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分析泌尿系感染患者病原菌的分布及药物敏感性特征,为临床泌尿系感染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4年1 -12月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肾病科门诊的953例泌尿系感染患者的953份尿标本同时进行支原体、细菌培养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953例泌尿系感染患者中,395例支原体培养阳性,阳性检出率41.45%,对美满霉素和强力霉素敏感率> 90%;154例细菌培养阳性,阳性检出率16.16%,分离菌株156株,大肠埃希菌71株占首位,其次为草绿色链球菌14株、粪肠球菌12株、肺炎克雷伯菌11株、无乳链球菌11株等,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阳性率分别为45.07%和18.18%,未发现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以及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耐药的草绿色链球菌、粪肠球菌和无乳链球菌.结论 泌尿系感染患者病原菌以解脲支原体和大肠埃希菌为主,及时监测病原菌的种类分布及药物敏感性特征,对泌尿系感染疾病的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在临床不同血栓性疾病的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6-11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住院病人257例作为疾病组,健康对照组34例,用酶联免疫荧光法、胶乳免疫比浊法对不同疾病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进行检测.结果 过敏性紫癜、脑梗死、肝硬化、原发性肝癌、急性粒细胞白血病、肺栓塞、静脉血栓形成等疾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增高,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检测有助于临床对患者高凝和纤溶状态的判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核型为46,XY,t(Y;1)(q12;p33)伴无精子症男性患者的分子遗传学特点。方法采用常规方法制备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经G显带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患者1号染色体短臂与Y染色体长臂相互易位。结论患者无精子症是由于Y染色体与1号染色体易位所致,携带异常核型染色体,可能是影响生育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异质性万古霉素中介金黄色葡萄球菌(h-VISA)的分离情况,并筛选简便可行的h-VISA的检测方法.方法 采用琼脂稀释法和E-test法对分离出的11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检测,筛选出的可疑h-VISA用菌谱分析法进行确认,并对文献推荐的几种方法的筛选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检测到1株万古霉素的MIC为3 μg/mL和2株MIC为4 μg/mL的MRSA,为万古霉素敏感性减低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1株MIC为4 μg/mL的MRSA经菌谱分析法证实为h-VISA,本次113株实验菌株h-VISA的检出率为0.88%.结论 通过实验证实K-B法并不是检测h-VISA的理想方法,而菌谱分析法则较为有效,分离率为8.3%,且在本实验中灵敏度可达10-8.本院分离的MRSA中已出现万古霉素敏感性减低菌株,并分离出1株h-VISA,可见,MRSA对万古霉素的异质性中介耐药不容忽视,应引起国内医学界的广泛重视.  相似文献   
5.
ALP、GGT及LDH联合检测评价原发性肝癌患者治疗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极高。碱性磷酸酶(ALP)及γ-谷氨酰转肽酶(GGT)是广泛分布于人体肝脏、骨骼、肠及肾等组织的酶。但血清中的ALP及GGT主要来自肝脏,因此具有较强的特异性,自1955年Hill等报告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活力增高以来,大量资料证明,血清LDH测定对心脏疾病、肝脏疾病和恶性肿瘤的诊断都有一定意义。利用三者联合检测评价原发性肝癌患者治疗效果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VEGF及其受体KDR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0例大肠癌标本中VEGF及其受体KDR的表达情况;随访统计患者5年生存率。结果VEGF及其受体KDR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1.7%及68.3%;二者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侵袭深度、是否淋巴结转移及Dukes分期密切相关(P〈0.05)。VEGF及KDR阳性5年生存率分别为43.2%及51.2%;阴性5年生存率分别为87.0%及7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肠癌组织中VEGF及其受体KDR的阳性表达提示患者预后差,可作为评价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血浆及粪便中肿瘤M2型丙酮酸激酶(TU M2-PK)作为肿瘤标志物在结肠癌患者临床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fELISA)检测34例结肠癌患者以及20名健康体检者的血浆及粪便中的TU M2-PK,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结肠癌患者血浆以及粪便中TU M2-PK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其总体敏感性分别为65.0%,82%,随着肿瘤病程进展,中晚期患者血浆以及粪便中TU M2-PK水平(77%,100%)明显高于早期患者(44%,84%,P〈0.01)。结论血浆及粪便TU M2-PK测定可提高对结肠癌诊断的有效性,可作为一种常规的辅助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产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1(NDM-1)细菌感染的流行情况及菌株同源性。方法对产NDM-1型碳青霉烯酶肠杆菌科细菌进行细菌鉴定;用K-B法和E-test法检测抗菌药物敏感性;碳青霉烯酶表型筛选、改良Hodge试验、EDTA及E-test法同时测定金属酶;PCR检测blaNDM-1基因;用基因组重复序列PCR(Rep-PCR)检测基因同源性。结果 13株产NDM-1型碳青霉烯酶肠杆菌科细菌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除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氯霉素、四环素及左氧氟沙星耐药率50%外,对其余抗菌药物几乎全耐药。13株可分为两个克隆组,说明我院存在产NDM-1型碳青霉烯酶肠杆菌科细菌的局部流行,以ICU较为突出。结论产NDM-1型碳青霉烯酶为我院肠杆菌科细菌产碳青霉烯酶的主要型别,且已在ICU中局部流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其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分析,为临床感染的防治及合理选择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来自我院住院患者送检标本(包括伤口分泌物、痰、尿等)中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科室及对11种常用抗生素进行耐药性分析,用Vitek32鉴定系统鉴定菌种和纸片法检测耐药性.结果: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主要分布在ICU、干部病房、呼吸科感染患者,11种抗生素中仅亚胺培南耐药率最低,为28.7%.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已成为院内感染常见条件致病菌之一,尤其在重症监护室,且耐药性高,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核苷酸切除交叉修复基因1(excision repair cross-complementation group1,ERCC1)、核糖核苷酸还原酶M1(ribonudeotide reductuse M1,RRM1)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中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009年6月-2011年6月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确诊并有完整随访资料的60例晚期NSCLC患者组织中ERCC1和RRM1的表达;随访患者1年生存率。结果在晚期NSCLC组织中,ERCC1表达阳性率为45.00%(27/60),RRM1表达阳性率为53.33%(32/60)。二者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组织学类型和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P〉0.05)。ERCC1及RRM1阳性表达者1年生存率分别为25.93%及28.57%,阴性表达者1年生存率分别为36.36%及4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生存分析显示:ERCC1及RRM1均是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ERCC1及RRM1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组织中的阳性表达,提示预后差,可作为评价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