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5 毫秒
1.
目的:了解扬州市发生新冠肺炎期间,普通病房护士投身到疫情重症监护病房(ICU)时的心理健康状况,以便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为后续疫情防控护理工作提供参考价值。方法:应用质性研究方法,在扬州市新冠肺炎定点医院重症监护病房选取了14名普通病房护士进行半结构访谈,以Colaizzi 7步法整理分析访谈内容,了解其心理感受。结果:一线普通病房护士的心理感受可以归纳为3个主题:使命与责任感、工作负荷重和压力大、心理状态波动。结论:管理者应关注一线支援的普通病房护士的心理状况和需求,在对其工作肯定的基础上,加强相关培训,减轻工作压力,保障身心健康,使他们能更好地应对新冠肺炎救援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医联体模式下的医护联合病房在脑卒中后失能老人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便利抽样法选出苏北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出院的脑卒中后失能老人160例,将所选取的失能老人分为对照组80例和观察组80例,对照组对失能老人采取常规出院延续性护理,观察组在医联体模式下建立的医护联合病房对失能老人采取延续性护理,观察比较两组老人并发症和意外事件发生率、慢性病规范管理率、社区医院首诊意愿、三级医院再住院率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和意外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社区医院慢性病规范管理率和社区医院首诊意愿高于对照组(P<0.05);三级医院再住院率低于对照组(P<0.05);日常生活能力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医联体模式下的管理有助于提高失能老人的生活质量,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将医疗资源合理配置,促进社会养老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Gugging吞咽功能评估量表(GUSS)评分对卒中患者发生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收治的卒中患者192例,以是否发生SAP将其分为SAP组(n=32)和非SAP组(n=160)。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GUSS评分、洼田饮水试验分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卒中患者发生SAP的影响因素。绘制决策曲线以探讨GUSS评分对卒中患者发生SAP的预测价值。结果 SAP组年龄大于非SAP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洼田饮水试验分级≥3级者占比高于非SAP组,GUSS评分低于非SAP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增长、NIHSS评分升高、洼田饮水试验分级≥3级是卒中患者发生SAP的危险因素,GUSS评分升高是卒中患者发生SAP的保护因素(P<0.05)。决策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当高风险阈值为0~0.38时,GUSS评分预测卒中患者发生SAP的净获益率>0,当高风险阈值为0.16~0.34时,GUSS评分预测卒中患者发生SAP的净获益...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基于互动达标理论的出院准备服务在首发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2021年9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首发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2022年3—8月收治的首发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40例作为干预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吞咽障碍管理方案,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基于互动达标理论的出院准备服务管理方案。收集患者一般资料,比较两组出院时出院准备度量表(RHDS)各维度得分及其总分,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吞咽功能恢复效果,住院期间、出院后1个月内吞咽障碍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出院后3个月内非计划再入院率。结果 研究结束时,对照组失访3例,干预组失访1例、中途拒绝干预1例,最终对照组纳入37例、干预组纳入38例患者。出院时,干预组个人状态、适应能力、预期性支持维度得分及RHDS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干预组吞咽功能恢复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住院期间,两组吞咽障碍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1个月内,干预组吞咽障碍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新冠肺炎疫情下分级梯队管理在护理人力资源调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0年1月20日至3月24日,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在护理人力资源调配中采用分级梯队管理模式,即成立护理人力资源调配领导小组、组建五级梯队人力资源应急库、借助临床决策系统(BI)中开发的实时护患比掌握人力状况、依据影响因素启动不同梯队人力资源应急库、优化重组院内和院区间人力资源调配流程等。结果:疫情期间患者零交叉感染、零漏诊,医护人员和工勤人员零感染。结论:分级梯队管理模式在护理人力资源调配中能做到人岗匹配,有效保证防疫救治质量和临床护理工作质量,提高护理管理的效能,对快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延续性的护养模式在脑卒中后失能老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出院的脑卒中后失能老人80例为研究对象,按出院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护理及居家照料,实验组在常规的出院护理基础上运用居家照料和专业性的医院护理照护相结合模式;观察比较两组遵医依从性,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跌倒、坠床、误吸、压疮等意外事件发生率,再住院率,焦虑等精神症状。结果:实验组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跌倒、坠床、误吸、压疮等意外事件发生率,患者再住院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遵医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延续性的护养模式应用于脑卒中后失能老人中,能提高患者遵医依从性,减少护理并发症和意外事件的发生,降低患者的再住院率,减轻焦虑等精神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通过评估患者失能等级,为即将广泛开展的失能老人医疗保障制度提供参考价值,促进社会养老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半紧密型医联体背景下联动式护理管理模式对基层医院压力性损伤患者的影响。 方法 2017年采取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对基层医院压力性损伤患者进行管理, 2018年采取联动式护理管理模式对基层医院患者压力性损伤防治进行管理。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2017年12月在10所基层医院住院的452名患者为对照组,抽取2018年12月在10所基层医院住院的523名患者为观察组。2017年12月和2018年12月,分别进行压力性损伤相关知识问卷给30名护士作答,并调查住院患者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率、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正确率、压力性损伤护理措施落实率。结果 医联体成员单位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率,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正确率,压力性损伤高危患者护理措施落实率,护理人员对压力性损伤知识知晓率均提升(P<0.01)。结论 半紧密型医联体背景下联动式护理管理模式提升了基层医院患者压力性损伤的护理质量,增强了护理人员评估、预防及处理压力性损伤的能力,提升了基层医院压力性损伤的护理质量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半紧密型医联体模式下联动式压力性损伤护理管理的实施效果。方法 2017年1—12月,医联体主体单位驻点护士采取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对10所基层医院压力性损伤护理质量进行管理;2018年1—12月,医联体主体单位采取联动式护理管理模式对10所基层医院压力性损伤护理质量进行管理。分别比较采用联动式压力性损伤护理管理模式前后基层医院压力性损伤评估、措施落实及护士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实施联动式压力性损伤护理管理模式后,基层医院的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率、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正确率、压力性损伤高危患者护理措施落实率、护理人员对压力性损伤知识知晓率均得以提升(P0.05)。结论联动式压力性损伤护理管理模式增强了基层医院护理人员评估、预防及处理压力性损伤的能力,提升了基层医院压力性损伤相关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SBAR标准化的沟通模式在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床头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2月该院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24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2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的床头交接班模式,实验组运用SBAR标准化的沟通模式进行危重症患者的护理床头交接班。观察比较实施前后护士对病情的掌握、年轻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患者的满意度及由沟通不良导致的交接问题发生率。结果运用SBAR沟通模式后护士对患者病情的掌握和患者的满意度均显著提高,年轻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也显著改善;由于沟通不良导致的交接问题发生率降低。结论SBAR沟通模式在临床上得到了护士与患者双方的认可,促进了护患关系的和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全程信息化安全管理模式在预防神经内科患者跌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预防神经内科患者跌倒中建立全程信息化安全管理模式,主要包括跌倒风险评估筛选跌倒高危患者、电脑护理系统进行动态评估、信息化手段强化健康教育、问卷星实时进行追踪与反馈、信息化平台构建跌倒事件上报与追踪等,比较运用全程信息化管理模式前后的跌倒发生情况、跌倒预防措施知晓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全程信息化管理模式实施后,神经内科患者的跌倒发生率低于实施前(P<0.05),患者对跌倒的预防措施知晓率高于实施前(P<0.01),患者满意度高于实施前(P<0.01)。结论:运用全程信息化安全管理模式后,提高了患者对预防跌倒的措施熟练掌握程度,降低了跌倒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同时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