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1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4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1蛋白(LGI1)抗体阳性边缘性脑炎的临床和影像特点及诊疗预后。 方法:报道我院1例LGI1抗体阳性相关边缘性脑炎并文献复习。结果:患者女性,60岁,表现为渐进性加重 的记忆力减退、癫痫发作(全身强直阵挛发作,面-臂肌张力障碍发作)、低钠血症和轻度精神行为异常。颅 脑MRI-T2/Flair序列提示双侧颞叶(左侧为甚)内侧、海马异常高信号。脑脊液抗LGI1抗体阳性(++)。经激 素治疗症状有所改善。检索既往报道LGI1抗体阳性边缘性脑炎患者237例,多数呈急性、亚急性起病,最 常见是记忆障碍、癫痫(含面-臂肌张力障碍发作)和低钠血症,头颅MRI(特别是MRI-T2/Flair序列)显示单 侧或者双侧海马区、颞叶异常多见,早期免疫治疗预后良好。结论:LGI1抗体阳性相关边缘性脑炎有其特 有的临床特点,免疫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 考察1,2,3,4,6-O-五没食子酰基葡萄糖(1,2,3,4,6-penta-O-galloyl-β-D-glucose,β-PGG)对MPP+诱导的帕金森病细胞模型中PC1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方法 PC12细胞孵育于高糖DMEM培养基中,在药物处理前1周,将神经生长因子(NGF)加入培养基中,使培养基中NGF的终质量浓度为50 ng/mL。将细胞分为对照组、MPP+组以及50 μmol/L β-PGG预处理7、12、20、30 h组,观察预处理不同时间对MPP+中PC12细胞存活影响。采用台盼蓝染色法检测细胞死亡情况,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免疫印迹法检测Bcl-2、Bax、Fas、FasL、procaspase-3、procaspase-8、procaspase-9蛋白表达情况,并检测caspase-3、caspase-8、caspase-9活力。结果 对照组PC12细胞死亡率最低,MPP+组PC12细胞死亡率最高,从β-PGG预处理12 h起PC12细胞死亡率较MPP+组均明显降低(P< 0.01)。MPP+组PC12细胞活力最低,50 μmol/L β-PGG预处理12 h时PC12细胞活力进一步增高,预处理20 h时细胞活力最高。β-PGG预处理5 h后即可见Bcl-2、procaspase-3、procaspase-8、procaspase-9蛋白含量增加,至15 h时增加达到高峰;与之相反的是,β-PGG预处理5 h后即可见Bax、Fas、FasL蛋白含量减少,至30 h时达最少。50 μmol/L β-PGG预处理PC12细胞15 h后caspase-3、caspase-8、caspase-9的活力分别为MPP+组的36.5%、40.2%、42.2%。结论 β-PGG对MPP+诱导PC12细胞凋亡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是通过增强Bcl-2的表达、抑制Bax、Fas、FasL的表达以及降低caspase-3、caspase-8、caspase-9的活力实现了抑制MPP+引起的PC12细胞凋亡,促进PC12细胞的存活。  相似文献   
3.
陈名峰  周瑞玲  陈兴泳 《内科》2014,(2):145-147
目的观察二十五味珊瑚丸联合西比灵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158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84例)给予二十五味珊瑚丸联合西比灵治疗,对照组(74例)单用西比灵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头痛的改善情况进行疗效评定,并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患者进行评分。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技术测定血浆内皮素含量。结果与单用西比灵治疗的对照组比较,二十五味珊瑚丸和西比灵联合治疗的观察组临床疗效好,总有效率高,可以更有效地减轻头痛的程度,缓解伴随的非头痛症状如焦虑、抑郁,不仅如此,联合治疗的观察组中血浆内皮素水平在治疗后下降更明显。在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二十五味珊瑚丸和西比灵联合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好,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对120例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疏血通组(治疗组):与复方丹参组(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其疗效。结果疏血通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3.3%(P〈0.05);治疗后两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改善也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性,49岁。胰腺炎术后52天,精神异常20天,肢体无力10天人院。52天前因胆源性胰腺炎在当地医院行胆囊切除+胰腺坏死组织切除及胰周引流术,术后即给予抗感染、禁食和静脉补充能量等治疗。20天前患者出现反应迟钝,精神异常,胡言乱语,幻视,被害妄想,10天前出现双下肢无力,不能站立行走,体温38℃左右,每日腹腔引流出约80ml淡黄色液体。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制一种新型神经组织工程生物支架:胶原蛋白-硫酸肝素支架材料,用于神经损伤的修复。方法:将注有胶原蛋白-硫酸肝素悬浊液的硅胶管缓慢浸入-180℃液氮中,冷冻干燥,通过显微物镜、扫描电镜扫描观察所制胶原蛋白-硫酸肝素内部孔隙结构排列规律及走行方向,测量孔的大小。结果:制备的胶原蛋白复合硫酸肝素支架材料具有纵行的、平行排列的微管结构,高度仿生神经的内部空间三维结构。结论:胶原蛋白复合硫酸肝素生物支架材料作为新型神经组织工程材料基体,可用于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  相似文献   
7.
平山病1例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兴泳  唐荣华  唐洲平  雷惠新 《临床荟萃》2007,22(17):1256-1257
患者,男,19岁,主诉右上肢肌肉无力、萎缩2年半。2年半前无明确诱因出现右手无力,握力减退,随后出现手指伸直困难,手部遇冷水刺激感僵硬、发绀、疼痛,右手肌肉萎缩。曾于外院就诊,诊断“运动神经元病?”,服用B族维生素、扩血管药物等治疗,症状无好转,仍缓慢发展至右手前臂肌肉萎缩。否认外伤史、毒物接触史和家族遗传史。查体:神志清楚,言语清晰流利,思维敏捷。颅神经检查无异常,右上肢近端肌力5级,远端肌力4级,夹纸试验( );右手平举轻微震颤,右手骨间肌、大小鱼际肌、蚓状肌明显萎缩变薄。右侧前臂尺侧中下2/3肌肉萎缩明显,呈斜坡状。右侧…  相似文献   
8.
神经组织工程生物支架材料生物相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支架是对细胞外基质结构和功能的仿生,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是神经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核心要素。目前神经组织工程生物支架材料主要分为两大类:天然生物材料和人工合成的可降解材料。本文就几种比较典型的神经组织工程生物材料的生物功能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inVoIving the cavernous sinus,CDAVFs)是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的一种类型,因病情复杂,早期诊断困难,临床误诊率高,治疗上有一定困难.本文报道1例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并复习相关文献.  相似文献   
10.
微创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微创术)创伤小、操作简单、特别适合于老年患者的抢救,能有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后血肿增大,显著降低患者的病死率,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目前已为广大神经科医师所采用。由于该手术尚缺乏完善规范的操作模式,所以在不同医院术后患者生存率,致残率,生活质量有很大差异。我们就近年来微创术发展应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