价值及实施的安全性。方法对44例拟诊冠心病的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及腺苷负荷超声心动图检查,分析两者的符合率及试验中发生的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ATE对冠状动脉单支病变检出率72.7%,双支病变88.9%,三支病变检出率85.7%,检出冠心病的敏感性81.5%,特异性88.2%,阳性预测值91.7%,阴性预测值75%。结论ATE对冠心病的诊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是可靠的冠状动脉造影前的初筛检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颈动脉和(或)脑动脉粥样硬化狭窄与冠状动脉狭窄的关系。方法选择34例心内科住院伴有脑缺血症状、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并颈动脉造影或全脑血管造影的患者。根据造影动脉管腔狭窄的程度分别分成三个亚组,冠状动脉狭窄分为轻度狭窄组(5例)、中度狭窄组(4例)、重度狭窄组(25例);脑血管狭窄分为轻度狭窄组(6例)、中度狭窄组(4例)、重度狭窄组(24例)。结果冠状动脉狭窄与颈动脉或椎动脉狭窄程度分布一致,冠状动脉血管重度狭窄者25例,脑血管重度狭窄者24例,二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冠状动脉Califf危险记分≥2分者,脑血管中、重度狭窄的比例高达92%,且随着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加重,颈动脉及脑血管狭窄的程度亦加重。随访发现中重度双重狭窄(冠状动脉狭窄同时伴有脑动脉狭窄)病变的心脑事件发生明显增多,其中双重度狭窄死亡3例。结论颈动脉或椎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发生率及程度与冠状动脉狭窄是平行的。故对冠状动脉狭窄合并颈动脉和(或)椎动脉粥样硬化狭窄者,尤其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多重危险因素时,应给予积极强化的联合治疗以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讨论通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左室造影等检查诊断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的可行性以及分析误诊原因。方法对13例AHCM病例的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左室造影结果进行分析。结果AHCM合并有心电图异常者13例(100%)其中有12例心电图有特征性改变;心超提示心尖区增厚者11例;左室造影提示舒张期黑桃A样改变的5例;有7例初诊误诊为冠心病。结论AHCM较易被误诊为冠心病,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左室造影、MRI检查对于AHCM的早期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CT检查设备的更新和扫描方法的改进,心血管CT检查在小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心血管CT作为一项无创检查,既安全、简便又相对廉价,与超声优势互补,其图像质量能够满足诊断的需求,辐射剂量进一步降低,安全性大为提高。CT具有的较高空间分辨率和强大的三维后处理技术,弥补了超声对心腔外和冠状动脉畸形的诊断缺陷,其作为小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术前检查日益受到重视。本文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简要总结心血管CT检查在小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应用价值,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为临床进一步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冠脉造影和冠脉介入治疗中心室颤动(室颤)出现的特征和处理对策。方法1994年3月至2006年5月我院完成冠脉造影及冠脉介入治疗1620例次,回顾性总结术中发生心室颤动病例,临床资料和抢救体会,并分析其原因。结果1620例冠脉介入术发生室颤7例(0.4%),6例除颤后转为窦性心律,1例抢救失败。室颤均发生于多支血管病变,发生室颤前均有冠状动脉压力下降。结论室颤易发生于多支血管病变的患者,术中应密切监测压力及心电图变化,及早实施电除颤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分析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和CT血管成像(CTA)在主动脉缩窄(COA)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军区总医院2009年1月至2013年9月经手术证实的92例COA患者的术前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及CTA特征,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结果经手术证实的92例COA患者中,超声诊断正确87例,CTA诊断正确91例,两者对COA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5%(87/92)和99%(91/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50,P=0.213)。手术证实的结构异常共计222处,包括心内结构异常110处、心脏-血管连接异常13处和心外血管异常99处。在110处心内结构异常中,CTA检出92处、漏诊18处,包括瓣膜或瓣环病变11处、卵圆孔未闭3处、房间隔缺损2处、室间隔缺损和心内膜垫缺损各1处;超声对所有心内结构异常全部检出;两者对心内结构异常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4%(92/110)和100%(110/1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801,P=0.000)。心脏-大血管连接异常13处,CTA与超声均全部检出。大血管异常99处,CTA漏诊2处,包括主肺动脉侧支循环和主动脉隔膜型缩窄各1处;超声漏诊15处病变,包括主动脉缩窄4处,侧支动脉3处,动脉导管未闭、迷走右锁骨下动脉和永存左上腔静脉各2处,头臂静脉走行异常和部分型肺静脉异位引流各1处;误诊1例,将主动脉缩窄误诊为主动脉弓离断;CTA、超声对大血管异常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8%(97/99)和84%(83/99),CTA明显高于超声(χ^2=11.350,P=0.000)。结论超声心动图和CTA均是诊断主动脉缩窄的有效检查方法,CTA在诊断心脏外大血管异常方面优于超声心动图,而超声心动图在诊断心内畸形方面优于CTA,两者联合应用能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准确的信息。  相似文献   
8.
