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74篇
  免费   331篇
  国内免费   82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113篇
内科学   32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784篇
预防医学   69篇
药学   178篇
  1篇
中国医学   5879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187篇
  2022年   204篇
  2021年   232篇
  2020年   179篇
  2019年   176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169篇
  2016年   187篇
  2015年   205篇
  2014年   359篇
  2013年   302篇
  2012年   467篇
  2011年   441篇
  2010年   415篇
  2009年   374篇
  2008年   442篇
  2007年   394篇
  2006年   360篇
  2005年   350篇
  2004年   318篇
  2003年   271篇
  2002年   195篇
  2001年   164篇
  2000年   149篇
  1999年   144篇
  1998年   115篇
  1997年   113篇
  1996年   126篇
  1995年   144篇
  1994年   133篇
  1993年   71篇
  1992年   65篇
  1991年   92篇
  1990年   131篇
  1989年   139篇
  1988年   47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2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载于《伤寒论》,一般认为本方证属邪在少阳,因枢机不利使三焦决渎失司、气机壅滞,因而治在少阳。但仔细分析,本方应属小柴胡汤合桂枝去芍药汤化裁,证属三阳同病,而兼见心神浮越、水饮内停的证情,因此应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三阳并治。以三阳同病的角度解释本方证则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992.
对《伤寒论》条文中涉及的单纯数脉主病、数脉相兼脉主病和数脉相类脉主病等内容进行整理与分析。《伤寒论》中的数脉所反映出来的病机纷繁复杂,脉义具有多重性。单纯数脉主要反映虚证、提示病情变化;数脉相兼脉主要反映虚证、里实热证、秘结的大便与宿食等有形之邪、正邪斗争的疾病态势、痈疡病等;数脉相类脉主要反映里实热证、虚证、正邪斗争胶着的疾病态势。根据数脉主病可辨明病势是整体向愈还是整体恶化;脉证合参更有利于病机的判别。数脉涉及病机的核心在于“热”与“阳”,可以是阴虚所导致的虚热,或是正虚所导致的阳不秘(阳之失调),或是实邪导致的阳盛。探讨《伤寒论》中的脉法可为现代中医临床应用脉诊进行辨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3.
五苓散证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苓散出自张仲景之方,大多数人认为其病机是膀胱气化不利,水邪内停.但历代医家有不同的看法,笔者认为分析五苓散证要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结合分析,才不至于出现认识的片面性.笔者不揣愚陋,谈谈对五苓散证认识的窥管之见,不妥之处敬希斧正.  相似文献   
994.
伤寒论》一书流传至今,经历代医家不断的临床实践和理论发掘,数千年来百家争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后世堪称其为"医方之祖"。厚古思今,肾脏病学家杜雨茂教授在治疗肾脏病方面开创独特理论,逐渐形成杜氏理论关于肾脏病的认识,历年来,经过弟子及其门人不断努力挖掘,业已形成理、法、方、药具备的理论框架,"背反偕同"理论只是杜雨茂理论的冰山一角,是杜雨茂根据《伤寒论》的辨证论治精神在运用古方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妙用心得总结出来的理论。理论的核心思想是:"明病机,重方药,效法自然,遵从天地法象"。  相似文献   
995.
中医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许多流传千古的医学名著,这其中就包括张仲景所著<伤寒论>.<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多种外感疾病及杂病辨证论治的专书,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比较完善,理论联系实际的古代重要医学著作,奠基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是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一直有效的指导历代医学家的临床实践,并对中医药学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是继承和发扬中医药学的必读著作.笔者仅根据临床实践初步探讨了<伤寒论>中"四逆散"在临床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96.
"肾气丸"组方精谨、效专力宏、一方多证,而且完美融合《周易》神韵。作者认为"肾气丸"精韵在于揭示肾内水火同宅,两者有机融为一体,肾气源于水火所化之元气,而元气内孕元阴元阳,此乃一身所赖,亦为人身大本;水为火之主,火为水之用,水得火则温,火得水则秘,"水火合德"则"少火生气"而"生生不息"。  相似文献   
997.
张锡纯乃近代临证大家 ,创衷中参西之说 ,对于近代中医的发展 ,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于临证过程中 ,对于《伤寒论》方的运用极有心得 ,也颇多独到之处 ,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一书中 ,立专章对伤寒诸方进行论述。作者在研读过程中 ,对于张氏对三承气汤的认识和运用 ,有一些自己的体悟 ,希望能与同道参商 ,以求加深对这三方的认识 ,使之在临床中更好地发挥作用。《伤寒论》共论及三承气汤 ,即大、小和调胃承气汤。医家均喜以痞满燥实之孰轻孰重来区别三承气汤。认为痞满甚者与小承气汤 ,燥实甚者与调胃承气汤 ,四者俱甚者与大承气汤。而张锡…  相似文献   
998.
仲景所著《伤寒论》冠古绝今,书中398条原文,太阳病篇所占178条,足以突出太阳病篇在六经辨证中的重要性.众所周知,太阳病的基本病机是感受风寒,营卫失调;其基本治则为辛温解表;“汗法”在治疗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用之正确则药到病除,用之不当则变证从生.仲景在太阳病篇中对“汗法”有很详细的描述,初探如下.  相似文献   
999.
《伤寒论》热厥证机理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伤寒论》热厥证机理探讨王仲彬(江西中医学院伤寒教研组南昌330006)关键词《伤寒论》热厥证病因病机《伤寒论》热厥证与《内经》所论不同。《内经》热厥证,因酒色劳倦所伤,由“肾气有衰,阳气独胜”而致,以“手足为之热”为主证。属虚证范围,治以滋阴降火。...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