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石芝喜  蔡朋  刘明检  王杨 《中国康复》2018,33(3):211-214
目的:探讨下肢步行机器人对脊髓损伤后日常生活能力及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颈胸段脊髓损伤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各2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运动治疗,内容包括肌力训练、牵伸训练、平衡训练、转移、站立训练、步行及步态训练等;观察组增加步行机器人训练。于治疗前和治疗6周、12周后,采用6min步行距离、改良Barthel指数(MBI)和功能独立性评测(FIM)对患者进行评定,并重点关注其中的步行项及上下楼梯项。结果:治疗6及12周后,2组患者MBI、FIM总分及2个量表中的步行项、上下楼梯项分值,6min步行距离测试分值均较治疗前呈逐渐提高(均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常规运动治疗结合步行机器人训练可明显改善C-D级脊髓损伤患者步行能力及ADL分值。  相似文献   
2.
石芝喜  王俊  蔡朋  黄凯荣 《中国康复》2019,34(6):319-321
目的:对41例颈6A~B级脊髓损伤患者通过两种不同的腕手固定重建手部抓握功能后观察其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41例颈6A~B级脊髓损伤患者分为观察组(20例)及对照组(21例);2组患者均重点训练双侧腕背伸肌群及双上肢其它各残存肌群肌力,同时,观察组通过配戴腕手夹板将腕手部固定至功能位;对照组则采用弹力绷带固定腕手部。分别于配戴腕手夹板、弹力绷带固定前和出院前应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和功能独立性测评(FIM)作为指标进行评定。结果:41例患者通过两种不同方式的腕手部固定重建手部抓握功能后ADL能力均有明显提高,特别是进食、洗澡及修饰项,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P0.01),观察组及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也有显著(P0.01)。结论:通过配戴腕手夹板或弹力绷带固定重建手部抓握功能对颈6A~B级脊髓损伤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提高均有一定疗效,同时,腕手支具固定效果优于弹力绷带固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接种黄热病疫苗(YFV)的同时接种甲肝疫苗(该疫苗用流感病毒作佐剂的疫苗即IRIV-HAV)后,受种人的耐受力及可能产生的免疫力.方法 有两个对比组共105名自愿参加受试者.研究抗甲肝病毒抗体反应效果.53个接种1次IRIV-HAV(Epaxal)疫苗及在同1天不同部位接种1次YFV疫苗(stamaril).另56人只接种1次IRIV-HAV作对比组.分别在接种后14天,28天,3个月,12个月,13个月,24个月用标准酶标法测试,测定甲肝抗体效价.黄热病疫苗抗体效价测试时间分别在14天,28天以作对比.观察受种人耐受力,询问有何不良反应,作好记录.结果 甲肝血清阳转率14天后88%,4周后达100%,两组每次测验的效价比(IRIV-HAV:HAV)分别是14天为81:101,28天为275:368,3个月为153:169,12个月为117:226,均是几何平均效价值(GMT)inmlu/ml,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但男性受种人有低效价值出现.该男性不予接种YFV疫苗.接种YFV疫苗后14天血清阳转率达90%,4周后达96%无全身不良反应,仅有局部反应.12个月激发免疫接种IRIV-HAV,GMT呈24倍增加.结论 同时接种IRIV-HAV和YFV疫苗可产生免疫力,安全,受种人易接受,对上述两种抗原均有反应,无交叉干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多排螺旋CT对腹股沟疝患者的影像鉴别与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9年3月,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黄山路院区)收治的86例成年男性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多排螺旋CT图像,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进行价值分析。观察腹股沟疝的发生侧别及类型;分析多排螺旋CT对腹股沟疝的诊断价值,观察腹股沟疝的影像学征象。 结果86例患者共有104个疝囊。多排螺旋CT诊断斜疝的灵敏度为95.35%、特异度为94.12%;直疝的灵敏度为94.12%、特异度为95.35%。斜疝82个(95.34%)疝囊位于腹壁下动脉外侧,且腹股沟管内环扩大;所有疝囊均无股三角填塞,且位于腹股沟韧带前方,无侧新月征。直疝疝囊均位于腹壁下动脉内侧,且腹股沟管内环正常,无股三角填塞,位于腹股沟韧带前方;14个(82.35%)有侧新月征。股疝疝囊位于腹壁下动脉的后下方,腹股沟管内环正常,股三角填塞,位于腹股沟韧带后方,无侧新月征。 结论多排螺旋CT可显示腹股沟区解剖细节,可提高斜疝、直疝患者的诊断准确率。在体格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等基础上进行多排螺旋CT检查,对斜疝和直疝的鉴别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轮椅太极对A~B级脊髓损伤坐位下臀部受压中心(COP)及坐位平衡的影响。方法:将40例A~B级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运动治疗(含平衡训练),试验组则在常规运动治疗(除平衡训练外)基础上配合轮椅太极训练,采用压力测试系统(Pressure Testing System)及功能性前伸试验(Functional Reach Test)评估坐位压力及坐位平衡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功能性前伸得分均显著改善(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坐位下臀部受压中心(COP)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平衡训练及轮椅太极对A~B级脊髓损伤患者的坐位平衡能力均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脊髓损伤后主要功能缺陷是步行功能障碍~([1]),因此,步行功能恢复是脊髓损伤患者康复的重要方面,特别是C-D级脊髓损伤患者,由于这类患者大部分双下肢均残存有部分肌肉力量,但常因肌力不足、肌痉挛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无法步行或步态的异常。在目前的康复治疗中,主要是通过给予肌力训练、牵伸训练、站立训练、平衡训练等一系列治疗后,患者功能条件允许,才进行步行、步态训练。为了寻找更好的训练方法,部分有条件的医院,会运用运动平板训练。但是,由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