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2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9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应用听性脑干反应 (auditorybrainstemreaction ,ABR)作为监测小儿全身麻醉深度与觉醒的客观指标。方法 选择听力正常的外科择期手术患儿 4 5例 ,按照美国麻醉学家学会表针分为Ⅰ~Ⅱ级 ,分别施行异丙酚静脉麻醉、芬太尼静脉麻醉及异氟醚吸入全身麻醉 ,随机每组 15例 ,应用丹麦Madsen诱发电位反应仪监测并记录麻醉各阶段ABR的Ⅰ、Ⅲ、Ⅴ波潜伏期及Ⅰ Ⅲ、Ⅲ Ⅴ、Ⅰ Ⅴ波间期 ,研究观察潜伏期和波间期随时间推移及麻醉剂量变化之间的关系 ,探讨ABR在异丙酚、芬太尼及异氟醚等不同麻醉中的表现特征和规律。结果 ①异丙酚静脉麻醉和异氟醚吸入麻醉与剂量呈良好的正相关 ;②Ⅰ波的潜伏期特性对于控制麻醉深度极为重要 ;③Ⅴ波监测麻醉具有最佳的稳定性及相关性 ;④停用麻醉药一段时间或患儿基本清醒时 ,ABR各波潜伏期和波间期有的仍高于正常值 ,这是滞后 (延迟 )反应 ;⑤ABR对芬太尼术中的觉醒监测不太敏感。结论 ABR各波的潜伏期及波间期变化 ,可判断小儿全身麻醉深度 ,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判断觉醒的参考 ,但应考虑有延迟反应的可能  相似文献   
2.
陈亚秋  赵鸿燕 《天津医药》2004,32(3):151-151
近年来我院每年收治因扁桃体和增殖体肥大致鼾症行手术治疗的少儿患者有逐年增多的趋势。笔者回顾总结了115例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多发性抽动症又称抽动秽语综合征(TS),近年在我国发病有增多的趋势,主要发生在2-18岁,男性多于女性。主要表现为不自主的、反复的快速的一个部位或多个部位肌肉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如眨眼、挤眉、皱额、吸鼻、张口、伸脖、摇头、耸肩等,可伴有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强迫性动作和思维或其他行为症状。现将多发性抽动症多导睡眠呼吸监测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上气道梗阻指喉及喉以上的呼吸道发生狭窄或阻塞所引起的呼吸困难.新生儿上气道梗阻属急重症,病因主要是先天畸形、肿瘤、炎症等,表现为吸气性喘鸣、三凹征,严重者可发生紫绀或呼吸困难.  相似文献   
5.
抓好继续医学教育 提高医院竞争实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继续医学教育作为提高医疗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以注重普及继续医学教育实习,提高各学科整体水平为基础,结合医院实际,针对各级卫生技术人员制定学习重点,在培养人才上见实效,并且制定政策,对重点发展学科专业重点投入,通过几年努力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6.
我科自1991~1994年收治小儿眩晕241例,其中主要是外周性前庭疾患,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241例均为眩晕专科门诊患儿,年龄3~13岁,平均8岁;男143例,女98例。均进行了详细的病史询问和耳鼻咽喉及神经系统检查。听功能检查包括:纯音测听、声...  相似文献   
7.
儿童湿疹1 538例过敏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过敏原在儿童湿疹发病中的比例,为防治儿童湿疹提供依据。 方法 利用生物共振治疗仪对1 538例门诊湿疹患儿进行过敏原检测。结果 1 538例湿疹患儿中,食物过敏原检测阳性1 272例(82.70%),吸入过敏原检测阳性653例(42.46%),食物和吸入过敏原均阳性504例(32.77%)。食物过敏原以谷类(1 020,66.32%)最高,其后依次是牛奶、鸡蛋、海鲜、坚果、大豆、食品添加剂、牛羊肉;吸入过敏原以屋尘(340例,22.11%)最高,其后依次是螨虫、花粉、动物皮毛、霉菌、废气、香烟、烹调油烟。不同年龄段,食物、吸入过敏原阳性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婴儿期主要以食物过敏原为主,随着年龄增长,吸入性过敏原阳性检出率逐渐增高,食物性过敏原阳性检出率逐渐下降。 结论对湿疹患儿进行过敏原检测,可以找出湿疹的诱发因素,为预防和治疗湿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新生儿听力筛查及信息化管理,早期发现和诊断先天性听力损失,及时干预。方法新生儿出生3~5d采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istoetion product otoacoustic emissions,DPOAE)进行初筛;42d用DPOAE和自动判别听性脑干反应(auto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ABR)进行复筛;3个月和6个月分别用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s,ABR)、多频稳态反应(auditory steady state response,ASSR)和声导抗检查进行两次诊断;有听力障碍的患儿适时干预措施,并定期复查和随访。结果 2009~2010年在天津市出生活产婴儿106547人,104224例生后3d开始进行听力测试,全市建立了新生儿听力筛查信息化网络管理。初筛率为97.82%;初筛时正常新生儿未通过率为9.12%(9075/99484),高危儿为23.65%(1121/4740),高危儿未通过率明显高于正常新生儿(χ2=1.082,P<0.01);42d复筛率为53.44%;3个月接受第一次诊断的有362例;6个月接受诊断的有117例,其中100例(161耳)有不同程度听力损失,中重度和极重度听力障碍患儿在6个月确诊后进行干预。结论①通过建立新生儿听力筛查信息网络化管理系统,初筛率达97%以上;②42d新生儿听力复筛采用DPOAE和AABR检测技术联合应用,减少了漏筛和漏诊;③高危新生儿初筛阳性率为23.65%,明显高于正常新生儿。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当今生命科学、生物医学的发展趋势,从人类要求了解和调控生命过程,认识和控制疾病,保证和维护身体健康的需要出发。阐明继续医学教育要适应这些发展变化,应树立新的培养目标,改革继续医学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并提出确立强化性的继续医学教育,建立新机制,实施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及提高继续医学教育管理人员素质等管理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10.
耳朵除了传导声音,产生听觉,还具有平衡生理的功能。其中听觉功能包括传导和感觉声音两部分。声音的传导主要是靠耳廓收集声音,通过外耳道传至中耳,然后经过一系列的换能作用而在大脑皮层中产生听觉。如果这些部位有任何异常和病变,都会影响声音的传导,出现听力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