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066篇
  免费   13415篇
  国内免费   11394篇
耳鼻咽喉   830篇
儿科学   2028篇
妇产科学   1579篇
基础医学   12099篇
口腔科学   2011篇
临床医学   20777篇
内科学   23369篇
皮肤病学   1528篇
神经病学   3707篇
特种医学   404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62篇
外科学   8872篇
综合类   53209篇
预防医学   9425篇
眼科学   1765篇
药学   32346篇
  190篇
中国医学   25936篇
肿瘤学   5996篇
  2024年   1395篇
  2023年   4395篇
  2022年   4770篇
  2021年   5456篇
  2020年   5989篇
  2019年   6322篇
  2018年   3444篇
  2017年   5599篇
  2016年   5604篇
  2015年   6425篇
  2014年   8698篇
  2013年   8531篇
  2012年   11551篇
  2011年   12578篇
  2010年   11043篇
  2009年   10999篇
  2008年   12793篇
  2007年   11402篇
  2006年   10557篇
  2005年   10657篇
  2004年   8473篇
  2003年   7576篇
  2002年   6054篇
  2001年   5394篇
  2000年   4129篇
  1999年   3396篇
  1998年   2785篇
  1997年   2497篇
  1996年   2418篇
  1995年   1985篇
  1994年   1625篇
  1993年   1153篇
  1992年   1014篇
  1991年   915篇
  1990年   799篇
  1989年   673篇
  1988年   223篇
  1987年   193篇
  1986年   148篇
  1985年   98篇
  1984年   49篇
  1983年   32篇
  1982年   26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1.
92.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genous leukemia,AML)精氨酸/丝氨酸丰富剪接因子2(serine/arginine-rich splicing factor 2,SRSF2)基因突变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生存情况。方法选取2006年12月至2013年4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286例AM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统计患者的临床资料、SRSF2基因突变情况、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生存时间,并比较SRSF2基因不同表达患者间上述资料的差异性,分析影响AML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本研究286例AML患者中有12例发生杂合子SRSF2基因突变,突变率为4.20%,其余为野生型SRSF2基因。发生SRSF2基因突变和未发生SRSF2基因突变的AML患者在性别、病程、FAB分型、核型、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血红蛋白(hemoglobin,Hb)、血小板(platelet,PLT)水平以及骨髓原始细胞比例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_均> 0.05),但发生SRSF2基因突变的AML患者年龄较未发生SRSF2基因突变的AML患者大(P <0.05)。发生SRSF2基因突变和未发生SRSF2基因突变的AML患者5年总生存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χ~2=14.148,P <0.001)。经Log-Rank检验单因素分析,年龄≥60岁、出现异常核型、Hb <90.00 g/L、骨髓原始细胞比例≥50.00%以及SRSF2基因突变的AML患者生存时间均明显缩短(P_均<0.05)。经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年龄≥60岁、出现异常核型、Hb <90.00 g/L、骨髓原始细胞比例≥50.00%均为导致AML患者预后较差的独立危险因素(P_均<0.05)。结论 SRSF2基因突变的AML患者年龄显著较大,且年龄较大、出现异常核型、Hb水平过低、骨髓原始细胞比例较高均可导致AML患者预后不良,但SRSF2基因突变并非影响AML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3.
94.
目的探讨头孢曲松钠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喘息性肺炎的疗效及对其相关因子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150例小儿喘息性肺炎患儿分为3组:A组、B组和C组各50例。其中A组给予头孢曲松钠治疗; B组给予阿奇霉素进行治疗; C组则采用头孢曲松钠和阿奇霉素联合用药进行治疗。统计各组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并记录其喘息、咳嗽、肺部啰音和高体温退热时间;检测各组患者的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孕(Fib)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结果 C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和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且A组和B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此外,C组患者的喘息、咳嗽、肺部啰音和高体温消退时间明显缩短,并且D-D、Fib和CRP水平得到显著性降低。结论头孢曲松钠与阿奇霉素联用的药效和安全性明显优于单用头孢曲松钠或阿奇霉素;而且头孢曲松钠与阿奇霉素联用还可明显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和肺部体征,降低D-D、Fib、CRP水平,缩短治疗周期。  相似文献   
95.
