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417篇
  免费   10925篇
  国内免费   5459篇
耳鼻咽喉   1234篇
儿科学   1774篇
妇产科学   1365篇
基础医学   6519篇
口腔科学   1317篇
临床医学   41407篇
内科学   17679篇
皮肤病学   1184篇
神经病学   5123篇
特种医学   632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11篇
外科学   13977篇
综合类   61675篇
预防医学   20949篇
眼科学   917篇
药学   26330篇
  355篇
中国医学   22113篇
肿瘤学   2445篇
  2024年   1284篇
  2023年   4629篇
  2022年   5309篇
  2021年   7139篇
  2020年   7620篇
  2019年   7814篇
  2018年   3179篇
  2017年   5677篇
  2016年   5715篇
  2015年   6067篇
  2014年   10300篇
  2013年   9702篇
  2012年   12285篇
  2011年   12664篇
  2010年   12202篇
  2009年   11896篇
  2008年   16475篇
  2007年   13918篇
  2006年   12280篇
  2005年   14019篇
  2004年   10155篇
  2003年   8511篇
  2002年   6359篇
  2001年   5169篇
  2000年   3845篇
  1999年   3112篇
  1998年   2445篇
  1997年   2201篇
  1996年   2133篇
  1995年   1918篇
  1994年   1568篇
  1993年   1066篇
  1992年   957篇
  1991年   897篇
  1990年   744篇
  1989年   808篇
  1988年   162篇
  1987年   188篇
  1986年   126篇
  1985年   109篇
  1984年   68篇
  1983年   26篇
  1982年   32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91.
992.
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理化、光学、电学及抗菌特性,在生物医药领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随着纳米材料的广泛应用,其生物安全性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关注。文章从纳米材料的特性出发,阐述了纳米材料在亚细胞水平上对细胞核、线粒体、内质网和溶酶体等细胞器的毒性作用研究进展,并对可能影响纳米材料亚细胞毒性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归纳和讨论,对深入认识纳米材料毒效应和进一步开展纳米材料毒性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3.
994.
目的探讨芪龙定喘膏滋联合自血穴位注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缓解期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于秦皇岛市中医医院就诊的60例COPD缓解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芪龙定喘膏滋联合自血穴位注射,两组患者疗程均为30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血清学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7、IL-10]及免疫指标(Ig A、Ig M、Ig G)。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3. 3%(28/30)比80. 0%(24/30)](P <0. 05)。两组患者治疗后FVC、FEV1高于治疗前(P <0. 05),治疗后观察组FVC、FVE1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呼吸症状、活动能力、疾病影响及总分均低于治疗前(P <0. 05),观察组呼吸症状、活动能力、疾病影响及总分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IL-10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IL-17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两组Ig A、Ig M、Ig G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患者上述各指标组间、时点间、组间和时点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芪龙定喘膏滋联合自血穴位注射用于治疗COPD缓解期患者能改善肺功能,有效控制症状、提高患者免疫功能、降低炎症反应、稳定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995.
双相障碍(BD)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以情感异常高涨或低落为主要表现。其确切病因目前尚不清楚,可能与遗传因素、家庭环境、生活事件有关。近年来,甲状腺与BD的关系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重视,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功能失调、甲状腺自身免疫性疾病均可能与BD有一定关联,且BD患者部分心境稳定剂(碳酸锂)的长期使用也可能对其甲状腺功能产生一定影响。另外,甲状腺功能与BD之间可能存在潜在的神经生物学机制。因此,两者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未来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96.
骨性错牙合随儿童的生长发育而发生、发展,是临床较为常见的错牙合畸形。此类畸形对患者的软硬组织、咀嚼功能、心理健康等均有严重影响。对于生长发育期的患者,多采用功能矫治器进行治疗,通过对颌骨的生长改良来纠正上下颌骨矢状向、水平向及垂直向上的不调,尽可能减少手术治疗。而磁力的优势包括无摩擦、无材料疲劳、能长时间产生可预测的水平力,且不需要直接接触。在儿童青春发育期采用磁力功能矫治器矫治骨性错牙合已获得满意疗效。未来,希望能研发出更加舒适、安全、有效的磁力功能矫治器。  相似文献   
997.
多瘤病毒增强子激活剂3(PEA3)是ETS转录因子的家族成员之一,它不但参与胚胎期肺、乳腺等组织器官的分支形态发育,还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异常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因此,通过了解PEA3与恶性肿瘤之间的关系,探讨相关分子信号通路,能为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药物治疗提供理论基础。目前,针对PEA3参与恶性肿瘤的分子机制研究仍缺乏突破性进展,今后应将基础实验与临床病例样本相结合,以进一步阐明PEA3在恶性肿瘤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8.
目的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发病率逐年升高。本研究探讨孕激素或雌激素治疗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2018-03-01—2019-03-31长葛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68例,根据年龄和月经史分为两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雌激素治疗,观察组给予孕激素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疗效、止血情况、心理状态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06%,高于对照组的76.47%,χ~2=4.610,P=0.012;观察组控制出血时间为(26.37±12.56)h,低于对照组的(38.62±17.34)h,t=3.336,P=0.001;完全止血时间为(42.52±18.76)h,低于对照组的(57.43±24.49)h,t=2.818,P=0.006。治疗后,观察组心理状态评估量表(psychological state assessment scale,MSSNS)评分为(56.62±3.71)分,低于对照组的(69.46±4.14)分,t=13.468,P0.001;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76%,低于对照组的32.35%,χ~2=4.191,P=0.041。结论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采用孕激素为主的治疗可迅速止血,从而降低患者负性情绪,且不良反应较少,效果高于使用雌激素为主的治疗。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究牛肺表面活性物质在胎粪吸入炎症感染新生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82例胎粪吸入综合征新生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患儿的治疗基础上采用牛肺表面活性物质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接受治疗前后炎症指标白细胞介素-8(IL-8)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治疗后不同时刻患儿的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功能指数(OI)和动脉/肺泡氧分压(a/APO2)水平,患儿机械通气时长、住院时长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24h后IL-8低于对照组,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不同时刻两组患儿PaO2和a/APO2水平均升高,PaCO2和OI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82.26±18.34)h,住院时间(10.86±2.71)d均短于对照组的(121.34±21.17)h和(18.09±3.35)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均出现间质性肺炎和肺出血并发症。结论牛肺表面活性物质应用于胎粪吸入炎症感染患儿常规治疗中可改善患儿肺部氧合功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长和住院时长,降低患儿并发症,具有良好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和凝血五项评价低分子肝素(LMWH)改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凝血功能效果的比较。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6年1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就诊的孕晚期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共33例作为观察组,并随机分为组1(n=18)和组2(n=15),组1患者予传统降压解痉治疗,组2在降压解痉基础上予LMWH 4100 U每日1次皮下注射治疗,治疗周期3~5天,检测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常规凝血五项(包括PT、APTT、TT、FIB、D-D)、PLT及TEG的指标;同时设立孕晚期健康妇女29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其凝血五项及TEG,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组1及组2与对照组比较,凝血五项中PT缩短,D-D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EG参数中R缩短,MA值及CI值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1治疗前后凝血五项及TEG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2治疗后较治疗前凝血五项中仅D-D下降(P0.05),而TEG参数中R延长,MA值及CI值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EG与凝血五项相比,可以更有效地反映出凝血状态及LMWH的治疗效果,可用作评价LMWH改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凝血功能效果的有力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