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89篇
  免费   258篇
  国内免费   229篇
儿科学   211篇
妇产科学   35篇
基础医学   8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879篇
内科学   511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113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130篇
综合类   2215篇
预防医学   69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218篇
  9篇
中国医学   1100篇
肿瘤学   50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85篇
  2021年   95篇
  2020年   125篇
  2019年   142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131篇
  2016年   154篇
  2015年   170篇
  2014年   358篇
  2013年   335篇
  2012年   385篇
  2011年   466篇
  2010年   383篇
  2009年   401篇
  2008年   432篇
  2007年   410篇
  2006年   397篇
  2005年   370篇
  2004年   318篇
  2003年   266篇
  2002年   230篇
  2001年   236篇
  2000年   184篇
  1999年   132篇
  1998年   150篇
  1997年   132篇
  1996年   136篇
  1995年   117篇
  1994年   85篇
  1993年   65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54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53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7 毫秒
91.
轮状病毒性肠炎,是由轮状病毒所致的急性消化系,肠道传染病.根据其发病季节,起病特点,生活环境,及个体差异等情况,进行辩证论治,文中紧扣本病“湿”邪为患的特点,以主治“肠胃受湿呕吐泄泻”之胃苓汤,随证加减化载,取其“分利水道”之法,确有“利小便,实大便”之功效,病程短,疗效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92.
李莉 《当代医学》2021,27(34):60-62
目的 探究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应用乳糖酶、消旋卡多曲颗粒、小儿氨基酸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4月至2020年9月本院收治的120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消旋卡多曲颗联合小儿氨基酸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乳糖酶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大便频率和性状恢复正常时间、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轮状病毒转阴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5、7 d,实验组轮状病毒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大便频率和性状恢复正常时间、呕吐消失时间、脱水纠正、退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乳糖酶、消旋卡多曲颗粒、小儿氨基酸联合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效果显著,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快速改善临床症状,利于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3.
目的观察藿香正气滴丸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92例病毒性肠炎小儿患儿进行分组研究,按照抽签法分为参照组(n=46,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和试验组(n=46,采用藿香正气滴丸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与参照组相比,试验组患儿的退热时间、止吐时间以及止泻之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比较,试验组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藿香正气滴丸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的临床效果良好,可显著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选择和全面推广。  相似文献   
94.
近年来慢性末端回肠炎(chronic terminal ileitis,CTI),作为一种独立的疾病,被临床学者认可。然而关于CTI的影像诊断报道甚少,从传统的临床教科书及影像学专著和相关资料,没有查到对本病的命名与解读。周国华于1994年首次提出慢性CTI这一概念,并从动物实验、内镜、病理学、临床治疗等方面作了大量研究工作。本研究就作者医院收治的经内镜、病理诊断的慢性CTI病例,行X线钡餐全消化道造影,在X线静态及动态下观察本病影像学表现特征,并对其影像形成机理作简要论述,意在提高对本病影像学表现的认知程度。  相似文献   
9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8):3514-3515
探究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小儿肠炎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抽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我院小儿肠炎患者102例,根据护理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5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施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家属护理满意度和治疗依从性。观察组患儿治疗依从性为92.16%,家属对护理满意度为90.20%,显著高于对照组74.51%和70.59%,差异显著(P<0.05)。个性化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肠炎患儿治疗依从性,可提升家属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96.
目的分析危重病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肠炎临床特征,并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实现不同的治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79例危重病患者进行抗生素相关性肠炎临床特征的回顾性分析。通过对比危重病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肠炎的临床症状、实验检查结果及危险因素排查,发现其临床特征。结果从危重病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肠炎的临床表现来看,患者腹泻的临床症状为78例(98.73%),明显优于异常大便性状的发生率51例(64.56%),呕吐症状54例(68.35%),数据对比具有可比性(P<0.05);从实验检查结果来看,患者临床特征中,血培养阴性的比重为100%(P<0.05);从危险因素排查方面看,APACHEⅡ和白蛋白值对患者的抗生素相关性肠炎的威胁最大(P<0.05)。结论危重病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肠炎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腹泻,而实验检查显示,患者白细胞会增多,血培养呈现阴性。  相似文献   
97.
目的研究小儿肠炎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0-7岁肠炎患几124例临床资料。结果124份病例样本中,有89份检出不同的致病菌,阳性检出率71.8%,主要为致病性大肠杆菌、产肠毒素大肠杆菌、侵袭性大肠杆菌、痢疾杆菌、副溶血性弧菌、空肠弯曲茵。结论病毒和细菌是小儿肠炎危险因素,应科学喂养,确保食物新鲜干净;注重家居卫生,加强餐具清洁消毒;培养良好饮食生活习惯,加大对小儿饮食卫生教育。  相似文献   
98.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急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急性肠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48例。2组均给予止吐、解痉、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等对症治疗,并嘱患者注意饮食。对照组同时给予阿奇霉素注射液0.5 g+250 mL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1次/d,3天为1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自拟中药,1剂/d,早晚各服1次。2组均以治疗3天为1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7.92%,对照组为87.50%。2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症状、体征改善及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药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急性肠炎临床疗效显著,可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99.
目的研究喜炎平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58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采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治疗前后的肌酸激酶(CK)、免疫球蛋白(Ig)A、Ig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肌酐(SCr)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55%,高于对照组的79.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热缓解、呕吐缓解、腹泻缓解、腹胀腹痛缓解、脱水缓解、病毒转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K、IgA、IgG、ALT、SCr分别为(89.32±16.82)U/L、(0.54±0.06)g/L、(8.12±1.02)g/L、(25.49±1.52)U/L、(34.71±0.67)μmol/L,均优于对照组的(103.64±15.75)U/L、(0.48±0.06)g/L、(7.22±0.97)g/L、(24.66±1.16)U/L、(34.15±0.54)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90%,与对照组的3.4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采用喜炎平治疗的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肠炎宁、左氧氟沙星联合用药在急性胃肠炎疾病治疗中的效果和对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枣庄市山亭区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急性胃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仅使用左氧氟沙星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使用肠炎宁联合左氧氟沙星药物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各症状消失时间、临床效果、不良反应情况以及炎性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各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临床效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联合肠炎宁在急性胃肠炎疾病治疗中,可以提升疗效,缩短症状消失时间,使炎性因子水平趋于正常,保证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