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半月板分区的概念及其对半月板缝合手术操作的指导意义。方法根据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的临床实践,针对术中操作的特点和规律进行半月板损伤部位的分区:Ⅰ区,前角区;Ⅱ区,前侧方区;Ⅲ区,后侧方区;Ⅳ区,后角区。按照分区方法,Ⅰ区15例,Ⅱ区106例,Ⅲ区36例,Ⅳ区49例。对患者术前与术后的症状改善情况及膝关节功能评分变化进行评估。结果 206例随访25~76个月,平均38个月,膝关节无症状率92.7%(191/206),有临床症状患者的分布:Ⅲ区10例,Ⅱ区1例,Ⅰ区2例,Ⅳ区2例。术前Lysholm评分(52±11)分,显著低于术后(92±8)分(t=-45.153,P=0.000)。多个独立样本比较的Kruskal-Wallis H检验显示各区疗效存在显著性差异(χ2=30.289,P=0.000);组间两两比较的Mann-Whitney U检验显示各区间疗效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关节镜下半月板各区缝合具有不同的中期临床疗效,关节镜下半月板分区对指导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操作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体外培养的犬成肌细胞在诱导培养液作用下向纤维软骨细胞表型分化的可行性.方法 取成年比格犬大腿后群肌肉,以机械分解法与二步酶消化法相结合,分离获取成肌细胞,取第4代成肌细胞,实验组以2.0×104/cm2细胞密度接种于24孔板,在含有人源性软骨源性形态发生蛋白-2(human cartilage-derived morphogenic protein-2,hCDMP-2)的高糖DMEM完全培养液中诱导分化,对照组以相同细胞密度接种于24孔板,加入不含诱导因子的高糖DMEM完全培养液.诱导21 d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诱导细胞形态学的改变,H-E染色、甲苯胺蓝染色、Ⅱ型胶原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诱导细胞的分泌功能,RT-PCR检测Ⅰ型、Ⅱ型胶原蛋白和Sox9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 诱导后成肌细胞的形态由长梭形向多角形类、圆形转变.甲苯胺蓝染色呈明显异染,Ⅱ型胶原蛋白免疫细胞化学检测阳性,对照组阴性.RT-PCR检测显示经诱导后细胞Ⅰ型、Ⅱ型胶原蛋白和Sox9的mRNA在对应区域均有目的条带出现,而对照组未见明显的目的条带亮带.结论 在hCDMP-2诱导下,犬成肌细胞可定向分化为软骨细胞.  相似文献   
3.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损伤是运动损伤中较常见的疾病,近来前交叉韧带损伤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高发引起了很多学者关注,并且很多报道也提出参加重建手术患者KOA发生与保守治疗差异无显著性[1—2]。引起KOA原因的研究中,很多集中于ACL损伤及重建后膝关节步态的特征性改变,但很少有人报道核心稳定系统特征的改变。本文就ACL损伤与重建术后核心稳定系统特征改变及核心稳定训练在ACL损伤与重建术后的治疗意义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观察前交叉韧带损伤后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变化。 方法:在Pubmed、EMBASE、CINAHL、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CNKI)进行文献检索,然后筛选文献,进行系统评价。 结果:6篇文献入选本研究。这些文献主要使用了体感诱发电位、脑电图和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观察了前交叉韧带损伤和重建术后的脑功能。发现: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P27电位缺失,重建手术并未恢复P27电位。P27电位缺失者功能较好。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大脑额部θ功率区活动增加。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对侧的丘脑、顶后部皮质、初级感觉运动区、基底核—外侧苍白球、次级躯体感觉区、扣带回运动区、运动前区和同侧的小脑和初级感觉运动区的激活消失,但是对侧辅助运动前区、对侧次级躯体感觉区后部和同侧颞下回后部的激活增强。 结论:前交叉韧带损伤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重塑。前交叉韧带损伤后的康复治疗有必要考虑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重塑。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在后交叉韧带重建胫骨隧道定位中应用3D打印导板联合混合现实技术,能准确按术前设计定位骨道制备。方法 通过5例患者术前建模,设计骨道,打印3D导板,术中运用混合现实技术制备骨道情况,术后通过复查的影像资料测量验证制备骨道与术前设计的差异。结果 通过术后对制备骨道的影像测量,观察到通过该技术制备的骨道能够精准还原术前设计,准确性高。结论 通过3D打印导板联合混合现实技术在后交叉韧带重建胫骨隧道定位中初步应用研究,验证了该技术的可行性和准确性,为后期进一步与传统技术的优劣对比研究,优化设计流程,制备简便、易用、准确的3D导板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