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45篇
  免费   541篇
  国内免费   708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34篇
妇产科学   129篇
基础医学   910篇
口腔科学   140篇
临床医学   2056篇
内科学   240篇
皮肤病学   13篇
神经病学   141篇
特种医学   1045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4110篇
综合类   3584篇
预防医学   550篇
眼科学   117篇
药学   1172篇
  23篇
中国医学   916篇
肿瘤学   101篇
  2024年   67篇
  2023年   338篇
  2022年   271篇
  2021年   330篇
  2020年   451篇
  2019年   393篇
  2018年   221篇
  2017年   323篇
  2016年   390篇
  2015年   484篇
  2014年   736篇
  2013年   819篇
  2012年   1026篇
  2011年   1205篇
  2010年   999篇
  2009年   934篇
  2008年   985篇
  2007年   780篇
  2006年   698篇
  2005年   738篇
  2004年   528篇
  2003年   492篇
  2002年   364篇
  2001年   316篇
  2000年   286篇
  1999年   222篇
  1998年   178篇
  1997年   149篇
  1996年   117篇
  1995年   96篇
  1994年   81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59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子宫阔韧带妊娠超声表现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3 2岁。主诉停经2月余,于停经3 5d左右出现阴道暗红色液体,量少并出现早孕反应,曾在当地医院诊治后症状缓解;于停经2月余无明显诱因再次出现阴道少量暗红色液体至今,恶心呕吐加重,故来本院就诊。妇科检查:子宫稍大,于子宫后方扪及如孕8周大小包块。尿妊娠试验阳性。超声显示:子宫位置较高,左移,子宫稍增大,约6.8cm×5 .7cm×6.8cm ,宫内见4.3cm×3 .0cm囊性结构,内未见胚芽,于子宫右侧输卵管下方可见6.1cm×5 .4cm包块(图1) ,包块向下方至宫颈右侧,包块内见4.2cm×3 .0cm孕囊,囊内见胚胎及心管搏动,头臀长3 .0cm ,并可见胎盘声像,陶…  相似文献   
992.
腹壁外韧带样瘤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壁外韧带样瘤8例报告张凤珍,战雪梅,张凤伟,王效武(临沂地区人民医院病理科山东276003)韧带样瘤又称为侵袭性纤维瘤病、复发性纤维瘤。本病起源于肌腱膜,具有进行性局部浸润肌肉及周围软组织的特点[1].按其发生部位不同,分成腹壁和腹壁外两类。本文只...  相似文献   
993.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影响本体感觉恢复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通过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本体感觉检查及等速肌力测定.分析影响本体感觉恢复的因素及术后本体感觉和肌力恢复的相关性。方法:44例胴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6个月的患者和13名健康人正常对照。分别采用被动位置重现和Biodex等速测力仪进行膝关节本体感觉和等速肌力的评定。比较患者与正常对照问的本体感觉差异,分析年龄、性别、受伤至手术时间间隔和术前H/Q值对术后本体感觉恢复的影响,术后本体感觉和股四头肌力量恢复的相关性。结果:患者与正常对照间膝关节本体感觉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当接受手术的时间在损伤后4个月内时,受伤至手术的时间间隔和位置重现误差成线性正相关(R:0.713,P〈0.05)。术后本体感觉和股四头肌力量的恢复有正相关趋势(P〈0.05)。结论:术后6个月,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膝关节的本体感觉水平仍低于正常人。在韧带损伤后4个月内,接受手术越早,术后6个月时本体感觉水平越好。术后6个月时本体感觉恢复较好的患者股四头肌力量恢复也相应较好。  相似文献   
994.
徐增成 《临床医学》2006,26(4):86-86
肩袖是附着于肱骨大绱肯的冈上肌、冈下肌、小园肌和附着在肱骨小结节上的璃胛下肌构成的袖口状组织,包裹于肱骨上,其上方为肩峰、肩锁关:悔、喙肩韧带构成的喙肩弓,两者之间为肩峰下滑囊。肩袖在肩关节运动中起支持。稳定肩胧关节的作用,维持肱骨头与关节盂的正常支点关系。肩袖的撕裂是肩关节中常见的损伤,多发生于冈上肌腱。肩袖损伤将影响患者肩关节的功能,出现疼痛,甚至丧失劳动力,随着创伤机会的增多,肩袖损伤发生率也呈上升趋势。本院自2000年共收治肩袖损伤22例,获得了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现将有关诊断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95.
