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6篇
外科学   87篇
综合类   7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5篇
肿瘤学   1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目的建立压力性尿失禁动物模型,为压力性尿失禁的研究提供材料。方法30只健康雌性大鼠被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实验组切断阴部神经,对照组只游离不切断,所有大鼠行耻骨上膀胱置管,手术前后分别测定腹压漏尿点压(PALP)。结果2组术前PAL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手术前后的PAL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验组手术前后PALP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部神经切断是可以建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雌鼠模型的一种有效方法,该模型具有SUI发生率高、稳定性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钙粘素E(Ecad)和α连接素(αcat)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9例膀胱移行细胞癌中Ecad和αcat的表达。结果59例中Ecad及αcat的异常表达率分别为58%和66%,其中52例肿瘤组织(88%)二者同时正常或异常表达,二者表达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P<0.01)。Ecad及αcat在Ⅰ、Ⅱ、Ⅲ级肿瘤中的异常表达率分别为18%,47%,79%和18%,58%,90%;在Tis~T1,T2~4肿瘤中的异常表达率分别为16%,78%和26%,85%。二者的异常表达率在肿瘤的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等方面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Ecad和αcat的异常表达在膀胱肿瘤的恶性进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二者均可作为判断肿瘤恶性程度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93.
目的:将外源性P16基因导入该基因纯合性缺失的人膀胱癌细胞系,观察对肿瘤细胞增殖活性及凋亡的影响。方法:构建P16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转染膀胱癌细胞系,应用Northern杂交及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外源性P16基因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原位细胞凋亡检测及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凋亡。结果:转染外源P16基因的肿瘤生长速率明显降低,Ki67标记指数下降,大多数细胞被抑制在G0和G1期,同时发现凋亡细胞的存在。结论:外源性P16基因导入不仅抑制膀胱癌细胞的增殖,且可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94.
目的:通过分析输尿管硬镜钬激光输尿管结石的治疗效果,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WolfF8/9.8输尿管硬镜,德国Wavelight Auriga钬激光治疗仪,365~600μm光纤,激光能量500~1 200mJ,频率5~12Hz治疗406例输尿管结石患者,随防1~30个月,分析总结治疗效果。结果:除9例输尿管镜检查时结石回流入肾内,无法碎石,10例因输尿管结石远端狭窄,输尿管镜未能到达结石部位改其它方法治疗,余病人均一次成功。手术时间8~63min,平均21min。术后合并症有血尿304例,多3天内消失,最长1例血尿13天;尿痛316例,1~6天消失;发热18例,多3天后正常。术后放置双J管14~150天,平均30天。4例肾内结石行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结石排净率上段89.29%(100/112),中段95.10%(136/143),下段98.68%(149/151)。结论:输尿管硬镜钬激光治疗输尿管结石创伤小,效果好,采用高频率低能量可降低上段输尿管结石返流肾内的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5.
