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50篇
  免费   339篇
  国内免费   1585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1662篇
口腔科学   53篇
临床医学   2337篇
内科学   234篇
皮肤病学   17篇
神经病学   346篇
特种医学   119篇
外科学   273篇
综合类   2140篇
预防医学   956篇
眼科学   27篇
药学   456篇
  20篇
中国医学   796篇
肿瘤学   111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128篇
  2022年   109篇
  2021年   175篇
  2020年   180篇
  2019年   116篇
  2018年   83篇
  2017年   163篇
  2016年   374篇
  2015年   504篇
  2014年   918篇
  2013年   838篇
  2012年   680篇
  2011年   921篇
  2010年   510篇
  2009年   418篇
  2008年   1110篇
  2007年   629篇
  2006年   283篇
  2005年   312篇
  2004年   232篇
  2003年   232篇
  2002年   153篇
  2001年   115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背景:mi RNA通过调节特异靶基因的表达,在疾病的发展及预后中起着重要作用。目的:探索mi RNA-21在宫颈癌Hela细胞中对TLR4基因的调控关系。方法:通过miR NA靶基因预测网站寻找可能与miR NA-21相互作用的靶基因,利用已构建的携带pri-mi RNA-21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包装并大量扩增病毒感染Hela细胞,检测荧光蛋白的表达水平,提取感染48 h蛋白,通过Western印迹检测TLR4蛋白表达。从蛋白水平验证在Hela细胞中mi RNA-21与靶基因TLR4的靶向调控关系。结果与结论:100 MOI的重组腺病毒p Ad/pri-miR NA-21、p Ad/neg可以成功感染Hela细胞。生物信息学方法显示mi RNA-21和TLR4存在可能的结合位点。发现感染pA d/pri-miR NA-21组与对照组pA d/neg及空白组相比,TLR4蛋白的表达量明显降低。证实了mi RNA-21可以负调节靶基因TLR4的表达。  相似文献   
92.
背景:不同的基因输送策略也被应用到骨组织工程中以修复破坏的骨组织,作为最有效率的基因转运载体,病毒载体在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方兴未艾。目的:系统回顾和讨论目前基因强化骨组织工程中常用的病毒载体相关应用。方法:利用PubM ed数据库对2002年1月至2015年1月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检索,检索的文章主要聚焦在病毒载体基因转导方法和其在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对腺病毒、反转录病毒、腺相关病毒和嵌合病毒在骨组织工程的相关应用及不足进行了讨论。总共24篇相关文献被纳入此篇综述。结果与结论:总结了近年来病毒载体联合基因治疗促进骨组织再生的研究工作。讨论了包括装载目的基因的病毒载体联合种子细胞例如间充质干细胞植入支架材料修复骨缺损。研究表明,基因强化的骨组织工程比传统组织工程具有更多的优点;病毒载体介导的基因转染效率比普通载体更高;病毒载体介导的基因强化骨组织工程用于人体的安全性仍需要漫长的临床观察研究。病毒载体系统仍然是最有效的将外源基因转入种子细胞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93.
背景:随着新型钉棒系统、融合器、微创技术的应用,脊柱外科手术量逐渐增多、手术范围扩大、难度也在不断增加,同时脊柱术后感染率逐步增高也日趋显现。脊柱术后感染常常导致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增加,引起神经功能恶化甚至死亡等灾难性后果。目的:探讨脊柱后路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与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脊柱外科行脊柱后路手术的患者857例,根据是否术后感染分为两组,感染组34例,非感染组823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因素对脊柱术后感染的影响,通过分析34例感染患者的治疗方式及效果,总结治疗策略。结果与结论:脊柱后路术后感染率为3.97%(34/857),感染组与非感染组中肌力≤3级、术前免疫功能减退、有急慢性感染、肥胖、手术时间≥180 min、出血量≥600 m L、输血、植异体骨、未规范使用抗生素、术前及术后尿便失禁或留置导尿时间≥3 d、术后转入ICU、引流管根数、留置引流管天数等变量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他变量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后得出急性或慢性感染、肥胖(体质量指数>30 kg/m2)、术后转入ICU这3个因素是脊柱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需预防这3个危险因素及其他可能影响脊柱术后感染的因素,另外不同脊柱术后感染患者需采用不同的方式来治疗,选择适合的治疗方式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94.