目的:对保留颈椎后方韧带复合体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改良进行临床研究。方法:对87例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术后进行随诊,测定JOA评分平均改善率,并拍X线片了解术后颈椎前屈角度的改变。结果:发育性颈椎管狭窄(DCS)组35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DPLL)组13例,脊髓型颈椎病(CSM)39例、其术后JOA评分改善率分别为:73.2%、61.9%、74.1%,所有随诊病人未发现有颈推前屈角度的变化及颈椎不稳的发生。结论:保留颈椎后方韧带复合体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经过改善,操作方便、损伤小、疗效肯定,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96.
关节镜下膝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康复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8  
探讨安全有效的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方法: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重建(BPTB)患者60例,按照我中心现行康复程序进行功能锻炼。术后1年进行关节活动度、肢体围度测量及问卷调查。使用等张肌力测试系统对术后3个月后坚持练习和未坚持练习患者各10例,评定双侧腿肌力,比较各项参数。结果:全部患者术后3个月恢复全范围AROM、正常ADL及患膝屈肌肌力,6—7个月恢复正常运动,大部分专业运动员恢复原有竞技性运动水平。术后坚持练习组与未坚持练习组肌力比较,伸肌最大输出功率、最大收缩速率、最大力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伸肌疲劳系数及屈肌力量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年,大腿及小腿围度较健侧有显著差异(P<0.01,P<0.05)。结论:ACL重建术后康复治疗程序安全有效,患者短期(3个月)可恢复正常AROM、ADL及患腿屈肌肌力,并逐步恢复正常运动。膝伸肌肌力需坚持长期练习,才可更好恢复。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同期后内侧角(posterior medial corner,PMC)修复或重建联合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重建治疗膝关节KD-ⅢM型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2019年7月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15例膝关节KD-ⅢM型脱位患者临床资料。男9例,女6例;年龄22~61岁,平均40.3岁。均为屈膝、外翻、外旋暴力致伤,其中交通事故伤10例,砸伤3例,绞伤1例,爆炸伤1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3 d~6个月,平均18.5 d。10例急性期(伤后3周内)患者行PMC修复联合PCL+ACL重建手术(包括3例不可复位性脱位);5例陈旧性患者行PMC+PCL+ACL重建手术。术前及末次随访时采用膝关节Lysholm评分和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2000评分评估膝关节功能;使用KT-3000评估膝前向稳定性(计算双膝胫骨前移距离差值),膝关节应力位X线片评估膝关节外翻(计算双膝内侧关节间隙宽度差值)及后向稳定性(计算双膝胫骨后移距离差值),采用屈膝30°胫骨外旋、屈膝90°胫骨内旋试验评估内、外旋转稳定性(分别计算双膝内旋和外旋角度差值)。结果患者手术时间120~240 min,平均186.5 min。术后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4~48个月,平均27.4个月。未发生切口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血管神经损伤、异位骨化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患者Lysholm评分和IKDC2000评分以及双膝内侧关节间隙宽度差值、胫骨前移距离差值、胫骨后移距离差值、胫骨内旋角度差值及胫骨外旋角度差值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根据IKDC2000外翻稳定性分级标准,术前C级3例、D级12例,末次随访时为A级10例、B级5例,较术前显著改善(Z=-4.930,P=0.000)。末次随访时15例患者轴移试验均(-),10例患者的前、后抽屉试验(-),5例患者存在轻度前后向不稳,前、后抽屉试验均为(+)。结论膝关节KD-ⅢM型脱位可导致膝关节后内侧及前向不稳定。脱位急性期合并"酒窝征"者需尽早手术复位,修复PMC并重建PCL+ACL;陈旧性患者PMC修复困难,建议一期手术重建PMC+PCL+ACL改善膝关节稳定性,可获得满意近中期临床随访结果。