目的 探讨由内向外经闭孔尿道中段无张力悬吊术(TVT-O)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的长期疗效.方法 分析2004年8月至2006年8月应用TVT-O手术治疗68例女性SUI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探讨TVT-O术后至少6年的治愈率及常见并发症.结果 以尿失禁症状消失和咳嗽试验阴性定义为临床治愈,在TVT-O术后6周、1年和6年的治愈率分别是85.3%(58/68)、82.4%(56/68)和80.9%(55/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排尿困难3例,新发尿急4例,大腿根部和腹股沟区疼痛13例,均行相关处理.术后复发3例,采用其他疗法.结论 TVT-O是治疗女性SUI的有效术式,其长期疗效持续稳定.TVT-O严重并发症少见,但术后腹股沟疼痛需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功能性区域颈淋巴结清扫术对多发性颈淋巴结结核患者颈部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81例多发性颈淋巴结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行颈部结核病灶清除术,观察组41例行功能性区域颈淋巴结清扫术,比较2组颈部功能情况、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与愈合良好率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颈部功能正常率及切口愈合良好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功能性区域颈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多发性颈淋巴结结核,术野清晰,彻底清除病灶同时对重要血管与神经进行保护,利于术后颈部功能恢复与切口良好愈合、复发率低、预后佳、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由内向外经闭孔阴道无张力吊带术(TVT-O)和由外向内经闭孔阴道无张力吊带术(TOT)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穿刺入路的安全性.方法:在8具新鲜冰冻、未做防腐处理的女尸上 ,分别做TVT-O和(或)TOT;吊带置人后,分别沿吊带穿刺路径逐层进行局部解剖,观察并比较各个解剖层次的吊带与血管、神经及其他器官的关系.结果:闭孔血管束与吊带的平均距离TVT-O组为13 mm(3~34 mm),TOT组35 mm(32~41 mm);吊带和闭孔神经后支平均距离TVT-O组为11 mm(3~15 mm).TOT组26 mm(20~32mm),吊带与闭孔管的平均距离TVT-O组为21 mm(18~24 mm),TOT组38 mm(32~43 mm).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VT-O路径中吊带与闭孔各结构的距离比TOT近,提示术中损伤血管神经的风险较大;SUI的治疗中采用TOT相对要安全些,可能减少血管和神经等器官损伤的潜在危险性.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影像尿动力学检查在诊断小儿尿道直肠瘘中的应用。方法分析应用影像尿动力学检查诊断1例11岁男童尿道直肠瘘的临床资料。患儿主诉肛门闭锁术后、肛门漏尿11年。复习文献总结影像尿动力在指导小儿尿道直肠瘘诊治中的应用。结果影像尿动力学检查提示该患儿尿道直肠瘘的瘘管位于尿道球部,括约肌下方,且膀胱及括约肌功能良好。根据影像尿动力学检查结果采取经会阴部"T"形切口入路行"尿道直肠瘘修补术"。术后患者排尿正常,无并发症。结论影像尿动力学检查能明确诊断小儿尿道直肠瘘,并为其治疗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9.
100.
目的 探讨带蒂肾上腺背部皮下移位术治疗肾上腺皮髓质增生的临床疗效. 方法 肾上腺增生患者20例.男6例,女14例.平均年龄36岁.高血压病史6个月~5年.临床表现为向心性肥胖、多血质、紫纹等15例,阵发性肌无力、痉挛、多尿等2例,持续性高血压、阵发性加剧3例.20例均行内分泌检查,其中15例24 h尿17-羟皮质醇(17-OH)41~96μmol/24 h(正常值8~28μmol/24 h)、17-酮类固醇(17-KS)98~164μmol/24 h(正常值28~76μmol/24 h),4例香草基扁桃酸(VMA)90~210μmol/24 h(正常值5~45μmol/24 h),3例肾上腺素(E)349~463 nmol/24 h(正常值0~82 nmol/24 h)、去甲肾上腺(NE)705~1069 nmol/24 h(正常值0~591 nmol/24 h)和多巴胺(DA)2742~4478 nmol/24 h(正常值424~2612 nmol/24 h);3例血醛固酮(Ald)卧位543~720pmol/L(正常值28~139 pmol/L)、立位978~1224 pmol/L(正常值138~415 pmol/L),4例血钾2.6~3.2 mmol/L(正常值4.1~5.6 mmol/L).螺旋CT扫描示双侧肾上腺均匀性增大15例,单侧结节3例;MRI检查4例,显示双侧肾上腺弥漫性增大3例;131间位碘代苄胍(MIBG)肾上腺髓质显像检查5例,显示肾上腺增大3例.术前诊断库欣综合征11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2例、嗜铬细胞瘤1例、肾上腺髓质增生2例、库欣综合征-儿茶酚胺症4例.20例均采用带蒂肾上腺背部皮下移位术治疗,游离、结扎肾上腺中、下极血管,保留上极血管与膈肌相连形成蒂状结构,牵拉至11肋间皮下固定. 结果 20例手术均顺利完成,其中行双侧移位3例,单侧移位及对侧肾上腺切除1例.平均手术时间120 min,平均出血量40 ml,未发生明显外科并发症.术后平均10 d出院.病理诊断20例均为肾上腺皮髓质增生.17例术后随访6个月~8年,平均3年.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示移位的肾上腺1.5~2.0 cm×2.0~2.5 cm,呈中、低回声,流速0.04~0.07 m/s;其中13例患者临床症状消失,24 h尿17-OH、17-KS、E、NE、DA和VMA、血钾和Ald均恢复正常;4例血压、17-OH和17-KS仍偏高,再行对侧肾上腺移位或切除后,恢复正常. 结论 带蒂肾上腺背部皮下移位术是治疗肾上腺皮髓质增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