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6793篇
  免费   14386篇
  国内免费   6818篇
耳鼻咽喉   1163篇
儿科学   2425篇
妇产科学   2022篇
基础医学   11445篇
口腔科学   2903篇
临床医学   44664篇
内科学   19074篇
皮肤病学   2773篇
神经病学   4876篇
特种医学   7367篇
外国民族医学   98篇
外科学   12353篇
综合类   110452篇
预防医学   53657篇
眼科学   2426篇
药学   61945篇
  357篇
中国医学   22152篇
肿瘤学   5845篇
  2024年   1162篇
  2023年   4318篇
  2022年   4842篇
  2021年   5860篇
  2020年   6432篇
  2019年   6300篇
  2018年   3581篇
  2017年   5997篇
  2016年   7084篇
  2015年   8824篇
  2014年   16837篇
  2013年   17515篇
  2012年   20753篇
  2011年   21788篇
  2010年   20390篇
  2009年   19659篇
  2008年   28005篇
  2007年   21062篇
  2006年   19617篇
  2005年   24112篇
  2004年   13128篇
  2003年   16500篇
  2002年   17989篇
  2001年   9491篇
  2000年   6788篇
  1999年   5833篇
  1998年   5536篇
  1997年   6022篇
  1996年   5761篇
  1995年   5303篇
  1994年   4219篇
  1993年   2012篇
  1992年   1364篇
  1991年   1099篇
  1990年   1066篇
  1989年   960篇
  1988年   264篇
  1987年   236篇
  1986年   125篇
  1985年   79篇
  1984年   38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4篇
  1976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9,(2):149-152
目的:回顾性分析胫腓骨骨折术后早期足拇趾屈曲挛缩的原因。方法:纳入2015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胫腓骨骨折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其中男33例,女17例,年龄15~67岁。分析术后引起足拇趾屈曲挛缩原因。结果:50例患者获8~12个月随访,其中术后并发足拇趾屈曲挛缩3例,发生率为6.0%。3例经治疗后,足拇趾屈伸活动度随着时间情况逐渐好转,并在术后6月基本恢复正常活动功能;3例术后2周、4周、8周、4月、6月和8月VAS评分均较术后早期明显提高(P<0.05),且术后8月疼痛消失;足拇趾屈、伸肌群肌力逐渐增强,肌萎缩情况逐渐改善。结论:胫腓骨骨折术后并发足拇趾屈曲挛缩的发生率较高,术后应当重视随访工作,加强术后的康复锻炼,坚持长期有效的防瘢痕治疗及功能锻炼,有助于减少术后足拇趾屈曲挛缩的发生。  相似文献   
92.
93.
94.
探讨成教生自杀意念类型,为多阶段自杀预防方案提供依据。整群抽取西南地区两所成教院校在校生,采用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调查;潜在类别分析显示975名成教生的自杀意念类型可分为3种:健康组,低危组和高危组,分别占比7.1%,69.9%,23.1%。高危组在SCL-90量表上的各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健康组和低危组,但健康组与低危组在各因子得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自杀意念加重过程具有量变结合质变的特点。只有当个体由质变转为高危状态时,其心理健康水平才会降低,表现出心理健康检测的滞后性。自杀的防范应根据量变结合质变的过程从多个阶段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95.
96.
目的从"致病菌-食品"角度,分析2002—2016年中国单位食堂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起因,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数据参考。方法收集并整理2002—2016年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系统报告的全国单位食堂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以及数据库检索的文献数据,在对不同原因食品、致病因素和发生环节引发事件数、病例数以及死亡数的描述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多维度归因分析。结果共纳入2002—2016年全国单位食堂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2129起。单维度归因分析发现,引发事件起数居前3位的单一食品依次是蔬菜类、肉类和菌类,分别占单一食品引发事件数的46.09%、16.91%、10.53%;生物污染物是主要的致病因素,占事件总数的34.05%;发生环节以生产加工不当为主,占事件总数的43.31%。多维度归因分析得出,因四季豆中含有皂素引发事件数最多(426起),其中因生产加工不当引发404起事件;食用毒蘑菇引发暴发事件125起,其中因误食误用引发75起事件。结论四季豆为主要的原因食品,重点从生产加工方面入手,强化监管,降低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97.
目的: 系统评价代谢手术对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影响。方法: 检索 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NKI 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间为 2000-01 ~ 2017-05。结局指标包括 PCOS、月经周期异常、多毛症、不 孕症。结果: 纳入的 19 篇报道中,共纳入接受代谢手术病人共 2716 例,其中女性病人 2274 例。经代谢手术后, PCOS 发生率术前12.27%术后降低为4.76%( 95%CI: 2.14 ~ 9.86,Z = 3.92,P<0.0001) 。月经周期异常发生率术前 34.43%术后降低为10.79%( 95%CI: 5.62~ 26.15,Z= 6.36,P<0.0001) 。多毛症发生率70.59%降低为21.01%( 95% CI: 3.57~ 31.06,Z= 4.27,P<0.0001) 。不孕症发生率7.69%术后降低为2.56% ( 95% CI: 1.77 ~ 5.81,Z = 3.85,P = 0.0001) 。结论: 代谢手术可显著改善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手指屈肌腱断裂吻合术后早期主动功能锻炼预防肌腱粘连的护理要点。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40例手指肌腱断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指功能训练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手指功能训练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早期主动功能锻炼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指屈伸恢复优良率(95.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75.0%),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二次手术率(10.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35.0%),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手指屈肌腱断裂吻合术后进行早期主动功能锻炼预防肌腱粘连效果显著,能够降低肌腱粘连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性期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水平动态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治疗的158例STEMI患者作为病例组,以同期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病例组患者发病第1,3,7,14,28天时的FGF-23水平。绘制ROC曲线评价血清FGF-23水平对STEMI的诊断价值。并根据血清FGF-23水平将病例组患者再分为高FGF-23亚组和低FGF-23亚组,比较两亚组发病6个月后超声心动图心功能指标及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STEMI组患者发病第1,3,7,14,28天时血清FGF-23水平分别为[(326.2±64.3)、(371.6±67.4)、(324.8±60.9)、(319.3±61.1)和(315.7±58.6)n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74.5±54.3)ng/L(均P<0.05)。STEMI组患者发病第1天血清FGF-23水平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关系(r=0.313,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示:血清FGF-23诊断STEMI曲线下面积(AUC)为0.836,cut-off值为320.5ng/L时,对应的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1.2%和89.0%。高FGF-23亚组与低FGF-23亚组比较,发病6个月超声心动图LVEDV,LVEF和舒张早期与舒张晚期二尖瓣血流速度比值(E/A)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VEDV:(93.5±8.1)vs.(84.8±7.8)mL;LVEF:(45.9±5.6)%vs.(55.1±5.4)%;E/A:(0.9±0.4)vs(1.2±0.3),均P<0.05]。高FGF-23亚组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为22.4%,显著高于低FGF-23亚组的8.5%(P<0.05)。结论:STEMI患者血清FGF-23水平显著增高,有可能成为STEMI诊断和评估预后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