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6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观察饮食指导对脑卒中吞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9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均分为传统康复训练组(传统吞咽康复训练)和饮食指导组(在传统康复训练组基础上给予饮食指导),30d一疗程,于治疗前后进行吞咽困难评定(洼田饮水试验),并采用藤岛一郎吞咽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估。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吞咽功能评分均明显提高,且饮食指导组明显高于传统康复训练组[(8.72±1.33)分比(6.14±1.78)分,P均=0.001]。饮食指导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传统康复训练组(88.9%比68.9%,P=0.020)。结论:饮食指导配合吞咽康复训练改善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疗效显著优于单纯吞咽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分析轻中度帕金森病患者狭窄通道行走时的三维步态参数特征。 方法:选取36例H-Y分期1—3期的轻中度帕金森病患者,36例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分别测量在正常通道和狭窄通道通行时的三维步态参数。对两种路径通行时患者和健康受试者的时空参数、运动学参数及力学参数进行分析。 结果:轻中度帕金森病患者在正常通道和狭窄通道两种不同路径下通行时,运动学参数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时空参数中步长、步速、摆动相、单支撑相无显著差异(P>0.05),而与正常通道相比,患者在通过狭窄通道时的步频变快(P<0.05),双支撑相延长(P<0.05),跨步时间变短(P<0.05)。力学参数表现为狭窄通道行走时的地面反作用力矢状轴第二峰值较正常行走增大(P<0.05),其它方向地面反作用力无显著差异。而健康人群各个参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轻中度帕金森病患者在狭窄通道行走时步态时空学和动力学参数发生改变,步行稳定性及应对复杂环境的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体外膈肌起搏器治疗对COPD稳定期患者平衡及步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7月来我院就诊的稳定期Ⅱ级(中度)COPD患者60例,依据分层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体外膈肌起搏器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膈肌功能情况、肺功能、平衡能力及步态相关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最大吸气压(MIP)、膈肌厚度、第一秒用力呼出量(FEV1%),第一秒用力呼出量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每分钟最大通气量占预计值比例(MVV)、残气量/肺总量比值(RV/TLC)、单腿站立测试(OLS)、起立—步行测试(TUG)、5次坐立试验(FTSST)、步速、跨步长、左侧步长、右侧步长、双腿支撑时间及步态周期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MIP、膈肌移动度差值、FEV1%、OLS、ABC量表得分、步速、跨步长、左侧步长及右侧步长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TUG、FTSST、双腿支撑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体外膈肌起搏器治疗可显著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肺功能及膈肌运动能力,进而提高患者的步态维持及平衡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分析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病程中胸部影像动态改变特征。方法收集北京胸科医院2003年3月27日-5月27日确诊的资料较完整的SARS患者病例86例。回顾性分析这些影像资料,观察其在病程不同时期的影像动态改变特征。结果86例临床确诊病例胸部X线出现异常的时间多在发病的4—7天(73.3%),初期最常见的胸部X线异常表现为斑片状模糊影,单侧53例(61.6%),双侧33例(38.4%)。病程极期的时间多在8-14天(74.4%),病变的主要特点是进展速度较快的单发或多发大片状模糊影(81.4%),部分患者病变呈游走性改变。病变大多分布于中、下肺野为73例(84.9%)。多数病变吸收的时间为15—21天(48.8%)。CT对病变的观察更为敏感。结论SARS患者胸部X线表现在疾病的不同阶段有一定的特点,影像的动态改变对指导治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对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性脑卒中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按照TOAST分型标准,纳入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性脑卒中患者114例为病例组,同时随机抽取门诊体检人群中无心、脑及周围动脉粥样硬化病史者130例为对照组;记录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及影响hsCRP的潜在危险因素;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hsCRP水平,比较两组间基线hsCRP水平,并将hsCRP水平进行分层(<3mg/mL,3~10mg/mL,>10mg/mL),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hsCRP水平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性脑卒中的风险。结果:病例组血清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01),校正相关危险因素后,血清hsCRP水平仍高于对照组(P=0.021);以hsCRP水平以<3mg/mL为基准,未校正任何危险因素,不同水平的hsCRP预测发生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性脑卒中的OR值依次为1.000、2.429、5.634(P<0.05),校正相关危险因素后,OR值依次为1.000、2.005、4.277(P<0.05)。结论:hsCRP水平越高,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性脑卒中发生风险越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SARS治疗诱发结核病的情况并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SARS治疗后并发结核病的5例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情况。结果:5例患者的淋巴细胞特别是T淋巴细胞、T4细胞和T8细胞均低于正常值,细胞免疫功能受损:5例患者均使用了较大剂量的糖皮质激素。结论:SARS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严重受损,治疗过程中使用大剂量激素容易诱发结核病。SARS治疗诱发的结核病具有类固醇结核的特点,对既往有结核病史的SARS患者应严格掌握激素使用原则。  相似文献   
7.