永存第5对主动脉弓的心血管造影及磁共振血管造影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并比较永存第5对主动脉弓的心血管造影(ACG)及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CE-MRA)的表现。方法 对2例永存第5对主动脉弓患者行选择性升主动脉及肺动脉总干正侧位造影;2例均作了MRI检查。结果 CE-MRA可清晰显示永存第5对主动脉弓,2例诊断明确并经手术证实。结论 永存第5对主动脉弓是主动脉弓畸形的1种罕见类型,ACG仍是诊断金标准,但MRI中CE-MRA是目前最好的非创伤性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雷帕霉素洗脱支架(商品名Cypher支架,强生公司产品)治疗支架内再狭窄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7例支架内再狭窄且有临床缺血症状的患者接受了Cypher支架治疗,其中23例患者的支架内再狭窄为弥漫、复杂病变,有5例同时置入了2个Cypher支架。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临床随访及冠状动脉造影复查。结果所有支架均成功置入,无残余狭窄或残余狭窄<10%,未见任何并发症。平均随访时间8.9±2.1(5~14)年,临床随访率96.3%,造影随访率92.6%。随访期间,无一例患者死亡。有1例支架近端边缘节段血管发生了再狭窄导致临床心绞痛复发,2例支架近端边缘节段有轻微的新生内膜增殖,但狭窄程度<25%,其余24例均无明显的晚期管腔丢失。本组支架内平均晚期管腔丢失(0.09±0.02)mm、支架远端边缘节段(0.10±0.03)mm、支架近端边缘节段(0.20±0.06)mm。靶血管血运重建率3.8%。结论Cypher支架治疗支架内再狭窄安全、可行,它能有效防止这类病变的新生内膜增殖和再次再狭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老年腹主动脉瘤患者中冠心病(CAD)的检出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70例50岁以上同时进行腹主动脉造影和冠状动脉造影的老年腹主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应用x2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等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70例患者中,检出CAD 63例(90.0%),其中单支病变20例(28.6%),2支病变15例(21.4%),3支病变22例(31.4%),左主干+3支病变6例(8.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周围血管病是老年腹主动脉瘤合并CAD的最重要预测因素.结论 50岁以上腹主动脉瘤,尤其是合并周围血管病的患者是CAD高发人群,因此在腹主动脉造影时应常规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免漏诊CAD.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prevalence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and risk factors in patients with 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MethodsCoronary angiography was performed immediately after abdominal angiography in 70 elderly(>50 years)consecutive patients with AAA. Medical history and imaging characteristics were evaluated. Results CAD was diagnosed in 63 patients(90. 0%)by coronary angiography: 20(28.6%)patients with single-vessel disease(SVD), 15(21.4%)with 2VD, 22(31.4%)with 3VD and 6(8. 6%)with left main disease + 3VD. Multi-variance logistic analysis showed that peripheral disease was the strongest predictor for CAD in AAA patients. Conclusion Coronary angiography should be performed in elderly AAA patients due to the high prevalence of CAD in this patient cohor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