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苯并[a]芘(BaP)恶性转化细胞T-16HBE-C1与非转化细胞16HBE全基因组表达谱差异,为进一步阐明BaP致癌机制和筛选BaP致癌生物学标志提供线索。方法选择BaP恶性转化细胞T-16HBE-C1与非转化细胞16HBE作为BaP致癌机制研究模型,利用人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Human mRNA OneArray?HOA v7 Microarrays筛选细胞间差异表达基因。继而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包括利用DAVID数据库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结果人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共发现689个基因在T-16HBE-C1和16HBE细胞中表达差异在2倍以上(P<0.05),其中339个基因在T-16HBE-C1细胞中的表达高于16HBE细胞,350个基因在T-16HBE-C1细胞中的表达低于16HBE细胞。差异表达基因涉及多种生物学改变,主要包括肿瘤信号转导、细胞增殖与凋亡、细胞代谢和细胞黏附等。结论人支气管上皮16HBE细胞经BaP恶性转化后基因表达谱发生明显改变,差异表达基因可能在BaP致癌中发挥作用,并可能作为BaP致癌的潜在生物学标志。  相似文献   
2.
生物杀虫剂印楝素的亚慢性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以印楝中提取的印楝素(AZ)为生物杀虫有效成分杀虫剂的亚慢性毒性,为AZ类杀虫剂的安全使用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AZ(20%原药)含量分别为0,0.04%,0.20%和1.00%的饲料喂饲雄性和雌性Wistar大鼠90 d。观察动物表现,记录动物体重和食物消耗量,进行血常规、血清生化、尿常规和解剖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动物表现、动物体重、食物消耗量、尿常规分析及组织病理学等均未显示与受试物处理相关的改变。染毒结束(90 d)时,雄性高剂量组红细胞(RBC)总数和血红蛋白(Hb)含量降低,雌性高剂量组Hb降低;雄性高、中剂量组血清总蛋白(TP)含量增高,雌性高、中剂量组碱性磷酸酶(ALP)减少,胆固醇(CHO)增高,TP增高,其他生化检测指标未发现有毒理学意义的改变。雄性高、中剂量组肝脏系数和高剂量组肾脏系数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雌性高、中剂量组肝脏系数增高。结论AZ(20%原药)亚慢性毒性相对较低,对造血系统和肝脏、肾脏可能有潜在的影响,对肾脏的影响推测为功能性改变。根据结果推断,0.04%AZ(20%原药)为本研究的最小可见有害作用水平(lowest observedadverse effect level,LOAEL),雌、雄性大鼠分别为每日50.2 mg/kg和45.6 mg/kg。  相似文献   
3.
常兵  刘立华 《吉林医学》2012,33(23):5057-5058
目的:总结椎管内肿瘤常见的误诊原因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11例椎管内肿瘤患者,分析其被误诊的疾病的临床表现、误诊原因和时间以及治疗转归。结果:11例患者初诊均被误诊为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症、风湿性关节炎和腰椎管狭窄等。经MRI检查后诊断为椎管内肿瘤,术后病理证实10例神经鞘瘤,1例脊膜瘤。术后患者症状恢复满意。结论:对腰腿痛患者应该仔细询问病史、严格查体、对于可疑的患者直接进行MRI检查,以做到椎管内肿瘤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4.
对羟基苯甲酸酯类物质的雌激素活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葛均辉  常兵 《卫生研究》2006,35(5):650-652
对羟基苯甲酸酯类物质广泛用做食品、药品、化妆品防腐剂,近年国外的研究表明,对羟基苯甲酸酯类物质引起雌性大、小鼠子宫重量增加,影响雄性动物睾丸晚期精子发生,降低仔鼠活产比例与体重,使雄性仔鼠附睾精子数、精子活动度降低。对羟基苯甲酸酯类物质能抑制[3H]17β-雌二醇([3H]E2)与雌激素受体(ER)的结合,并引起两种雌激素依赖细胞株MCF-7和ZR-75-1的增殖,增加MCF-7细胞转染(ERE-CAT受体基因)和内源性(pS2)基因的表达,显示该类物质有弱雌激素活性。  相似文献   
5.
