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704篇
  免费   3568篇
  国内免费   2527篇
耳鼻咽喉   38篇
儿科学   356篇
妇产科学   50篇
基础医学   2587篇
口腔科学   853篇
临床医学   9873篇
内科学   2675篇
皮肤病学   168篇
神经病学   393篇
特种医学   2078篇
外国民族医学   37篇
外科学   10004篇
综合类   19220篇
预防医学   3129篇
眼科学   76篇
药学   7732篇
  79篇
中国医学   18170篇
肿瘤学   281篇
  2024年   394篇
  2023年   1412篇
  2022年   1431篇
  2021年   1963篇
  2020年   2140篇
  2019年   2195篇
  2018年   1009篇
  2017年   1907篇
  2016年   2104篇
  2015年   2397篇
  2014年   4187篇
  2013年   4025篇
  2012年   5075篇
  2011年   5302篇
  2010年   4585篇
  2009年   4451篇
  2008年   4434篇
  2007年   4124篇
  2006年   3688篇
  2005年   3531篇
  2004年   2905篇
  2003年   2541篇
  2002年   2077篇
  2001年   1668篇
  2000年   1362篇
  1999年   1240篇
  1998年   1134篇
  1997年   1067篇
  1996年   832篇
  1995年   685篇
  1994年   571篇
  1993年   356篇
  1992年   302篇
  1991年   199篇
  1990年   193篇
  1989年   180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比较分析低剂量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螺旋CT低剂量扫描)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在强直性骶髂关节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1日至2014年1月1日收治的40例强直性骶髂关节炎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经螺旋CT低剂量扫描和MRI检查,比较两种不同诊断方法的影像学特点、异常检出率和早期诊断率。结果在强直性骶髂关节炎的诊断中,螺旋CT低剂量扫描影像学特点为关节间隙变窄、关节面模糊等;MRI检查的影像学特点除了螺旋CT低剂量扫描中的骨结构改变外,还能清晰地显示滑膜、韧带、骨髓水肿和关节软骨等异常信号。MRI异常检出率(100.0%)及早期(Ⅰ级)强直性骶髂关节炎的诊断率(35.0%)均优于螺旋CT低剂量扫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检查能够清晰地显示强直性骶髂关节炎的病变异常信号,且异常检出率和早期诊断率均优于螺旋CT低剂量扫描,适于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比较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检测血清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结果差异性。方法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和 ELISA 法同步检测110例 RA 患者和110例健康体检者的抗 CCP 抗体。结果2种方法经配对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4.354,P<0.01);K ap pa值评价(K =0.890,P <0.01)显示2种检测方法具有高度一致性。 ELISA 法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64%和92.73%,均优于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结论2种方法检测血清抗 CCP 抗体存在差异,ELISA 法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高,优于胶体金免疫层析法。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改进后路腰椎手术后体位安置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本院2013年11月~2014年4月收治的行后路腰椎手术患者中随机选择100例作为观察组,实施改进后的术后体位安置。对照组为100例2013年1~6月实施常规术后体位安置的患者。两组进行临床效果比较。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行后路腰椎手术的患者在术后实施改进的体位安置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少各种术后并发症的出现,提高患者的舒适程度以及满意度,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94.
<正>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疾病。本病病程长,缠绵难愈,致残率高,目前在国内外仍属于病因不明的难治之症。自2003年9月~2014年4月笔者采用桂枝茯苓丸加减治疗本病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全部病例41例均为我院门诊或住院病人,符合相关文献中美国风湿病学会(ARA)1987年RA诊断修订标准[1],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相似文献   
99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47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5例纳入观察的R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8例,两组均接受DMARDs治疗,观察组同时口服中药自拟解痹汤,2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ACR20及ACR50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ESR、RF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优异,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对软组织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68例,均给予正畸治疗和正颌外科手术,通过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检测患者矫正前、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1年软组织变化。结果:治疗后3月与矫正前比较,除上下唇角外其余项目均有明显或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年与治疗后3月比较,除下唇基角、面型角、Z角UL、软组织面角和面凸角外其余项目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在术后3个月内具有显著疗效,治疗后1年存在轻微复发,但对手术效果无本质影响。  相似文献   
997.
目的研究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水平,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检测40例RA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中CTGF水平,并分析与RA患者各临床和实验室指标相关性。结果 RA组患者血清的CTGF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在DAS28≥5.1的RA高疾病活动度组患者血清CTGF水平高于DAS285.1的中低疾病活动度组患者。RA的血清CTGF水平与类风湿因子水平呈正相关,与血沉、C反应蛋白(CRP)、DAS28评分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RA患者尤其高疾病活动度组RA患者血清CTGF水平明显升高,与RF水平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98.
目的:通过前瞻性研究评价椎间撑开解剖复位对于退变性腰椎滑脱症价值。方法:2006年1月~2009年12月,对56例退变性腰椎滑脱症(II度以上)患者均施行经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oster 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但随机选择是否在术中进行解剖复位的操作,复位组30例,对照组26例,随访时比较两组病例的影像学、JOA功能障碍评分及并发症。结果:56例均获得13~46个月(平均32月)随访。复位组的影像学结果及最终融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1)。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都有较高的JOA功能障碍评分,复位组略优于对照组(P<0.01)。复位组和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和23.1%。结论:经后路椎体间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术中进行解剖复位可以获得更为理想的影像学结果、植骨融合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99.
老年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治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慢性侵蚀性关节病变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随病情进展,逐渐出现滑膜、软骨和骨质的破坏,最终导致关节畸形。本病呈全球性分布,我国的患病率为0.32%~0.36%,低于欧美白人的1%,是造成我国人群丧失劳动力和致残的主要病因之一。老年RA约占患者总数的40%。通常将≥60岁的RA患者称为老年RA,其中分为2种情况:一种是360岁发病的RA,称为老年发病的RA(elderly-onset rheumatoid arthritis,EORA),另一种情况为青壮年发病迁延到老年(younger-onset rheumatoid arthritis,YORA)。  相似文献   
1000.
类风湿关节炎(RA)是风湿免疫科的常见疾病,其发病率及致残率均较高,属WHO规定的现代难治病范畴。众多研究表明,中医药在RA治疗方面有独特的理念和优势,并取得了一定进展。现将近年来中医药内服法治疗RA的状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