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4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压应力对体外培养人软骨终板细胞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1、3、13(MMP-1、MMP-3、MMP-13)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的影响。方法将6个月意外流产胎儿软骨终板,进行软骨终板细胞的分离、培养。将第2代软骨细胞按实验要求种板培养,分别施加周期性压应力(压力大小0.8 MPa,频率为0.1Hz),分别连续加载2 h、6 h和12 h。根据压应力作用时间分为2 h组、6 h组和12 h组,以空白组为对照,测定各组细胞上清液中MMP-1、MMP-3、MMP-13和TIMP-1的表达。结果贴壁后的软骨终板细胞成短梭形、三角形以及多边形,呈典型的"铺路石"状。随着细胞加压时间延长,长梭形细胞数目明显增加,去分化现象明显,老化速度加快,坏死细胞明显增多。施加压应力第3天,6 h组和12 h组MMP-1、MMP-3、MMP-13表达明显增高,TIMP-1明显下降,且加压时间越长,改变越明显。24 h组分别与各组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长期压应力可使MMP-1、MMP-3、MMP-13表达增高,TIMP-1表达降低,并抑制细胞增殖,同时MMP-1、MMP-3、MMP-13表达水平与压应力作用时间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后路不同固定方式的尸体标本和三维有限元模型,比较不同固定方式的生物力学特点,优化手术方式选择。[方法]6具20~40岁青壮年胸腰椎(T11~L3)标本,压缩法制作L1椎体爆裂性骨折模型。平均分成3组,分别行后路长节段固定、常规短节段固定和伤椎短节段固定的手术固定方式,三维运动试验机检测标本在10 N·m力矩下前屈、后伸、侧屈和旋转4个方位的运动范围(ROM),材料机评估标本在500 N压力下的轴向压缩刚度。另取1具尸体为正常胸腰椎模型,借助CT扫描和有限元软件,模拟L1节段爆裂性骨折生成三种不同手术固定方式的有限元模型,施加相应载荷,分析各模型的应力分布,比较并进一步验证力学分析结果。[结果]生物力学证明,后路长节段固定、短节段固定和伤椎短节段固定后的胸腰段爆裂性骨折模型的ROM值和轴向压缩刚度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维有限元应力分布显示,常规短节段和经伤椎短节段固定在T12平面的应力显著小于后路长节段固定方式。[结论]三种手术固定方式均能达到T11~L3节段的稳定,但后路常规短节段固定和经伤椎短节段固定更易于对伤椎的保护,经伤椎短节段固定具有更高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C型Pilon骨折的疗效。方法将86例Pilon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予以传统的解剖钢板内固定,观察组予以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下床负重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疼痛VAS评分、Olerud-Molander评分、背伸角度和跖屈角度的变化,评价两组的疗效。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6~38个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下床负重时间、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观察组均少于对照组(P0.01)。两组术后VA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P0.01),Olerud-Molander评分、背伸角度和跖屈角度均较术前升高(P0.01);而观察组术后4项指标的降低或升高水平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1)。观察组的优良率为95.35%,优于对照组的76.74%(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98%,低于对照组的27.91%(P0.05)。结论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C型Pilon骨折手术创伤小,能促进骨折愈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对制备的纳米羟基磷灰石/羧甲基壳聚糖-海藻酸钠复合骨水泥的生物相容性及体内降解情况进行研究,为临床提供实验依据。参照GB/T16886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标准和要求,对纳米羟基磷灰石/羧甲基壳聚糖-海藻酸钠复合骨水泥进行急性细胞毒性试验、溶血试验、热源试验、急性全身毒性试验及体内植入试验等系列体内外生物学试验研究,以进行有效的生物相容性和安全性评价。纳米羟基磷灰石/羧甲基壳聚糖-海藻酸钠复合骨水泥的溶血率小于国家规定的5%,在体外不引起溶血反应;浸提液注入动物体内后无死亡,活动进食正常;无细胞毒性反应;热原试验动物体温升高均在0.7℃以下,3只兔体温升高值的总数〈1.5℃,无致热作用;材料植入体内初期有轻度炎症反应,随植入时间延长逐渐减轻,材料也逐渐降解吸收。纳米羟基磷灰石/羧甲基壳聚糖-海藻酸钠复合骨水泥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降解性能,具有临床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新兵应力骨折X线动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应力骨折不同时期X线特征,提高临床型应力骨折诊断的灵敏性和准确性。方法:拍摄早、中、晚期患正侧位或切线位X线片,动态分析比较。结果:早期X线对应力骨折灵敏度为28.9%,准确性100%;中期灵敏度为92%,准确性为100%;晚期灵敏度和准确性均为100%。结论:临床医师掌握了应力骨折X线特征,X线仍是部队医疗单位现有条件下,诊断应力骨折重要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6.