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一期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及后外侧复合体(posterolateral complex,PLC)重建联合内侧副韧带(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MCL)修复治疗KD-Ⅳ型膝关节脱位的近期疗效。方法2018年1月—2020年6月,收治9例KD-Ⅳ型膝关节脱位患者。其中,男7例,女2例;年龄23~43岁,平均32.3岁。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6例,交通事故伤3例。损伤侧别:左膝2例,右膝7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14~24 d,平均19 d。术前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为(45.6±4.2)分、Lysholm评分为(42.4±7.0)分,膝关节主动屈曲活动度为(75.2±12.3)°;后抽屉试验、轴移试验、胫骨外旋试验、0°外翻应力试验均为阳性。关节镜下以自体肌腱重建PCL、同种异体跟腱重建ACL、同种异体胫前肌腱Larson后外侧加强重建PLC,带线锚钉或单纯缝线缝合修复MCL。结果手术时间2~3 h,平均2.5 h。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5个月,平均16.1个月。术后出现2例屈膝障碍及疼痛,1例膝关节僵硬。末次随访时,IKDC评分为(76.9±7.4)分、Lysholm评分为(81.6±6.4)分、膝关节主动屈曲活动度为(122.9±7.2)°,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随访期间移植物均无失效,末次随访时后抽屉试验、轴移试验、胫骨外旋试验以及0°外翻应力试验均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复查显示骨隧道位置均满意,1年后可见韧带移植物成活,MCL连续性良好。结论一期ACL、PCL及PLC重建联合MCL修复治疗KD-Ⅳ型膝关节脱位,能有效恢复膝关节稳定性、改善关节松弛程度,并提高关节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胫骨去后倾化截骨加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翻修术治疗ACL初次重建术后失效合并胫骨平台后倾角(posterior tibial slope,PTS)异常增大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9例ACL初次重建术后失效合并PTS异常增大(≥17°)患者的临床资料。男8例,女1例;年龄21~42岁,中位年龄30岁。9例患者Lachman试验均为阳性;轴移试验阴性6例,Ⅰ度阳性2例,Ⅱ度阳性1例。PTS为(17.78±1.09)°、胫骨平台前移距离(anterior tibial translation,ATT)为(11.58±1.47)mm。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为(51.0±3.8)分,Lysholm评分为(49.7±4.6)分、Tegner评分为(3.7±0.7)分。初次重建至翻修时间为12~33个月,平均19.6个月。采用胫骨去后倾化截骨加ACL翻修术治疗。术后采用IKDC评分、Lysholm评分及Tegner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行Lachman试验、轴移试验评价膝关节稳定性,测量PTS及ATT观察膝关节形态学变化。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未出现切口感染、脂肪液化、坏死以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9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5.8个月。末次随访时Lachman试验和轴移试验均为阴性。IKDC评分为(85.0±4.0)分、Lysholm评分为(87.7±2.8)分、Tegner评分为(6.8±0.7)分,PTS减小至(9.89±0.60)°,ATT缩短至(0.91±0.29)mm,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胫骨去后倾化截骨加ACL翻修术治疗ACL初次重建术后失效合并PTS异常增大患者早期临床疗效明确,在改善膝关节稳定性同时可较好地维持正常膝关节形态。  相似文献   
1000.
黄黎  陈翔  林伟  李志鹏  黄浩  黄琛 《中国骨伤》2018,31(5):477-479
目的:探讨阔筋膜重建环状韧带结合内固定治疗孟氏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12月至2016年10月收治孟氏骨折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6~50岁,平均34.6岁;30例均行阔筋膜重建环状韧带结合内固定手术。根据Mackay疗效评定标准评价肘关节功能。结果:30例获得平均12.5个月随访,无桡骨头再发脱位,尺骨重建钢板内固定全部骨性愈合。根据Mackay疗效评定标准评价,优23例,良5例,差2例。4例出现轻度肘关节疼痛,无腕关节疼痛病例。功能恢复以前臂活动最快、最满意。8例伸肘功能障碍,平均受限9.1°,6例合并桡神经迟发损伤者术后半年全部恢复。结论:对于孟氏骨折,阔筋膜重建环状韧带结合内固定手术能有效恢复前臂旋转功能,近期疗效满意,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