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55篇
  免费   732篇
  国内免费   521篇
耳鼻咽喉   85篇
儿科学   155篇
妇产科学   111篇
基础医学   645篇
口腔科学   70篇
临床医学   1584篇
内科学   1028篇
皮肤病学   110篇
神经病学   304篇
特种医学   480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1017篇
综合类   4148篇
预防医学   1884篇
眼科学   100篇
药学   1391篇
  15篇
中国医学   1757篇
肿瘤学   422篇
  2024年   58篇
  2023年   242篇
  2022年   212篇
  2021年   210篇
  2020年   275篇
  2019年   310篇
  2018年   337篇
  2017年   172篇
  2016年   235篇
  2015年   325篇
  2014年   675篇
  2013年   559篇
  2012年   768篇
  2011年   742篇
  2010年   755篇
  2009年   742篇
  2008年   774篇
  2007年   726篇
  2006年   701篇
  2005年   698篇
  2004年   599篇
  2003年   531篇
  2002年   488篇
  2001年   430篇
  2000年   435篇
  1999年   391篇
  1998年   339篇
  1997年   308篇
  1996年   227篇
  1995年   296篇
  1994年   206篇
  1993年   200篇
  1992年   187篇
  1991年   155篇
  1990年   104篇
  1989年   131篇
  1988年   126篇
  1987年   114篇
  1986年   91篇
  1985年   98篇
  1984年   50篇
  1983年   51篇
  1982年   59篇
  1981年   44篇
  1980年   27篇
  1979年   19篇
  1978年   16篇
  1977年   11篇
  1965年   9篇
  1959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假如用一个词来形容现在的心情,郝新宝副院长选择了“忧喜参半”:他说,以医生的视角,以前看到那些有病却因无钱医治的病人离开医院时,内心充满了职业挫败感。现在国家明确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将公民的健康权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  相似文献   
992.
背景:越来越多的研究提示炎症启动了新内膜的形成,最终导致再狭窄.目的:观察球囊扩张法建立犬颈动脉再狭窄动物模型后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Mac-1(CD18,CD11b)、LFA-1(CD11a/CD18)阳性表达的动态变化.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动物实验,于2004-09/2005-04在苏州大学免疫实验室完成.材料:成年健康杂种犬10条,体质量15-17 kg,由苏州大学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方法: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下用球囊扩张法建立犬颈动脉再狭窄的动物模型,术前,术后2 h,4 h,12 h,24 h,48 h,72h,1周分别抽墩周围静脉血,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单核细胞表面的Mac-1和LFA-1的阳性表达水平.术后8周取扩张颈动脉及对侧正常动脉作病理学检查.主要观察指标:OMac-1和LFA-1的阳性表达水平.②扩张颈动脉病理学检查.结果:实验动物术后8周行血管造影榆台,狭窄率为(65.00±15.47)%;病理学检查显示内膜明显增厚;单核细胞表面Mac-1在各时间段的表达,经方差分析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1.553,P=0.152).术后12 h左右开始升高,48~72 h左右达到高峰,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1周时已接近术前基线水平(P>0.05).单核细胞表面LEA-1在各时间段的表达,经方差分析差别无显著性意义(F=1.553,P>0.05).结论:血管损伤可以上调单核细胞表面Mac-1的表达,提示其町能参与了血管成形术后内膜增生过程中的急性系统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993.
宫颈癌在女性癌症死因中仅次于乳腺癌居第二位,在发展中国家,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占女性所有癌症的25%.宫颈癌发病是从正常宫颈→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s,CIN)→宫颈癌的一个渐进过程,CIN形成后约10%~20%的病例会进展为浸润癌.现行宫颈瘤变的筛查方法都不能反映CIN的进退方向.因此,寻找可以预测CIN进展、存留或消退的分子生物学标志物可以早期提示、诊断宫颈癌并可以进行随访.笔者就宫颈病变分子标志方面的研究进展作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994.
股内收肌管综合征临床上不多见,极易被误诊,且治疗效果不佳。我院疼痛门诊自2007年2月至2008年10月共收治5例,现将1典型者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95.
1 临床资料 176例患者均为2008年(1~8月)本科门诊患者,年龄17~72岁,病程1~60个月,临床诊断符合单纯性痒疹[1].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 对4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低分子肝素5000U腹部皮下注射,并对患者行相关护理及观察.结果 43例患者经治疗及相关护理后有效率为93.0%,无严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通过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正确治疗及护理,可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997.