21岁女性,主因"乙肝表面抗原阳性15年余,牙龈出血1周余"入院。2年前确诊为e抗原(HBe 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予干扰素联合核苷(酸)类似物拉米夫定(LAM)长期抗病毒治疗。治疗过程中定期监测,无明显不良反应。治疗第20个月获HBe Ag血清学转换,表面抗原(HBs Ag)滴度进行性下降。1周前血小板骤然下降至8×109/L。血小板严重下降的原因考虑为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AITP),依据为:1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相对LAM容易引起血象改变;2抗血小板抗体阳性、抗核抗体滴度急剧上升,抗SSA抗体(+),而以往为阴性;3骨髓穿刺结果考虑AITP可能性大;4其他(如肿瘤、非甾体类药物等)病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可被排除;5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可除外;6应用糖皮质激素和丙种球蛋白效果好。提示在干扰素治疗的全程中均应密切注意血常规的变化。出现血小板严重减少者,应先甄别病因,对症处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分析与国人脊柱后纵韧带骨化(ossification of the posterior longi tudinal ligament,OPLL)相关的临床因素及其相关性。方法临床收治以及回访收集95例OPLL患者,以骨化类型为参考指标,进行骨化类型与患者年龄、骨化椎节数、椎管占位率、伴胸椎OPLL、伴C3OPLL等相关的定性、定量指标分析,再通过统计分析的方法探讨分析其与OPLL骨化的相关性。结果混合型OPLL在伴C3 OPLL、伴胸椎OPLL以及骨化椎节数显著高于其他类型OPLL;而连续性OPLL的骨化物厚度及椎管占位率显著高于其他类型OPLL;患者年龄与骨化类型、骨化程度无明显的相关性。结论脊柱OPLL化可通过一些相关的临床因素进行评估,如是否伴有C3OPLL、骨化类型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有助于诊治方案的决策及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8.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术后骨化进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颈椎后纵韧带骨化(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症术后骨化进展情况.方法 对2001年1月至2007年12月手术治疗的95例颈椎OPLL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男72例,女23例;年龄40~73岁,平均56.3岁;随访时间1~6年,平均3.1年.颈椎前路手术36例,颈椎后路全椎板减压固定手术57例,前后路联合手术2例.根据术前、术后随访时的X线、CT及MR影像学资料对骨化进展情况进行测量,并通过统计分析性别、年龄、涉及C3OPLL、伴胸椎OPLL、骨化类型、随访时间、手术方式、日本矫形外科学会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评分)及改善率与骨化术后进展的关系.结果 95例颈椎OPLL术后随访患者中,术后骨化进展39例,男28例,女11例;手术时年龄41~71岁,平均55.9岁;年龄≤49岁12例,50~59岁12例,60~69岁12例,年龄≥70岁3例.颈椎OPLL后路手术后骨化进展有35例,而前路手术后骨化进展仅4例.以骨化物长度和(或)厚度进展≥2mm为标准,单纯骨化长度进展4例;骨化长度、厚度均进展33例;单纯骨化厚度进展2例.骨化长度进展2~20 mm,平均(7.74±4.71)mm;骨化厚度进展2~6 mm,平均(2.67±1.51)mm.在术后1~3年内骨化进展速度呈下降趋势,4~6年骨化则有部分加速趋势.JOA评分及其改善率在术后3年内达到最佳值.统计结果 显示颈椎OPLL术后骨化进展与患者年龄、手术方式以及涉及C3OPLL明显相关.结论 颈椎OPLL术后骨化进展有相当的发生率,涉及C3OPLL、行颈椎后路全椎板切除手术、年轻的颈椎OPLL患者其骨化进展率相对较高.在中短期(1~6年)随访时间内,JOA评分及其改善率受骨化进展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颈前路椎体切除植骨融合术后钛网沉陷的风险因素以及钛网沉陷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2003年5月~2007年8月采用颈前路椎体切除植骨融合术治疗颈椎疾病患者300例。分析患者的年龄、性别、切除节段、固定钢板的类型以及是否使用垫片这5个因素是否为钛网沉陷的风险因素,研究钛网沉陷对颈椎曲度及其他临床疗效的影响。结果随访1年,239例(79.7%)患者发生钛网沉陷,其中182例(60.7%)发生轻度沉陷(1~3mm),57例(19.0%)发生严重沉陷(〉3mm)。双节段切除较单节段切除更易发生严重钛网沉陷。发生严重钛网沉陷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率明显低于未发生钛网沉陷的患者。同时,钛网严重沉陷增加了患者颈肩部疼痛、神经症状复发以及内固定失败的发生率。结论钛网沉陷在颈前路椎体切除钛网植骨融合术后发生较为普遍。多节段切除是发生严重钛网沉陷的危险因素,严重钛网沉陷可导致手术疗效下降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癌症疼痛的药物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病人中疼痛是常见的症状之一。我国的调查资料表明,在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的各期癌症病人中,伴有不同程度疼痛者约占51.1%;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显示约30%-50%的癌症病人伴有疼痛。特别是晚期肿瘤常表现为难以控制的疼痛。肿瘤的疼痛与一般疼痛有很大区别,首先多数病人从医生或亲友的语言中猜到自己所患的疾病,在这种心理压力下,一些轻微的不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