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计樱莹  郝建凤  苏敏 《中国康复》2019,34(3):150-154
目的:探讨音乐治疗辅助肺康复训练对COPD患者的心肺功能、生活质量、情绪状况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COPD的患者共3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2组均予以正规内科治疗及康复专科护理,研究组予以音乐治疗辅助常规肺康复训练干预,对照组予以常规肺康复训练干预,2组治疗时间每次45min,每日1次,5次/周,持续12周。比较2组干预前后肺功能、生活质量、情绪状况、睡眠质量。结果:干预12周后,2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与用力肺活量(FVC)的比值(FEV1/FVC)(%)、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无氧阈(AT)、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斜率(VE/VCO_2)、6min步行距离及健康调查简表(SF-36)指数明显高于治疗前(均P0.05),2组改良气短(Borg)指数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的各项评定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2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均P0.05),且研究组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音乐治疗辅助肺康复训练与常规肺康复训练相比,能更好地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提高患者的运动耐力、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心理、情绪及睡眠状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依据膀胱安全容量行间歇性导尿对骶上脊髓损伤患者下尿路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关节镜下4股半腱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关节镜下以半腱肌肌腱重建膝前交叉韧带(ACL),分析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方法关节镜下4股半腱肌肌腱修复膝ACL损伤25例。膝前小切口取半腱肌肌腱对折后成4股,分别建立胫骨隧道及股骨隧道,重建膝ACL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术后早期行功能锻练。结果 25例均获随访,时间12~36个月。术前Lachman征(+),术后Lachman征(-)。Lysholm评分从术前27~71(53±13.22)分提高到术后78~94(87±3.42)分。结论半腱肌肌腱具有良好的抗拉强度和刚度,在关节镜下用4股半腱肌肌腱重建膝ACL是一种疗效可靠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音乐治疗对痉挛型脑瘫儿童语言/言语交流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3~5岁伴发语言/言语交流障碍的痉挛型脑性瘫痪儿童37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8例给予语言/言语训练40min,观察组19例给予语言/言语训练和音乐治疗各20min,每天1次,每周治疗5d。治疗前后采用S-S语言发育迟缓检查法评估患儿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格赛尔发育诊断量表(GDDS)评估患儿的适应性、语言和个人-社交行为发育商;采用《构音语音能力评估词表》评估患儿的语音清晰度;复旦中文版沟通功能分级系统(CFCS)评估患儿的沟通能力。结果:治疗12周后,2组患儿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适应性、语言和个人-社交行为发育商,语音清晰度及CFCS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均P<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音乐治疗结合语言/言语训练较单纯语言/言语训练更有效改善痉挛型脑瘫儿童交流障碍。  相似文献   
5.
激痛点是指按压时出现的局部敏感痛点,可引起远端疼痛,有时还可产生感传性自主神经症状及本体感觉障碍的部位。激痛点与肌筋膜痛综合征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有密切联系,对“激痛点”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临床价值。近年来对于“激痛点”的基础研究越来越深入,研究的思路和途径越来越广阔,研究的报道也越来越丰富,但对“激痛点”发生,发展的自然过程的研究还不十分清楚,现就激痛点形成机制的研究进展综述。  相似文献   
6.
从国内外骨科亚专科护理质量标准的构建与应用现状展开综述, 从骨科亚专科护理质量标准的概述、理论基础、标准构建内容、应用形式与结果、不足与展望等方面进行阐述与说明, 以期为我国骨科亚专科护理质量标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与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为促进骨科亚专科护理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性的建议和思考。  相似文献   
7.
尿失禁是脑卒中的常见后遗症之一,其发生率在37%~58%之间[1-3],短期尿失禁者多,尿失禁常与病变的严重程度及恢复情况密切相关[4].积极治疗脑卒中后尿失禁,对改善尿失禁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我们对脑卒中急性期后尿失禁患者进行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选取2011年8月至2012年5月期间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科住院患者70例,所有患者均在脑卒中后出现尿失禁.2.3.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估依据膀胱安全容量法行间歇性导尿,在预防神经源性膀胱相关泌尿道感染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就诊于某院的脊髓损伤或马尾神经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间歇性导尿,导尿频率依据残余尿量确定。干预组予以间歇性导尿,导尿频率依据膀胱安全容量确定。比较两组患者的泌尿道感染发病率、细菌菌落计数及菌种构成、不良反应、残余尿量、膀胱安全容量及逼尿肌厚度。结果 共纳入120例患者,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研究过程中干预组有1例因不能完成疗程而脱落。干预组泌尿道感染发病率(10.17%)低于对照组(2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95,P=0.012);干预组尿培养细菌菌落数为(4.71±0.13) lg CFU/mL,低于对照组的(4.99±0.25) lg CF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38,P=0.019);两组患者尿培养检出细菌均以G-菌为主。8周后,干预组患者的残余尿量、逼尿肌厚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323、3.412,均P<0.05);干预组患者膀胱安全容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96,P=0.014)。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据膀胱安全容量行间歇性导尿,可以降低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相关泌尿道感染发病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电针联合西医常规疗法与单纯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AIS)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白介素(IL)-17、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AI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脱落2例)和对照组(30例,脱落4例)。对照组予神经保护、改善脑循环等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电针治疗,针刺穴取百会、印堂和患侧曲池、足三里、三阴交等,百会-印堂、曲池-合谷、足三里-三阴交连接电针,采用疏密波,频率2 Hz/15 Hz,每日1次,连续治疗10 d。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ELISA法检测两组血浆IL-17、IL-10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MBI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1),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M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浆IL-17水平较治疗前降低、IL-10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1),观察组患者血浆IL-17水平低于对照组、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联合西医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