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289篇
  免费   6485篇
  国内免费   2246篇
耳鼻咽喉   723篇
儿科学   1376篇
妇产科学   1128篇
基础医学   2392篇
口腔科学   416篇
临床医学   12653篇
内科学   9412篇
皮肤病学   318篇
神经病学   3487篇
特种医学   211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17篇
外科学   6542篇
综合类   27150篇
预防医学   4789篇
眼科学   449篇
药学   8404篇
  338篇
中国医学   1655篇
肿瘤学   12557篇
  2024年   1200篇
  2023年   4413篇
  2022年   5156篇
  2021年   5983篇
  2020年   4155篇
  2019年   3846篇
  2018年   1799篇
  2017年   2708篇
  2016年   2867篇
  2015年   2765篇
  2014年   4028篇
  2013年   3807篇
  2012年   4373篇
  2011年   4374篇
  2010年   4079篇
  2009年   3902篇
  2008年   4198篇
  2007年   3550篇
  2006年   3264篇
  2005年   3584篇
  2004年   3700篇
  2003年   3592篇
  2002年   2700篇
  2001年   2581篇
  2000年   1910篇
  1999年   1480篇
  1998年   1263篇
  1997年   1085篇
  1996年   868篇
  1995年   835篇
  1994年   549篇
  1993年   347篇
  1992年   311篇
  1991年   293篇
  1990年   203篇
  1989年   165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6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对后继脑梗死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何娅  冯建军  陈松盛  李醒 《陕西医学杂志》2006,35(12):1608-1610
目的:评价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 IA)对后继脑梗死是否有保护作用。方法:选择2000~2005年我院老年神经病科及神经内科既往有同侧T IA的脑梗死患者98例,并对有同侧T IA的脑梗死患者根据T IA发作持续时间分为<10m in(26例)、10~20m in(38例)及>20m in(34例),并选择同期住院无T IA的脑梗死患者102例进行病例对照观察。在入院及病程一月时采用改良的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卒中量表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病程一月时进行预后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年龄及其他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及冠心病无差异(P>0.05);入院及病程一月时,无T IA的脑梗死患者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近期预后与T IA持续时间在10~20m in的脑梗死患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与T IA持续时间<10m in及>20m in的脑梗死患者无差异(P>0.05),且T IA持续时间在10~20m in之间与<10m in、>20m in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T IA对后继脑梗死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血浆氮末端脑钠肽前体(NT proBNP)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AMI)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102例首发AMI患者进行血浆NT proBNP水平测定,经平均6个月随访,观察患者住院期间及6个月时病死率、心脏主要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与血浆NT proBNP水平的关系。结果:AMI后急性期血浆NT proBNP水平明显升高,AMI组血浆NT 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血浆NT proBNP水平的升高AMI患者病死率及MACE发生率呈明显递增趋势。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中,血浆NT proBNP水平独立于性别、年龄、家族史、吸烟、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等冠心病危险因素,预测6个月病死率(r=0.943?7, P<0.01)和MACE发生率(r=0.607?2, P<0.01)。结论:AMI 患者血浆NT proBNP水平与其近期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993.
胆管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起病隐匿,恶性程度高,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及临床上对此病的重视,报道发病率逐渐增高。胆管癌切除率低、预后差,这与不能早期发现有直接原因。如能找到有代表性的、高诊断价值的胆管癌肿瘤标记物,尤其是存在于血清中的标记物,对胆管癌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判断预后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青年人胃癌的病理和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我院1984~2005年间,经胃镜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青年人胃癌112例,分析其临床特点并与中老年组比较。结果青年人胃癌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有较密切关系,病理组织分化程度较差,病灶多发生在胃窦,临床表现以腹痛和出血最常见,较早发生远处转移,预后亦较差。结论对有上消化道症状的青年人应尽早作胃镜检查,早期确诊,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对弥漫性轴索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28例弥漫性轴索损伤的病人随机分成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治疗组(n=65)和对照组(n=63,)观察治疗早期病人的临床表现,治疗2wk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和远期疗效。结果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治疗组病人的呼吸、心率较快恢复稳定,呼吸异常(33.85%)、心率异常(40.00%)、入院两周神志清醒(36.92%)及伤后3个月恢复良好率(36.9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植物生存及死亡率(20.00%)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1)。结论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能有效减轻弥漫性轴索损伤病人的症状、缩短昏迷时间、改善患者预后、降低伤残及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96.
