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40篇
  免费   393篇
  国内免费   169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23篇
妇产科学   17篇
基础医学   140篇
口腔科学   28篇
临床医学   251篇
内科学   156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51篇
特种医学   161篇
外科学   110篇
综合类   947篇
预防医学   553篇
眼科学   44篇
药学   975篇
中国医学   1156篇
肿瘤学   84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10篇
  2022年   106篇
  2021年   132篇
  2020年   98篇
  2019年   121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105篇
  2016年   107篇
  2015年   131篇
  2014年   192篇
  2013年   215篇
  2012年   252篇
  2011年   272篇
  2010年   208篇
  2009年   191篇
  2008年   508篇
  2007年   286篇
  2006年   217篇
  2005年   301篇
  2004年   159篇
  2003年   103篇
  2002年   98篇
  2001年   114篇
  2000年   113篇
  1999年   102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6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91.
目前还很少有直接比较动脉使用造影剂与静脉使用造影剂后出现造影剂导致的急性肾损伤(CI-AKI)危险有何不同的研究,本文旨在比较接受了上述两种造影剂使用方法的患者出现CI-AKI的危险,以及临床病程的变化。方法:我们将2001年~2010年间1年内既接受经动脉又接受过静脉使用造影剂注射的170例患者纳入研  相似文献   
992.
针刺太冲及其临近穴脑反应区功能磁共振成像比较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利用功能磁共振(fMRI)观察针刺相邻穴位的大脑中枢反应,探讨穴位的相对特异性.方法用盲法随机分别针刺10例正常人左侧太冲、行间、内庭和邻近非经络假穴点,手针采用捻针和不捻针两种状态对比,利用1.9 T MRI行全脑功能成像,用SPM 99处理图像.结果发现在4穴上针刺时均产生了脑灰质结构的不同激活和抑制效应,太冲和行间激活和抑制区更相似,但太冲穴信号强度更强,内庭穴也可见较多的激活和抑制区,但与太冲穴相差较大,对照非经络假穴偶见激活灶,与太冲穴差异最大;各穴大脑抑制区也各有特点,但对照穴抑制区最为分散,并见双侧中央前回等皮层的抑制,各穴均见大脑边缘叶系统部分抑制.结论不同穴位针刺时可能对脑皮层神经活动有较相对特异的作用.同经络相似神经支配的不同穴位脑中枢效应最相似,不同经络相邻近神经节段支配区的经穴有明显差异,而相邻近神经节段的对照穴大脑反应区与各穴位差异最大.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探讨全氟显微泡浓度对于超声辐照诱导体外培养的正常肝细胞"声致孔隙"效应、凋亡和坏死的影响.方法 应用超声辐照含不同量微泡的HL-7702细胞悬液.实验设空白对照组(无造影剂,无辐照)、超声辐照组(无造影剂,超声辐照)及不同微泡浓度组[微泡数/细胞数(B/C)值为1~200,辐照10 min].辐照后观察大分子荧光物质进入细胞情况以检测"声致孔隙"效应,检测细胞活力及凋亡.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及超声辐照组比较,B/C为5~200组荧光染色阳性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及超声辐照组比较.分别为B/C 50、100及200组的细胞死亡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辐照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各项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一定浓度下诊断超声辐照国产造影剂全氟显可诱导正常肝细胞发生"声致孔隙"效应及细胞死亡.应用于诊断目的 时,B/C值尽可能在10以下;应用于基因转染时则选择B/C值50较为适宜,必要时可达100.  相似文献   
994.
目的鉴定早泄肾阳虚证血清蛋白质组,从蛋白质相互作用角度探索肾阳虚证发病机制。方法分别取4例早泄肾阳虚证患者及4名健康人外周血,提取血清蛋白,获取肾阳虚证相关蛋白质组,采用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技术鉴定肾阳虚证血清蛋白质组,采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肾阳虚证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对各网络中蛋白质功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共鉴定血清蛋白质总数238个,其中有定量信息的162个。筛选差异表达蛋白质9个,其中1个上调,8个下调。肾阳虚证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由72个蛋白质节点和283对蛋白质相互作用构成,并可以聚为16个模块,其中蛋白质节点≥3的模块有10个。每个模块都有一个核心蛋白,其中C3、C5、C1S和MASP2为补体系统的组分蛋白,主要参与补体激活生物学过程。结论早泄肾阳虚证差异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中蛋白模块的功能主要富集于补体激活生物学过程,提示以补体激活途径异常为主导的免疫功能紊乱可能是肾阳虚证的主要病理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95.