背景:人工关节假体松动的原因除了手术技术、假体设计及其产生的磨损颗粒等因素以外,假体周围的骨质量也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骨微观结构是影响骨质量主要因素,应用技术分析组织微观结构目前已初步用于各种骨骼疾病的研究。目的:应用micro-CT技术,观察类风湿性关节炎与骨性关节炎股骨近端骨组织性能变化,对比研究两者之间的骨微观结构差异。方法:收集原发性骨关节病和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因行全髋关节置换而切除的股骨头(骨性关节炎10个,类风湿关节炎7个)。根据每个股骨头标本X射线上主要骨小梁方向,取材并制作来自于股骨颈骨组织的10 mm标本,然后进行micro-CT扫描,数据转换成3D图像数据后,分析两组之间皮质骨、松质骨以及股骨颈整体的骨微结构参数,做统计学处理。结果与结论:骨性关节炎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股骨颈骨组织的微结构(皮质骨、松质骨以及整体)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两种疾病的股骨颈骨组织的整体微结构特点与松质骨结构特点相近。与类风湿患者相比,骨关节炎患者骨小梁的连接性密度丢失较多,皮质骨的骨小梁定向分布程度升高,而松质骨和整体的骨小梁定向分布程度降低。结果证实,骨性关节炎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皮质骨、松质骨以及整体股骨颈骨组织的微结构无显著差异,这提示两种疾病的股骨颈整体的微结构退变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95.
背景:研究表明,转化生长因子β1在单纯骨折愈合中可发挥重要作用,但在脊髓损伤合并骨折中,转化生长因子β1如何促进骨折愈合未见报道。目的:观察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变化,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在骨折合并脊髓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脊柱外科及创伤外科从2012年5月至2014年3月间的住院患者28例,并根据是否合并脊髓损伤分为2组,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组患者12例、骨折无脊髓损伤组患者16例。分别于伤后第2,7,14,28天空腹时采外周静脉血,并采用酶联免疫法对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质量浓度进行检测。结果与结论:纳入的28例患者中,在损伤第2天,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组与骨折无脊髓损伤组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在第7,14,28天,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组比骨折无脊髓损伤组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低(P<0.05)。在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组中,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从第7天快速升高,至第14天达到高峰,第28天仍然无显著下降。在骨折无脊髓损伤组,第2天升高,第7天升高幅度达到最大,至第28天,升高幅度下降。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组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1可发生显著变化,可能与转化生长因子β1在不同时期参与骨折愈合及脊髓损伤修复有关。  相似文献   
96.
背景:研究发现,chemerin受刺激后可进一步扩增炎症信号,导致炎症因子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的释放。提示chemerin可能作为软骨代谢的重要调控因子,在骨关节炎的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目的:分析膝骨关节炎患者关节液和血清中chemerin水平与骨关节炎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经临床确诊的膝骨关节炎患者8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关节液和血清中的chemerin水平进行检测,骨关节炎影像学严重程度评分采用国际公认的Kellgren-Lawrence(K-L)评分系统。结果与结论:患者关节液和血清中chemerin水平与Kellgren-Lawrence分级有显著相关性(r=0.981,P<0.001和r=0.901,P<0.001),且血清中chemerin水平与关节液中chemerin水平呈正相关(r=0.596,P<0.01)。结果表明,骨关节炎患者关节液和血清中chemerin水平与影像学K-L分级严重程度正相关,chemerin水平可作为骨关节炎诊断及判断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7.