96.
97.
目的探讨普罗布考联合瑞舒伐他汀对血管性痴呆(VD)患者智力、生活质量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1月鄢陵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VD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53例。A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瑞舒伐他汀片,B组患者在A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普罗布考片,两组患者均连续用药3个月。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价患者治疗前后智力水平;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MMSE、ADL评分高于治疗前,B组患者MMSE、ADL评分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RP、TNF-α、IL-6水平低于治疗前,B组患者CRP、TNF-α、IL-6水平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罗布考联合瑞舒伐他汀可有效改善VD患者智力、生活质量及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98.
目的 了解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脂肪因子水平,并探讨其与DAS28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2017年3-8月金华市中心医院治疗的RA患者126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接受健康体检者100名为对照组,比较2组研究对象血清内脂素、脂联蛋白、抵抗素水平。根据患者疾病活动度将126例RA患者分为高度活动组47例,中低度活动组79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所有研究对象血清标本中内脂素、脂联蛋白、抵抗素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患者血清内脂素、脂联蛋白、抵抗素水平与DAS28的相关性。 结果 观察组血清内脂素(6.68±1.25)ng/L、脂联蛋白(11.36±3.29)μg/mL、抵抗素(13.78±4.21)ng/mL,对照组血清内脂素(4.13±1.16)ng/L、脂联蛋白(6.57±1.38)μg/mL、抵抗素(6.85±2.34)ng/mL,观察组患者血清内脂素、脂联蛋白、抵抗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高度活动组内脂素(4.81±1.95)ng/L、脂联蛋白(22.64±8.96)μg/mL、抵抗素(15.72±7.97)ng/mL,中低度活动组内脂素(4.05±1.66)ng/L、脂联蛋白(19.35±9.62)μg/mL、抵抗素(13.28±5.96)ng/mL,高度活动组患者血清内脂素水平明显高于中低度活动组(P<0.05),2组患者血清脂联蛋白、抵抗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内脂素、脂联蛋白、抵抗素水平与患者DAS28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 结论 RA患者血清中脂肪因子水平显著升高,且在疾病活动度较高的患者中水平更高,与DAS28评分呈正相关,提示脂肪因子可能参与了RA的炎症免疫反应,可作为RA患者疾病活动程度的判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麻甘颗粒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MPP)的疗效及机制。方法:选取MPP 10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麻甘颗粒进行治疗,探讨对患者临床症状、炎症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08%显著高于对照组80.39%(P<0.05);治疗后两组咳嗽气喘、痰黄而多、发热、咽红肿、舌红苔黄症状积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以上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10(IL-10)、白介素-4(IL-4)水平均显著降低,白介素-2(IL-2)水平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治疗后TNF-α、IL-6、IFN-γ、IL-10、IL-4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IL-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红细胞免疫复合物(RBC-ICR)、CD_8~+占比情况均显著降低,红细胞C3b受体(PBC-C3bR)、CD_3~+、CD_4~+占比情况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治疗后RBC-ICR、CD_8~+占比情况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BC-C3bR、CD_3~+、CD_4~+占比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84%显著低于对照组25.49%(P<0.05)。结论:麻甘颗粒联合阿奇霉素治疗MPP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另外患者的炎症因子、免疫功能均有所改变,推测麻甘颗粒联合阿奇霉素治疗MPP的机制可能与降低机体促炎因子水平,升高抗炎因子水平,改善机体免疫功能相关,且不良反应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00.
《中成药》2019,(1)
目的建立UPLC-Q-TOF-MS/MS法同时测定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丹参、盐酸川芎嗪)中5种酚酸的含有量。方法该药物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ZORBAX Eclipse Plus-C_(18)色谱柱(2. 1 mm×50 mm,1. 8μm);流动相乙腈-0. 5%甲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 3 mL/min;柱温35℃。结果丹参素、原儿茶醛、咖啡酸、迷迭香酸、丹酚酸B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 999 1),平均加样回收率90. 0%~101. 3%,RSD 1. 2%~5. 0%。结论该方法简便可行,灵敏度高,专属性好,可用于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