目的:1统计重症肌无力(MG)眼肌型患儿乙酰胆碱受体抗体的阳性率;2评价和探讨健脾益气补肝健肾中药治疗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复发或无效的重症肌无力眼肌型(MGI型)患儿的临床疗效,以及疗效与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 R-Ab)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5年1月就诊于石家庄市第一医院住院或门诊的明确诊断重症肌无力眼肌型、发病年龄小于15岁、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或复发的患儿149例,单纯接受我院健脾益气补肝健肾为主方的中药治疗,在治疗前、后1、3、6、12个月时应用重症肌无力许氏绝对与相对评分法评价重症肌无力症状的严重程度[1],同时检测治疗前和治疗后1、3、6、12个月外周血液中乙酰胆碱受体抗体的滴度。结果:1149例患儿中,98例乙酰胆碱受体抗体阳性的患儿,占65.77%;51例阴性的患儿,占34.23%。2乙酰胆碱受体抗体阳性与阴性患儿在治疗后1、3、6、12个月时临床相对评分≥75%(有效率)的患儿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到12个月时Ach R-Ab阳性患儿达到98.9%,阴性患儿达90.9%,有统计学意义;3相对评分≥90%(临床痊愈率)的患儿在1、3、6、12个月时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到12个月时Ach R-Ab阳性患儿达到97.8%,阴性患儿达88.0%,有统计学意义。4乙酰胆碱受体抗体阳性患儿的Ach RAb滴度治疗后3、6、12个月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经两两比较,治疗后3个月与治疗前患儿Ach R-Ab滴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组内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2个月时Ach R-Ab滴度由(3.40±2.08)nmmol/L下降至(0.38±1.08)nmmol/L,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组研究乙酰胆碱受体抗体阳性患儿阳性率65.77%;健脾益气补肝健肾中药治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阳性的重症肌无力眼肌型患儿的总有效率和临床痊愈率均高于Ach R-Ab阴性的患儿;乙酰胆碱受体抗体阳性眼肌型患儿的抗体浓度随着肌无力的缓解逐渐下降至阴性。  相似文献   
996.
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淫羊藿总黄酮胶囊中7种黄酮类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一测多评技术建立UPLC快速测定淫羊藿总黄酮胶囊中7种成分(朝藿定A1,朝霍定A,朝霍定B,朝霍定C,淫羊藿苷,鼠李糖基淫羊藿次苷Ⅱ以及宝霍苷I)的方法,并验证此方法在淫羊藿总黄酮胶囊中应用的可行性和方法适用性。方法:以淫羊藿总黄酮胶囊中7个具异戊烯基取代的黄酮类成分为指标成分,在一定的线性范围内,建立淫羊藿苷与其他6个成分的相对校正因子,计算朝藿定A1,朝霍定A,朝霍定B,朝霍定C,鼠李糖基淫羊藿次苷Ⅱ以及宝霍苷I的含量,实现一测多评。结果:各成分相对淫羊藿苷的校正因子分别为f_(淫羊藿苷)/f_(朝藿定A)1=1.413,f_(淫羊藿苷)/f_(朝藿定A)=1.231,f_(淫羊藿苷)/f_(朝藿定B)=1.375,f_(淫羊藿苷)/f_(朝藿定C)=1.166,f_(淫羊藿苷)/f鼠李糖基淫羊藿次苷Ⅱ=0.962,f_(淫羊藿苷)/f宝藿苷Ⅰ=0.689,且重复性良好,10批淫羊藿总黄酮胶囊中7个成分的计算值与外标法实测值无明显差异。结论:一测多评法可用于淫羊藿总黄酮胶囊中多成分的质量评价,结果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997.
方证相应是指方药与病证之间一一对应,方随证立,方和证之间存在着高度的对应关系。象,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被广泛应用到中医学中。象思维无论在方证相应的雏形阶段,还是方证相应的成熟阶段,乃至后世医家对方证相应的继承和发展阶段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方证相应是临床取效的关键,而在方证相应的过程中,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都不能脱离象思维。掌握方证相应中的象思维,对启迪中医临床思维,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998.
经方一词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但何谓经方,即便中医人士及古今文献也莫衷一是。笔者认为,经方是以方证理论治病的医药学体系,经方起源于神农时代,起初用单味药治病,其代表著作为《神农本草经》;后经秦汉逐渐积累了复方方证经验,再经汉晋集成《伤寒杂病论》。凡提经方,不但指《伤寒论》等书中之方剂,而且要包含方证之理论体系,即六经辨证理论体系,其理论特点是先辨六经,继辨方证,方证对应,疾病乃愈。  相似文献   
999.
病证方药相应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病证方药作为医疗过程中的基本要素,存在纷繁复杂的关系,临床诊疗的目的在于妥善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因而在方证、病证相关命题的基础上,展开病证方药相应理论的探讨,认为它涵盖了病证关系、方证关系、药证关系、专方专药等内容。病证方药相应真实反映了临床诊疗过程,拓展了中医辨证论治的诊疗思路,强调了对整体的重视,对临床疗效、诊疗规律的研究均有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儿童青少年肥胖与血脂各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从分层整群随机抽取的10 648人中,依据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BMI分类标准,按照性别、民族、年龄相差≤1岁,进行肥胖、超重、正常1∶1∶1配对,各321例,采用"全国青少年体质调研统一测量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体格测量,并采集空腹静脉血进行血糖(FP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三组间体重、腰围、臀围、收缩压(SBP)、舒张压(DBP)、TG、TC、LDL-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或0.05),肥胖组明显高于正常组;随BMI的增加,血TG、TC异常率呈上升趋势,肥胖组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或0.05);控制性别、民族和年龄因素后,TG与BMI、腰围、臀围、腰高比值(WHtR)呈正相关(均P0.01或0.05),HDL-C与BMI、腰围、臀围、WHtR呈负相关(均P0.01或0.05);调整性别、民族、年龄因素后,随BMI的增加,高脂血症发病风险显著增加,肥胖组患高脂血症的风险是正常组的1.593倍(95%CI为1.144~2.2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回族儿童青少年的TC、LDL-C、HDL-C水平均高于汉族,TG水平均低于汉族(P0.05);而回族儿童青少年TC、LDL-C异常率明显高于汉族(P0.01)。结论肥胖显著增加了儿童青少年高脂血症的发病风险;回族儿童青少年TC、LDL-C的异常率均显著高于汉族,是否与民族遗传有关,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