背景:骨质疏松症并非一个简单的骨定量的问题。骨质疏松症的评估是年龄、性别、骨代谢、骨形成和骨生物力学动态结果。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和骨碱性磷酸酶分别反映的是骨吸收和骨形成的两个重要指标。目的:分析骨代谢标志物在老年骨质疏松症诊疗中的临床意义以及其与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100例,年龄分布:65-70岁30例、71-75岁40例、76-80岁30例;排除合并糖尿病、肿瘤及其他影响骨质状况疾病。所有患者入院后检测骨生化4项,包括: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骨碱性磷酸酶、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以及25-羟维生素D。据检测结果患者分成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升高组和骨碱性磷酸酶升高组,分别行抗骨质疏松症治疗3个月。分析患者骨密度和骨生化4项检查结果与性别、年龄的相关性;进行两组治疗前后骨生化4项差异性比较及组间差异性比较。结果与结论:腰椎和髋关节骨密度随年龄增加而降低(P<0.05);男性组的腰椎和股骨颈Word三角区骨密度测量值较女性组高。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骨碱性磷酸酶、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随年龄增加在人体内含量升高(P<0.05),而25-羟维生素D随年龄增加在人体内含量降低(P<0.05);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骨碱性磷酸酶、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在人体内含量较男性患者高,而25-羟维生素D在人体内含量较男性患者低。两组患者使用抗骨质疏松症药物治疗后骨生化4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改善。结果提示,骨代谢标志物检测能明确患者体内是以成骨细胞功能为主和还是以破骨细胞功能为主,以便指导临床针对性使用抗骨质疏松症药物,为临床治疗骨质疏松症和监测疗效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8.
目的 构建猕猴B病毒囊膜蛋白gD的真核表达载体, 并且检测其在293T细胞内的表达情况。 方法 首先通过基因合成手段获得含B病毒gD蛋白的基因片段, 在经由PstⅠ和NotⅠ双酶切后连接到pEGFP-N3载体, 随后将构建的pEGFP-N3-GD重组质粒转染到人胚胎肾上皮细胞系293T细胞。再用Western blot检测所提蛋白其在细胞内的表达情况, 并用激光共聚焦分析其在细胞内的表达定位情况。 结果 成功获得携带gD基因的阳性重组质粒pEGFP-N3-GD, 且pEGFP-N3-GD重组质粒能在293T细胞的表面正常表达。 结论 利用真核表达系统, 既能够在细胞表面产生B病毒gD蛋白的特异性重组抗原, 而且可用于B检测抗原的制备。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索构建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并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成立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研究小组,确定器械清洗合格率、器械包装合格率、包装破损率、湿包发生率作为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并进行护理质量控制与改进。比较观察组(实施后)、对照组(实施前)敏感指标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临床科室器械、手术器械的器械清洗合格率(98.1%VS 94.3%、98.6%VS 97.1%)、器械包装合格率(98.3%VS 93.5%、98.1%VS 94.4%)均明显升高,包装破损率(0.22%VS 0.34%、0.22%VS 0.41%)、湿包发生率(0.27%VS 0.37%、0.22%VS 0.34%)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医务人员对器械的满意率较对照组(97.0%VS 90.0%)显著提升(P<0.05)。结论:构建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对消毒供应中心医疗器械实施全程标准化质量控制管理,可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及护理服务满意度提升。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和发展痛经的中医健康状态辨识与调理知识库构建。方法:从体质分类、证候分类、月经周期的气血阴阳变化状态描述痛经的中医健康状态,从痛经的证-症关系出发,研发痛经的中医证候问卷;从痛经一般性调理知识、中医健康状态的干预知识和中医特色疗法等内容构建痛经的中医干预知识库。结果:制定了痛经的中医证候问卷,并从起居、情志、运动等方面介绍了痛经一般性调理知识,初步设计出痛经干预知识库的字段。结论:痛经证型辨识模型和中医健康干预知识库,可以辅助痛经患者进行健康状态的自我辨识,有利于在医师指导下进行动态的自我调理,促进痛经患者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