目的评价榄香烯注射液联合多西他赛+顺铂方案(D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市立医院收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2例,按照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DP方案化疗:多西他赛75 mg/m~2,静脉滴注1 h,第一天;顺铂75 mg/m~2,静脉滴注,第一天; 21 d为1个周期。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榄香烯注射液600mg/天,治疗7天。评估所有患者每个周期的化疗不良反应,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同时评估治疗前后的行为状态量表(KPS)评分。结果治疗2个周期后,观察组患者的客观有效率是64. 5%和临床获益率是83. 8%均优于对照组的客观有效率38. 7%和临床获益率是61. 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 133,P=0. 042,P 0. 05;χ~2=3. 971,P=0. 046,P 0. 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期间Ⅲ~Ⅳ度白细胞、血小板下降及恶心、呕吐消化道反应较对照组明显减轻,统计结果分别为χ~2=4. 351,P=0. 037;χ~2=4. 309,P=0. 038;χ~2=4. 509,P=0. 03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Ⅲ~Ⅳ度肝功能损伤、周围神经毒性反应比较,统计结果分别为χ~2=0. 477,P=0. 490;χ~2=0. 574,P=0. 44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KPS评分为69. 29±11. 50分,高于治疗前的64. 03±3. 40分(t=-2. 966,P=0. 006),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KPS评分为69. 29±11. 50分,高于对照组的60. 81±9. 30分(t=3. 195,P=0. 002)。观察组患者静注静脉滴注榄香烯注射液主要不良反应是局部疼痛、静脉炎等,经对症处理后均缓解。结论榄香烯注射液与DP方案联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以提高近期临床疗效及其生活质量,并可减少化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检测重组腺病毒方法介导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对人类脐带间质干细胞(MSC)的感染能力,为将其用于基因治疗奠定基础。方法 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扩增人类PDGF的cDNA序列,构建重组病毒载体AdPDGF。分离培养人类脐带MSC。体外以不同感染复数感染MSC后,流式细胞术检测感染效率,荧光显微镜观察绿色荧光蛋白(GFP)表达。锥虫蓝染色及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感染后细胞生存活力及增殖能力。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PDGF分泌水平。结果 成功构建病毒载体AdPDGF。其对MSC的感染效率随感染复数增加而增高,当感染复数为50时,达到最高,为87.36 %。未感染的MSC、感染AdPDGF和对照病毒的MSC活力分别为(97.8±2.3)%、(91.9±4.0)%和(92.8±4.0)%,增殖能力分别为(100±16.8)%,(95.9±12.0)%和(87.5±9.7)%,感染AdPDGF的MSC与两个对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48 h后MSC能有效分泌PDGF,感染复数为10、30、50时,PDGF分泌水平分别为(1.53±0.37)、(3.03±0.68)和(5.25±0.92)ng/ml,MSC-GFP及MSC组未检测到有PDGF分泌。结论 成功构建AdPDGF重组腺病毒并高效感染人类脐带MSC。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观察阿魏酸钠联合血塞通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将46例脑梗死患者分为阿魏酸钠与血塞通联合治疗组与单纯血塞通治疗对照组.结果 血塞通治疗15d总有效率85%,阿魏酸钠与血塞通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100%,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魏酸钠和血塞通联合治疗脑梗死可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低相对分子质量蛋白酶体(LMP)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HBV感染结局之间的关联.方法:提取287例HBV持续感染者(包括无症状HBV携带者、慢性乙型肝炎及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及278例健康对照外周血基因组DNA,用PCR-RFLP方法分析LMP2/LMP7基因Codon60/Codon145两个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结果:LMP7基因多态性位点在健康对照与无症状HBV携带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携带Gln/Gln基因型者比较,携带Gln/Lys基因型者乙型肝炎患病风险增加3.35倍(95%CI:2.02-5.58),携带Lys/Lys基因型者乙型肝炎患病风险增加3.46倍(95%CI:1.41-8.48),携带至少1个Lys等位基因者(即Gln/Lys和Lys/Lys基因型)乙型肝炎患病风险增加3.37倍(95%CI:2.06-5.52);LMP7基因多态性位点在健康对照与进展性肝炎(包括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患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携带Gln/Gln基因型者比较,携带Gln/Lys基因型者乙型肝炎患病风险增加2.22倍(95%CI:1.48-3.32),携带Lys/Lys基因型者乙型肝炎患病风险增加4.33倍(95%CI:2.15-8.73),携带至少1个Lys等位基因者(即Gln/Lys和Lys/Lys基因型)乙型肝炎患病风险增加2.49倍(95%CI:1.69-3.65);LMP2/LMP7基因多态性位点在无症状HBV携带者与进展性肝炎患者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MP7基因可能是无症状HBV携带和进展性肝炎的易感基因:LMP基因多态性与HBV感染的结局可能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