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来氟米特对干燥综合征模型NOD鼠唾液腺分泌功能减退的治疗作用。方法:将NOD鼠随机分配为4组:预防用药组、预防对照组、治疗用药组、治疗对照组;检测毛果芸香碱刺激后唾液流率变化;苏木精和伊红染色后比较平均浸润灶数目及面积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颌下腺、脾脏组织中CD3 +T、CD4 +T、CD8 +T、CD44 +CD62L -CD4 +T、CD19 +B、CD138 +B细胞水平的变化;CBA法检测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17A、IL-6水平变化。 结果:预防用药及治疗用药组唾液流率( t=-5.81, P<0.001;t=-3.61, P<0.05)、浸润灶平均数目( t=3.95, P<0.01;t=4.94, P<0.001)、浸润灶平均面积( t=3.18, P<0.05;t=2.35, P<0.05)均具有明显改善。颌下腺组织中CD3 +CD4 +T( t=2.39, P<0.05;t=3.82, P<0.01)、CD44 +CD62L -CD4 +T( t=3.53, P<0.05;t=3.36, P<0.05)细胞明显下调。脾组织中CD3 +T( t=6.08, P<0.001;t=2.76, P<0.05)、CD3 +CD4 +T( t=3.73, P<0.05;t=2.39, P<0.05)、CD19 +B( t=5.88, P<0.001;t=4.23, P<0.01) 、CD138 +B( t=4.30, P<0.001;t=4.46, P<0.01)细胞也均明显下降。此外,用药组小鼠血清IL-17A水平均降低( t=4.15, P<0.01;t=3.36, P<0.01),预防用药组TNF-α水平下降( t=4.56, P<0.001),但IL-6水平变化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本研究提示来氟米特可预防、改善NOD鼠唾液腺功能减退及抑制体内免疫活化,为评估来氟米特对干燥综合征的治疗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肠白塞病的临床特点、内镜表现及其病理意义。方法收集肠白塞病(内镜标本33例、手术标本5例)临床资料、内镜检查和病理资料,分析肠白塞病典型临床表现、内镜特征和典型病理学改变。结果 38例肠白塞病患者平均年龄(44.1±15.6)岁,病程长达(64.8±90.4)个月,24例(63.2%)肠白塞病有典型临床表现,22例(57.9%)肠白塞病有典型肠白塞病内镜形态学改变。33例(86.8%)肠白塞病临床表现为腹痛和腹泻。22例(57.9%)肠白塞病溃疡位于回肠末端、回盲瓣和回盲部,28例(73.6%)溃疡形态为典型的圆形或卵圆形,边界清楚。20例(52.6%)肠白塞病组织的病理报告显示有多量中性粒细胞浸润,14例(36.8%)患者可见炎性肉芽肿形成,仅8例(21%)患者病理可见血管炎。结论肠白塞病诊断需结合典型临床表现、典型内镜形态和组织学表现,中性粒细胞浸润,炎性肉芽肿和血管炎提示肠白塞病可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 基于HIS真实世界评价儿童应用注射用更昔洛韦的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山西省儿童医院使用注射用更昔洛韦的患儿进行真实世界研究,对患儿的人口学信息、临床诊断、药物用法用量、溶媒、联合用药及不良反应(ADR)发生率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2020年1月—2020年12月山西省儿童医院使用注射用更昔洛韦的患儿共942例,ADR发生率为8.92%(84/942),均为一般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中性粒细胞减少和皮疹;10%葡萄糖注射液溶媒组(14.55%)及1岁及以下儿童(14.56%)ADR发生率比较高,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注射用更昔洛韦在儿童的临床应用存在超适应证用药情况;ADR多发生在用药1周内,程度较轻,与原患疾病、合并用药可能相关,临床用药时应注意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等,保障儿童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联合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探究雷公藤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TCMSP数据库检索雷公藤的主要活性成分,并挖掘活性成分相关靶点,通过GEO平台下载SLE相关基因芯片GSE65391,使用R软件limma包进行差异分析,并运用WGCNA筛选出的模块基因作为疾病靶点基因。R软件Venn Diagram包进行交集分析并可视化。利用ADEx平台对交集靶点基因的表达情况进行Meta分析。采用R软件clusterProfiler包对交集靶点基因进行基因本体论(GO)功能富集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采用Cytoscape软件进行“药物–活性成分–共同靶点”网络的构建与分析。将交集靶点基因上传至STRING数据库,把结果数据导入至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并筛选核心靶点基因。表达量分析、PPI分析、诊断效能分析被用于展示核心靶点基因的作用与临床价值。采用PyMOL软件对核心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基因进行分子对接验证。利用R软件并通过CIBERSORT算法对样本的免疫细胞分布进行计算。结果 共筛选出有效活性成分50个,成分相关靶点690个,WGCNA关联模块基因1 215个;KEGG通路分析,主要涉及Toll样受体等信号通路;筛选出山柰酚、雷公藤甲素、triptofordin B1、异落叶松脂素4个核心成分和SIRT1核心靶点基因。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山柰酚和雷公藤甲素与SIRT1具有稳定的结合能力。免疫浸润分析结果显示,SIRTI主要通过抑制中性粒细胞发挥抗SLE作用。结论 雷公藤可能从抗炎、调节免疫细胞功能等多方面发挥对SLE的治疗作用,为雷公藤治疗SLE提供了研究思路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环磷酰胺联合小剂量沙利度胺对人类白细胞抗原-B51(HLA-B51)阴性/阳性白塞病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2020年3月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治疗的120例白塞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沙利度胺片口服治疗,50 mg/次,1次/d,晚上服用。