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29篇
  免费   750篇
  国内免费   720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195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867篇
口腔科学   162篇
临床医学   3884篇
内科学   491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330篇
特种医学   725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3661篇
综合类   6529篇
预防医学   1146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2676篇
  49篇
中国医学   1749篇
肿瘤学   102篇
  2024年   111篇
  2023年   407篇
  2022年   414篇
  2021年   593篇
  2020年   832篇
  2019年   797篇
  2018年   297篇
  2017年   715篇
  2016年   667篇
  2015年   742篇
  2014年   1380篇
  2013年   1371篇
  2012年   1722篇
  2011年   1728篇
  2010年   1499篇
  2009年   1251篇
  2008年   1278篇
  2007年   1073篇
  2006年   959篇
  2005年   939篇
  2004年   747篇
  2003年   602篇
  2002年   522篇
  2001年   364篇
  2000年   275篇
  1999年   223篇
  1998年   188篇
  1997年   176篇
  1996年   178篇
  1995年   104篇
  1994年   117篇
  1993年   86篇
  1992年   55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55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美乐 《全科护理》2021,19(27):3886-3888
目的:研究骨性关节炎病人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术后脱位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86例行THA骨性关节炎病人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有无发生髋关节脱位分为观察组(n=56)和对照组(n=30),采用单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骨性关节炎THA术后脱位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病人年龄、体质指数(BMI)、人工股骨头直径、麻醉方式、体位控制、手术入路、术后搬运不当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5岁、BMI>30 kg/m2、人工股骨头直径<30 mm、硬膜外麻醉、体位控制不当、后外侧入路、搬运不当是骨性关节炎THA术后发生脱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病人年龄、BMI、人工股骨头直径、麻醉方式、体位控制、后外侧入路、搬运不当均是骨性关节炎THA术后发生关节脱位危险因素,临床需结合对应危险因素合理选择围术期干预措施,可有利于病人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经梨状肌和臀小肌的间隙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对老年髋部骨折的治疗效果及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96例老年髋部骨折病人(108髋)为本研究对象,其中50例病人(55髋)行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为A组,46例病人(53髋)行经梨状肌和臀小肌间隙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为B组,记录对比2组病人围手术期情况(手术时间、切口最大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时间)、并发症情况、术前术后髋关节HHS评分、VAS疼痛评分和下肢功能变化情况、术后6个月病人影像学指标情况(外展角、前倾角、偏心距)和生存质量情况(以SF-36量表表示)。结果A组病人手术时间、切口长度短于B组,术后首次下地时间长于B组(P < 0.05~P < 0.01);A组病人术后1、3、7 d的HISS评分低于B组,VAS评分高于B组(P < 0.05~P < 0.01),2组病人术前、术后14、30、90、180 d的HISS和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病人术后30、90 d“起立-行走”计时测试显著优于A组,术后30 d单腿站立测试时间长于A组,术后90 d的6 min步行测试距离优于A组(P < 0.05),其他时间点2组病人下肢功能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前倾角小于B组,偏心距大于B组(P < 0.05);B组病人SF-36评分量表肢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健康和总健康程度得分均优于A组(P < 0.05)。结论相比于传统后外侧入路行全髋关节置,经梨状肌与臀小肌间隙入路对老年髋部骨折病人的损伤更小、恢复更快,近期疗效指标显著优于传统术式,符合快速康复理念,但手术时长显著增加,病人术后前倾角偏大,偏心距偏小。  相似文献   
3.
选取2016-12—2018-01间在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56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围术期予以心理护理及康复训练指导。56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随访12~18个月,其间均未发生假体脱位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末次随访,依据膝关节Harris评分标准,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2.86%(52/56)。  相似文献   
4.
目的内固定手术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首选方法,但选择固定方式不当,可能造成内固定失效,产生髋内翻或外旋、肢体缩短等,不利于预后。本研究探寻骨转子间骨折最佳治疗方法,分析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对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06-15-2018-02-15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骨五科收治的92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组,观察组46例接受PFNA治疗,对照组46例接受股骨近端锁定钢板(locking proximal femurs plate,LPFP)治疗,对两种患者手术指标、手术后Harri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切开长度分别为(7.53±1.03)和(12.82±2.08)cm,术中失血量分别为(121.53±20.15)和(342.36±32.58)mL,血红蛋白(hemoglobin,Hb)丢失量分别为(22.13±2.36)和(28.96±3.41)g,术中透视时间分别为(7.58±1.02)和(16.35±2.33)s、手术时间分别为(40.12±7.12)和(58.38±8.6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5.457、39.097、11.170、23.385和11.069,均P0.001;观察组术后3个月Harris评分为(73.83±5.0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81±6.17)分,t=9.397,P0.001;两组术后6个月Harris量表各维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35%,较对照组17.39%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39,P0.05。结论 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切口小,术中失血量小,手术时间短,利于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并能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3):4214-4216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中采用腰硬联合麻醉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我院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全身麻醉,观察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对比分析两组的麻醉效果、不良反应率、麻醉阻滞、起效时间及VAS评分。结果观察组麻醉优良率为93.3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麻醉优良率80.00%、不良反应发生率2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起效后,观察组心率、收缩压波动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AS评分、麻醉起效时间、完全阻滞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髋关节置换术中采用腰硬联合麻醉的麻醉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7.
8.
9.
目的:探讨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镇静中应用纳布啡与舒芬太尼的效果比较。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68例择期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术后给予枸缘酸舒芬太尼注射液镇痛,观察组术后给予枸缘酸舒芬太尼注射液联合盐酸纳布啡注射液镇痛。观察两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镇静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1 h、6 h、12 h、24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6 h、12 h、24 h镇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镇静中应用纳布啡与舒芬太尼,可以缓解患者术后疼痛,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血液流变学、载脂蛋白(Apo)E及皮质醇的变化,探讨其对机体的影响。方法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731例,根据术后1个月内是否发生感染,分为非感染组694例,感染组37例,检测不同时间血液流变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ApoE及血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皮质醇及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水平。结果感染组感染开始时间为术后(14.12±4.87)d;感染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术后14 d及术后1个月明显高于非感染组,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明显低于非感染组(均P<0.05)。非感染组ApoE水平术后3 d明显高于术前1 d,感染组术后14 d、1个月血脂及ApoE水平明显高于术前1 d及术后3 d,感染组术后14 d及术后1个月TC、TG、LDL-C及ApoE均明显高于非感染组同期(均P<0.05)。感染组皮质醇、CRP及IL-6术后3 d、14 d及1个月明显高于非感染组同期(均P<0.05)。结论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触发应激反应,使炎性反应增强,加重血管内壁损伤,且血液呈现高黏状态,应积极采取措施降低深静脉血栓及代谢紊乱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