为减少大叶性浸润型肺结核的误诊,对我院1995~1999年收治的被外院误诊病人40例做临床分析。一般情况 男性28例,女性12例,年龄18~62岁(平均32岁)。确诊前在外院误诊为肺炎或大叶性肺炎23例、支原体肺炎5例、军团菌肺炎6例、肺不张待查3例、金葡菌肺炎2例、细支气管肺泡癌1例。主要临床表现:全部病例均有发热,其中31例为高热(39~40℃),咳嗽38例,咳痰40例(白痰、粘液痰28例、脓痰8例、血痰4例),11例伴胸痛,21例有乏力、盗汗。40例在相应病变位置均闻及小水泡音或细湿罗音,结素试验呈强阳性反应16例、阳性18例、阴性6例。胸片或肺CT表现:4…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在抽液前后的血气变化情况?方法对40例单侧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抽液前后不同时间的血气和P(A-a)O2进行检测?结果抽液前PaO2及PaCO2均降低,而P(A a)O2增大;术后PaO2升高,P(A-a)O2逐渐变小,PaCO2无明显变化?结论结核性胸腔积液可导致低氧血症及慢性呼吸性碱中毒,抽液能改变低氧血症。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性,76岁,因胸痛2周,痰中带血1周入院。既往有支气管哮喘病史20余年。查体:体温:36.8℃,脉搏:70次/分,呼吸:21次/分,血压:16.0/10.0kpa。一般状况好,全身皮肤粘膜无破溃,无出血点;各组浅表淋巴结无肿大;桶状胸,胸廓对称,双肺呼吸音稍弱,左中下肺野可闻及少许细湿罗音;心腹及脊柱、四肢未见异常;血常规检查正常;血沉为52mm/1h;PPD试验(阴性);X线胸片:左肺中野见5cm×6cm大小密度较均匀边缘模糊的阴影,左肺门淋巴结肿大。入院诊断:肺部肿块阴影性质待查。入院后查痰结核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运动锻炼为核心的家庭心脏康复项目对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 CHF)患者心脏康复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间在北京康复医院临床诊断为CHF患者48 例,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12例):进行除运动锻炼治疗之外的常规心脏康复指导;医院功率车组(12例);家庭功率车组(12例):患者分别在医院和家庭内进行功率车锻炼;家庭普通运动组(12例):家庭内运动,运动方式可采用游泳、慢跑、快走、骑自行车等方式。三组运动组患者采用12周运动锻炼为核心的整体管理。治疗前、后分别评估患者运动心肺功能、心脏超声、6 min步行距离(6 minute walking distance, 6MWD)、Minnesota心力衰竭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 QoL)评分等。结果 12周康复治疗后,医院功率车组、家庭功率车组和家庭普通运动组患者峰值摄氧量[(19.5±4.4)ml·min-1·kg-1、(18.5±3.1)ml·min-1·kg-1、(17.0±1.9)ml·min-1·kg-1比(13.2±2.0)ml·min-1·kg-1,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44.6±3.9)%、(44.3±8.7)%、(43.6±5.0)%比(37.8±5.7)%,P<0.05]和6MWD[(502.6±95.8)m、(482.1±54.5)m、(448.4±51.6)m比(383.5±77.1)m,P<0.05]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同时QoL评分[14.8±7.9、12.9±6.8、19.1±8.7比43.2±10.8,P<0.05]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组间比较显示,家庭普通运动组患者峰值摄氧量较医院功率车组降低(P<0.05)。治疗前后比较显示,12周康复管理后,医院、家庭功率车组和家庭普通运动组患者峰值摄氧量、左心室射血分数和6MWD均比治疗前升高(P<0.05),QoL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结论 家庭运动康复为核心的整体管理,包括功率车和普通运动,可显著改善CHF患者心肺功能、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家庭康复作为心脏康复一种有效的治疗模式,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