将生后15天和20天大鼠的睾丸,去被膜后以胶原酶反复消化,使Sertoli细胞和生精细胞分离。以HamF-12无血清培养基培养子(35℃)5%CO_2温箱。经过19天的连续培养及光镜和电镜样品观察,发现分离的曲细精管上皮细胞经过贴壁生长期(培养后1~6天),形成单层培养细胞。再经索状生长期(培养后6~14天),由单层细胞变成致密的细胞索,并释放出有头尾结构的蝌蚪形精子样细胞。最后经管状生长期(培养第14天以后),细胞索发育成细胞团和类似曲细精管样的结构。光镜和电镜下见其中有管周细胞、Sertoli细胞和各级生精细胞。本文对分离的曲细精管上皮细胞在体外重组成小管样结构和体外精子发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对青春期雄性大鼠生殖毒性和作用机制。方法用DBP剂量分别为1 000、500、250 mg/(kg.d)灌胃染毒雄性Wistar大鼠(28日龄)8周,并停止染毒后恢复8周。观察临床症状,记录动物体重,进行血Zn和激素测定、生殖能力检查和解剖及组织病理学等指标。结果1 000 mg/(kg.d)剂量组动物体重5周后出现显著下降(对照组的70%)、持续到停止染毒恢复期的第5周。1 000 mg/(kg.d)和500 mg/(kg.d)剂量组染毒8周时动物血清睾酮水平降低(对照组的80%~90%),停止染毒后第4周起恢复正常;1 000 mg/(kg.d)和500 mg/(kg.d)剂量组染毒8周时动物血清E2水平升高(对照组的170%~200%);1 000 mg/(kg.d)和500 mg/(kg.d)剂量组染毒8周时动物血清FSH水平升高(对照组的120%~150%);1 000 mg/(kg.d)和500 mg/(kg.d)剂量组染毒8周后精子计数减少(对照组的12%~66%),1 000 mg/(kg.d)剂量组染毒8周后交配成功率0(0/8),500 mg/(kg.d)剂量组染毒8周后交配成功率88%(7/8);1 000 mg/(kg.d)剂量组睾丸系数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小,停止染毒后未见恢复;组织病理学发现1 000 mg/(kg.d)剂量组生精上皮严重损伤,生精细胞脱落,曲细精管的损伤度为97.8%,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DBP对雄性青春期大鼠具有明显的生殖毒性,具有干扰生殖内分泌激素水平的作用,使睾酮水平降低,雌激素和FSH水平升高,同时引起睾丸萎缩、生精上皮变性、生殖细胞脱落等损伤。本实验中DBP对Wistar大鼠的最低可观察毒性作用剂量水平(lowest observed adverse effect level,LOAEL)为250 mg/(kg.d)。  相似文献   
7.
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对雄性生殖系统的毒性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珥梅  常兵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3):401-403,408
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di-2-ethylhexyl phthalate, DEHP),即邻苯二甲酸二辛酯(CAS号:117-81-7),属于邻苯二甲酸酯类(phthalate esters, PAEs)化合物,作为增塑剂应用于食品包装材料、容器、医疗用品及人造革等方面,还可作为原料用于香味剂、化妆品和冷凝器领域,其中用量最大、对人体影响最重要的是作为增塑剂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i-n-butyl phthalate,DBP)对青春期雄性大鼠的系统毒性。方法用DBP灌胃染毒雄性Wistar大鼠8周,剂量分别为250、5001、000 mg/(kg.d)。观察临床症状,动物体重增长,血常规,血清生化,血Zn,解剖及组织病理学等指标。通过剂量-效应关系的分析,求出基准反应(benchmark response,BMR)为10%的基准剂量(benchmark dose,BMD)及95%可信限的下限值(benchmark dose lower bound,BMDL)。结果研究发现具有剂量相关的效应终点有体重、血清尿素氮含量,血清Zn含量,睾丸系数,肾脏系数和肝脏系数,其BMDL分别为408.2,57.7,99.0,263.3,103.1,24.3 mg/(kg.d)。结论DBP对雄性青春期大鼠具有一般毒性。DBP对雄性青春期大鼠一般毒性的最低可观察毒性作用剂量水平(lowest observed adverse effect level,LOAEL)为250 mg/(kg.d),BMD和BMDL分别为42.4和24.3 mg/(kg.d)(根据肝脏系数),同时肝脏系数为最敏感效应指标。研究结果显示,BMDL评价方法较LOAEL方法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9.
常兵  葛均辉  梁玉香 《卫生研究》2007,36(3):259-262
目的评价对羟基苯甲酸丙酯(PP)、对羟基苯甲酸丁酯(BP)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PB)的单独和联合处理的雌激素活性效应。方法应用未成熟雌性Wistar大鼠连续3天皮下染毒的子宫增殖试验。通过重量及系数,判定PP、BP和DPB的单独处理和两两联合处理后的雌激素活性效应。结果实验中PP和BP雌激素活性最小可观察作用剂量(LOEL)分别为400mg/kg和200mg/kg,DPB在400~100mg/kg范围内没有发现雌激素活性。PP+BP等效应剂量配比联合处理中1LOEL和1/2LOEL具有子宫增殖作用,1/4LONEL未发现子宫增殖作用。PP和BP分别与子宫增殖试验中未见雌激素效应的DBP进行联合处理,在100mg/kgPP(1/4LOEL)+400mg/kgDBP,200mg/kgPP(1/2LOEL)+400mg/kgDBP和100mg/kgBP(1/2LOEL)+400mg/kgDBP联合处理下的子宫增殖试验出现雌激素活性。结论DBP具有增加PP和BP雌激素活性的效应,并且DBP对PP的雌激素活性的增强作用大于对BP的雌激素活性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13例,男8例,女5例。年龄80~93岁,平均83岁。骨折按Evans分型,Ⅱ型2例,Ⅲ型6例,Ⅳ型5例。结果13例手术时间50~80分钟,平均65分钟。均有输血,200~400ml。术后7~14天下床,住院时间15~25天,平均19天。其中1例患者术后2周并发下肢静脉栓塞经积极治疗痊愈,1例精神障碍。所有病人经随访3月~4年均能自行行走,无人工关节脱位、松动,无假体沉降。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满意,可早下床活动,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