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环磷酰胺片口服治疗,起始剂量为200 mg/次,1次/d,根据患者病情减量,减至50 mg/次,1次/d,维持治疗。两组患者均进行1年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炎症因子水平变化,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主症有效率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经过1年的药物治疗,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关节炎、眼炎、口腔溃疡等主要症状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显著降低(P<0.001),血液流变学指标红细胞聚集指数(AI)、血浆黏度(ηP)、全血低切黏度(ηbL)、全血高切黏度(ηbH)均明显降低(P<0.001),且试验组上述指标改善效果较对照组显著(P<0.00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环磷酰胺联合小剂量沙利度胺治疗白塞病,可以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减轻机体炎症反应,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receptor interacting serine/threonine protein kinase 1, RIPK1)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发病中的作用及其基因多态性与RA遗传易感性的关联。  方法  采用实时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qRT-PCR)方法检测RA和健康对照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 PBMC)中RIPK1的mRNA水平,分析其在RA发病中的作用。在RIPK1调控区和蛋白修饰功能区中筛选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位点,筛选了rs111393904、rs115041708、rs1158343326、rs116040763、rs116603010、rs116696494、rs1186968649、rs1189800403、rs1193251671、rs1255389565、rs138277932、rs17548629、rs200610530、rs547953577、rs557588787、rs561972571、rs760405932、rs77736895和rs934053809共19个位点,采用iMLDR技术进行基因分型,分析RIPK1基因多态性与RA遗传易感性的关联。  结果  比较88例RA患者和85例健康对照者RIPK1 mRNA表达水平,结果显示RA组低于健康对照组(Z=3.152, P < 0.000 1);进一步比较RA活动组(50例)、RA稳定组(38例)和健康对照组三组间差异,结果显示RA活动组RIPK1 mRNA表达水平低于稳定组(Z=2.987, P=0.008 4)和健康对照组(Z=4.247, P < 0.000 1),RA稳定组与健康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584, P>0.999 0)。对103例RA患者和90例健康对照者的SNP位点进行基因分型,结果显示RA患者上述SNP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与健康对照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  结论  RIPK1对RA病情活动可能有保护作用,但其基因多态性与RA遗传易感性可能无关联。  相似文献   
7.
8.
赵小娟  汪国生 《安徽医学》2022,43(10):1180-1183
目的 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膝足关节骨梗死患者临床特点,以提高对此病的认识,并进行早期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 至2021年6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22例SLE合并膝足关节骨梗死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病程等)、临床表现(肾损害、关节症状、皮疹、血液系统损害、发热、多浆膜腔积液、雷诺现象等)、实验室指标(血常规、血脂、尿蛋白、血沉、C反应蛋白、D-二聚体、自身抗体、补体,淋巴细胞亚群)及骨梗死的影像学特点、用药情况(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及生物制剂、抗凝药)、药物治疗后骨梗死的改善情况,并比较多灶性骨梗死与单灶性骨梗死患者临床资料差异。结果 22例患者中,骨梗死诊断年龄为19~63岁,平均(35.5±13.8)岁;病程0.5个月~18年,平均(6.3±4.9)年。激素用药时间 0.5个月~20 年,平均(7.3±5.4)年;激素最大用量为40~1 000 mg,平均80(40,382)mg。22例患者最常见的系统损害为关节13例(59%),狼疮性肾炎14例(63%);最常见的抗核抗体为抗SSA抗体14例(63%)及抗RNP抗体14例(63%)。多灶性骨梗死与单灶性骨梗死患者相比,患者起病时年龄更早(P<0.05),C反应蛋白水平更高(P<0.05)。结论 SLE合并膝足关节骨梗死易发生在长期使用大剂量激素、有多脏器受累、狼疮疾病指数高的患者中;起病年龄早、体内炎症程度重的患者更易出现多部位的骨梗死。  相似文献   
9.
<正>1临床资料女性患者,56岁,因“反复便血20余年,腹痛腹胀1个月”入院,患者于2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便血,予以止血治疗后好转,之后多次便血,均予以内科保守治疗,并于2017年12月在当地医院查胃镜示糜烂性胃炎,肠镜示大致正常,自诉胶囊小肠镜检查无异常。1个月前出现腹痛腹胀,为阵发性游走性行胀痛,并出现里急后重。  相似文献   
10.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是一种以侵蚀性关节炎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自身免疫病, 约60%的患者可出现肺部受累, 其常见表现类型为间质性肺病, 类风湿肺结节少见。本文报道1例50岁女性反复咳嗽、咳痰7年伴胸部CT显示双肺多发结节伴空洞形成, 辗转多家医院治疗效果不佳, 最终确诊为类风湿肺结节, 经托珠单抗联合激素及来氟米特治疗后病情改善。通过分析该病例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过, 并复习相关文献, 提高临床医生对类风湿肺结节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