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P)与细胞因子的相关性。方法选择61例入住泰安市中心医院儿科的 MPP 患儿作为实验组,其中重症27例,轻症34例。另选取同期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正常体检儿童37名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两组小儿血清 IL-15、IL-17进行检测。比较重症组、轻症组及对照组血清 IL-15、IL-17水平,重症组与轻症组急性期及恢复期患儿血清 IL-15、IL-17水平。结果①重症组血清 IL-17与 IL-15水平均高于轻症组及对照组(P <0.05),且轻症组血清上述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0.05);②重症组急性期患者血清 IL-17及 IL-15水平均高于恢复期与对照组(P <0.05);③MPP 重症组急性期及恢复期 IL-17及 IL-15水平均高于轻症组(P <0.05)。结论 MPP 患儿发病严重程度随着 IL-15及 IL-17水平的上升而增大,二者可作为评判 MPP 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分析儿童大叶肺炎的病原学特点、临床特征、治疗效果及预后指导临床工作。方法 对2017年1月~12月入住泰安市中心医院儿内科的147例大叶肺炎患儿病原学特点、临床特征及诊疗过程进行分析。结果 ①男性102例,女性45例,年龄4个月~13岁,平均年龄(3.47±4.17)岁,约占同期肺炎患儿的7.41%;全部病例均有咳嗽,伴发热占91.83%;②存在合并症共有27例,占18.37%,其中胸腔积液19例,胸膜炎24例,气胸1例;③CRP、白细胞计数升高各占33.33%、23.81%;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占78.91%,血白细胞内EB病毒-DNA阳性占55.10%;④治疗后发热平均持续时间(4.60±1.57)d,复查胸部CT 123例完全吸收(83.67%),平均住院(9.40±2.17)d。结论 儿童大叶肺炎以学龄前及学龄期儿童为主,支原体感染占绝大多数,部分患儿合并细菌、EB病毒感染;症状不典型,多以发热为首发症状,体征不明显,并发症多,经正规抗感染治疗,患儿绝大多数均能痊愈。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基层医生对儿童哮喘的认知程度在治愈儿童哮喘病症中的影响,旨在呼吁医生提高专业技能,加强儿童哮喘防治。方法对中国山东地区2010年中10家医院中的儿科医生进行问卷调查,形式为不记名式。调查医生对儿童哮喘病防治常识的了解状况以及在治疗过程中的哮喘检查、治疗方法以及其他一些培训情况。结果不记名调查医生总数为120人。其中执行过GINA方案的医生有51.7%,确诊为儿童哮喘病后医生采用最多的治疗方法为吸入激素、吸入β2受体激动剂、白三烯调节剂,分别为85.8%、61.7%、55.0%,儿童哮喘治疗中峰流速仪的使用最多为副主任医师,达到74.2%。对吸入疗法的掌握还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4.
王绪栋 《临床肺科杂志》2013,(11):2032-2033
目的 研究呼出一氧化氮监测联合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在儿童哮喘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72例哮喘患儿与同期72例正常儿童,对比其呼出一氧化氮指标及哮喘患儿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结果;观察患儿治疗前后呼出一氧化氮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前患儿组呼出气一氧化氮浓度明显高于正常组,治疗后该浓度明显下降;患儿对12种变应原均存在一定程度的过敏反应,其中屋尘螨及粉尘螨总阳性率最高.结论 呼出一氧化氮及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能够有效指示儿童哮喘的发生,在指导治疗中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分析记录哮喘日记下患者的病症等级,旨在呼吁对哮喘患者进行哮喘日记的记录。方法:调查山东地区2010年间10家医院中的儿童哮喘病患者,并分两组进行对比。一组为在记录哮喘13记下的患者情况,另一组为没有记录哮喘日记下即采用回忆方式下的患者情况。调查采用无记名形式。结果:每组调查人数为120人,结果显示,采用哮喘记录下的患者在急诊、住院方面数量都有所降低,其中采用哮喘日记下的患者急诊数为16.7%,而未采用哮喘日记下的患者数量达到30%之多。另外,采用哮喘日记下的患者对哮喘病控制分级更符合实际情况,提高了患者治愈的几率。最后,采用了哮喘日记下的患者在生活质量和PEF值等方面都优于另一组。  相似文献   
6.
笔者对 1999年 3月~ 2 0 0 0年 8月收治的 2 4例新生儿缺血缺氧脑病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 ,取得较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对象 :为住院的 4 6例患儿 ,均符合 1989年济南会议所订的《新生儿缺血缺氧脑病的临床诊断依据和分度》。随机分组 ,治疗组 2 4例 ,男 14例 ,女 10例 ,轻—中度窒息 10例 ,重度 14例 ;对照组 2 2例 ,男 12例 ,女 10例 ,轻—中度 11例 ,重度 11例。入院时两组在出生后时间、孕周、体质量等方面比较 ,差异均无显著性 ,具有可比性。1.2 治疗方法 :在吸氧、镇静、降颅压…  相似文献   
7.
一氧化氮与糖尿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0年,Fuchgott等[1]首先发现乙酰胆碱引起的血管舒张反应必须依赖于血管内皮细胞的存在,进而提出乙酰胆碱引起的血管舒张可能是通过一种与血管内皮细胞相关的未知物质,即内皮细胞源性舒张因子(EDRF)介导的,1987年,Palmer等[2]将EDRF与一氧化氮(NO)的药理学特性和生物学作用进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 ,我们应用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法辅助治疗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 30例 ,疗效较好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治疗组 30例 ,男 18例 ,女 12例 ;年龄 3~ 13岁。对照组 30例 ,男 2 0例 ,女 10例 ;年龄 2 .5~ 12岁。两组均属重型脑炎 ,表现为高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昏迷等。均给予抗病毒药物、抗生素、甘露醇、氟美松、安宫牛黄丸等 ,治疗组加用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 ,1次 / d,每次 1~ 1.5小时。结果 :治疗组应用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疗法 3次后 ,患儿意识障碍、惊厥、高热控制率分别为 6 0 %、80 %、93% ,对照组同期上述症状控制率分别…  相似文献   
9.
10.
患儿女,4岁,因心率增快7d,呼吸困难、皮肤青紫40min入院.追问病史,患儿出生后不久即出现全身红色斑丘疹,随后皮疹处出现黄色水疱,破溃后留有灰褐色色素斑,呈条状,下肢皮肤留有瘢痕.患儿于入院前7d被发现心前区搏动增强增快,无前驱感染病史及药物、毒物接触史.于当地医院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给予静脉滴注利巴韦林、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在滴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过程中患儿出现呼吸困难,口周发青,四肢厥冷,诊断为过敏性休克,抢救后转入我院儿童重病监护病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