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7篇
临床医学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9 毫秒
1
1.
目的研究脑卒中患者佩带便携式上肢功能性电刺激(FES)设备对其手部功能性动作即刻功能变化的影响。 方法选取脑卒中患者20例,全部佩带便携式上肢FES设备接受治疗,开始刺激前,将8块电极片分别按第1、第2、第3和第4通道四个刺激通道位置粘贴,刺激频率为40Hz,脉冲宽度为患者能够完成动作的最小宽度,刺激时间为患者能够完成动作的最短时间。电刺激顺序为:第1通道、第2/3通道、第1通道、第4通道。每个通道电刺激的刺激间隔为2000~3000ms,用支具将腕关节固定于功能位,通过15min的康复练习,协助患者能较熟练地在FES的辅助下完成抓、握和对捏动作,记录刺激参数。分别于患者佩带便携式上肢FES设备前(佩戴前)和戴后FES产生手部功能性动作即刻(佩戴后),对患者进行各项功能指标评定,评定内容包括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上肢功能试验(UEFT)、目测类比法(VAS)和改良的Barthel指数(MBI)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 结果佩戴便携式上肢FES设备前,20例脑卒中患者的FMA、UEFT和MBI评分分别为(19.4±7.1)、(3.6±3.7)和(53.8±26.2)分,佩戴便携式上肢FES设备后,患者的FMA评分[(30.4±9.6)分]、UEFT评分[(26.9±5.9)分]和MBI评分[(65.8±17.7)分]均较佩戴前明显提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佩戴后患者的VAS评分[(1.3±0.7)分]较佩戴前[(1.4±0.4)分]有所下降,但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rt;0.05)。 结论脑卒中患者佩戴便携式上肢FES设备可即刻改善患者的上肢功能和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但对患者疼痛程度改善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股四头肌表面肌电图(sEMG)信号和改良Ashworth分级(MAS)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表面肌电图指标是否可作为评估痉挛的量化指标。 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脑卒中患者60例,由同一测试人员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患侧股四头肌进行MAS评估,并记录股四头肌被动牵伸时股四头肌内侧头(VM)、股直肌(RF)、股四头肌外侧头(VL)处表面肌电信号的均方根值(RMS)值和平均肌电值(AEMG)值,对不同表面肌电图指标与MAS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被动牵伸股四头肌时,VM、RF、VL的表面肌电信号都与MAS分级呈正相关;经Spearman相关统计分析,被动活动时,VM(r=0.751)、VL(r=0.563)、RF(r=0.800)的均方根值(RMS)均与MAS相关(P<0.001);VM(r=0.767)、VL(r=0.646)、RF(r=0.834)的平均肌电值(AEMG)均与MAS相关(P<0.001)。 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被动牵伸股四头肌(VM、VL、RF) 时,表面肌电信号的RMS指标及AEMG指标与MAS分级呈正相关;sEMG检查股四头肌被动牵伸时的幅度指标可为临床肌张力评估和痉挛的治疗提供量化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4.
目的观察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护理对脑卒中患者ADL能力的影响。 方法2组患者均采用临床常规护理,并发放康复宣教资料。观察组在上述干预方案的基础上增加ADL能力强化训练。2组患者患者在入院时、入院后第6周进行康复评价。于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治疗后)采用Barthel指数量表、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和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分别评估2组患者的ADL能力、患者满意度(治疗后评估)和上肢运动功能。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患者满意度和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分别为(57.55±12.93)分和(43.53±5.76)分,与组内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ADL护理可显著提高脑卒中患者ADL能力和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退行性腰椎后凸畸形(LDK)患者手术前、后椎旁肌肉表面肌电(sEMG)信号特征。 方法 共纳入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的LDK患者30例,均给予椎弓根减压截骨术治疗。于手术前、手术后3个月时分别采用sEMG技术评估患者椎旁肌肉肌电变化情况,分析患者弯腰抬物过程中椎旁肌平均肌电值(AEMG)及平均功率频率斜率(MPFs)变化,并与同龄健康人群(对照组)进行对比。 结果 术前LDK组患者在静态站立时,其椎旁肌AEMG值明显高于对照组水平(P<0.05),术后明显低于术前水平(P<0.05),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水平(P<0.05)。术前LDK组患者在躯干伸展时,其L1-2节段椎旁肌AEMG值明显低于对照组水平(P<0.05),术后明显高于术前水平(P<0.05),此时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LDK组L4-5节段椎旁肌AEMG值明显低于对照组水平(P<0.05);术后较术前无明显变化(P>0.05),仍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P<0.05)。术前LDK组患者抬物保持阶段其椎旁肌MPFs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显著高于术前水平,但仍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P<0.05)。 结论 LDK患者存在明显椎旁肌肉无力及严重疲劳,椎弓根减压截骨术可在短期内显著改善患者椎旁肌肉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早期肉毒毒素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步态及其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选取早期脑卒中后下肢轻度痉挛的患者23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11例)和对照组(12例)。2组患者均接受8周的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增加电刺激引导下的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对照组仅注射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2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和注射治疗后第8周(治疗后)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改良的Ashworth痉挛量表(MAS)和MBI评分分别评定其下肢运动功能、肌张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与治疗后采用Gaitwatch步态分析(步长、步频、步速)和6min步行距离(6MWD)进行评定。 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FMA评分、MBI评分、Gaitwatch步态分析以及6MWD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FMA评分、MBI评分、步长、步频、步速以及6MWD分别为(29.0±3.3)分、(65.5±9.5)分、(103.8±9.8)cm、每分钟(82.6±8.1)步、(112.5±11.5)cm/s和(398.9±22.7)m,分别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肌张力MAS评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早期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可显著降低脑卒中后患者痉挛下肢的肌张力,提高其步行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核心稳定性训练治疗前后腰部肌肉表面肌电信号变化特征及其疗效。 方法邵逸夫医院康复医学科收集38例诊断明确且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训练组和对照组,每组19例,对照组仅接受2周常规牵引理疗治疗,训练组在接受2周常规牵引理疗治疗后,再进行2周腰背肌核心稳定性训练。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和治疗4周时(治疗后)进行VAS评分、JOA下背痛评分及表面肌电图(sEMG)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 结果治疗后,对照组VAS评分[(1.11±0.74)分]和JOA评分[(21.05±3.08)分]及训练组VAS评分[(0.95±0.62)分]和JOA评分[(23.47±2.04)分]较组内治疗前改善(P<0.01),组间对比,治疗后,训练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训练组患侧竖脊肌中位频率值[(84.84±12.78)分]、患侧竖脊肌平均振幅值[(108.94±24.70)分]和患侧多裂肌的中位频率值[(95.63±16.35)分]均较组内治疗前提高(P<0.05),健患侧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t;0.05);组间对比,训练组患侧竖脊肌[(84.84±12.78)分]与多裂肌[(95.63±16.35)分]中位频率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治疗前后2组平均振幅值比较,除患侧竖脊肌[(108.94±24.7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P<0.05),余均无统计学意义(P&rt;0.05)。 结论核心稳定性训练可进一步减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部症状、改善腰背部核心肌群耐疲劳性和两侧多裂肌肌功能不平衡性,但训练对于腰部整体肌肉力量的改善程度有待于进一步延长治疗时间后的研究观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