路苓  于春梅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24):1079-1080
目的探讨影响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致颅内出血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性颅内出血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随访结果。结果颅内出血以右侧大脑及多部位出血多见,硬膜下出血最多见,其次为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内出血、脑室内出血。随访正常29例(69%),后遗症13例(31%),主要表现为智力低下、脑瘫、癫痫、语言发育落后。硬膜下出血预后较好,后遗症发生率5%,蛛网膜下腔出血次之,脑内出血的预后较差,出血量大导致脑疝者预后最差,后遗症发生率为100%。结论头颅CT筛选是非常必要的,预后与颅内出血部位及量关系密切,后遗症发生率高,除应早诊断、早治疗外,急性期适当降颅压,恢复期按疗程治疗和及早干预,最重要是加强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住院期间血糖升高对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对35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病史及血糖水平分为三组:糖尿病组,非糖尿病血糖正常组和非糖尿病血糖异常组;观察三组的神经功能变化、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结果脑梗死急性期,血糖愈高,神经功能缺损愈重,并发症及病死率愈高,预后愈差(P<0.01)。结论血糖可作为判断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及近期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98.
宫颈鳞癌淋巴结转移特点、相关因素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阐明宫颈癌诸多临床病理生理因素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揭示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规律及其对预后的影响,并针对具有不同淋巴结转移特点的宫颈癌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1993年12月~1996年12月收治的Ιa-Ⅱb期、以手术治疗为主的99例宫颈鳞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特点、临床病理生理因素、预后及其相互关系。结果:①99例宫颈癌患者总体5年生存率60.6%,其中无淋巴结转移者5年生存率70.0%,有淋巴结转移者5年生存率36.7%。②较晚的临床分期,原发病灶大于或等于4 cm,病理分化程度较低者,有较高的淋巴结转移率,反之淋巴结转移率低。③宫颈癌单侧及单站淋巴结转移者预后好于双侧及多站淋巴结转移者;有髂总淋巴结转移者预后极差,单侧仅有闭孔淋巴结转移者5年生存率67.0%,与无淋巴结转移者相近(71.0%)。④宫颈癌闭孔淋巴结转移率最高,其它部位淋巴结转移者多合并有闭孔淋巴结转移。结论:①淋巴结转移是影响宫颈癌预后的重要因素。②临床分期、原发灶大小与宫颈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分化程度与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③闭孔淋巴结可能是宫颈癌的前哨淋巴结。④髂总淋巴结转移者,治疗应更积极、个体化,单侧闭孔淋巴结转移者,预后较好,或可免行术后补充治疗,而代之以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999.
HELLP综合征临床诊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因  管淑彩  刘凤英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21):2940-2941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HELLP综合征的早期诊治方法和预后。方法:回顾分析我院8年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HELLP综合征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HELLP综合征在重度子痫前期-子痫患者的发病率为2.85%;主要临床表现为血压升高、浮肿、蛋白尿、头晕、眼花、恶心、呕吐;主要实验室异常为血红蛋白下降、网织红细胞增多、胆红素升高;LDH、ASL、ALT不同程度升高,血小板计数下降等。治疗原则为严密监护母儿情况下积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期使用糖皮质激素,适当输注血小板等血制品,适时终止妊娠。本组9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新生儿存活6例。结论:HELLP综合征是重度子痫前期-子痫的一种严重威胁母儿安全的并发症,如及早发现、及时治疗、适时终止妊娠,可降低母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00.
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多因素预后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影响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1985年1月1日至1997年12月31日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治疗的分化型甲状腺癌581例,对其预后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581例分化型甲状腺癌的5、10、15年生存率分别为93.6%、87.5%和80.6%。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分化型甲状腺癌预后的因素有性别、年龄、肿瘤大小、T分期、远处转移、治疗方式、复发和临床病理分期,P〈0.05,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对预后无显著性影响,P〉0.05。Cox多因素分析表明T分期、治疗方式和临床病理分期是影响分化型甲状腺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性别、年龄、肿瘤大小、T分期、复发、远处转移和临床病理分期是影响分化型甲状腺癌预后的主要因素,其中T分期、治疗方式和临床病理分期为独立的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