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将前瞻性可靠度分析法--医疗照护的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ealthcare Failure Mode Effect Analysis,HFMEA)应用于临床上防止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流程的制定,旨在让护理人员充分认识到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Unplanned extubation,UEX)的潜在风险因素、列出有价值的风险评估指标,有针对性地采取行动予以控制、减少甚至消除损害的发生。本文探讨依据该理论生成的防范流程对于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UEX)的控制效果。 方法 回顾自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的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情况,制定UEX防范流程。观察自该流程实施后自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经口插管患者的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和因素分析。 结果 通过分析得出经过流程规整后的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明显下降(P<0.005)。结论 通过HFMEA的方法分析UEX的失效因素,制定完善防拔管流程,指导临床护理人员的认知和控制措施的选择应用有助于减少临床非计划性气管插管拔管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健康照护中的失效模式与效果分析(healthcare failure modes and effects analysis,HFMEA)在经口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防范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RICU和EICU的患者中发生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的情况,并制定防范流程;于2010年1月—2013年12月落实相关防范措施。比较防范措施实施前后,经口插管患者的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情况。结果通过引入RASS镇静评估表、气囊压力监测器,改良的约束方法和工具等措施,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明显下降(P0.005)。结论通过HFMEA的方法分析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的高危因素,采取相应防范对策,指导临床护理人员应用有效的干预措施,可减少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0.05%氯己定口腔护理溶液预防ICU患者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效果.方法 将44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人工气道患者中,观察组64例、对照组76例;非人工气道患者中,观察组140例、对照组166例.对照组采用0.9%氯化钠溶液进行口腔护理,观察组采用0.05%氯己定溶液按口腔护理的操作流程进行口腔擦拭.非人工气道患者每日2次,人工气道患者每日3次,每次擦拭15~20 min.结果 两组MRSA感染发生率、两组人工气道与非人工气道患者口腔护理后MRSA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0.05%氯己定实施口腔护理可明显降低ICU患者MRSA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呼吸道湿化方式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06年9月至2008年9月入住本院重症监护病房建立人工呼吸道并应用呼吸机患者共60例,按照入院先后设立3组,每组20例,分别为人工鼻+即时湿化组(A组),持续点滴组(B组,用输液泵控制滴速)、湿化器组(C组)。每组观察时间为2~4周,观察指标包括体温、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白细胞计数、痰培养结果等等。结果B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最低,为20%,与其他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798,P〈0.01)。结论持续点滴湿化法(用输液泵控制滴速)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中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