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68篇
  免费   947篇
  国内免费   340篇
耳鼻咽喉   58篇
儿科学   92篇
妇产科学   88篇
基础医学   557篇
口腔科学   291篇
临床医学   1363篇
内科学   2057篇
皮肤病学   106篇
神经病学   225篇
特种医学   50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2篇
外科学   1068篇
综合类   6353篇
预防医学   1773篇
眼科学   97篇
药学   1290篇
  34篇
中国医学   2317篇
肿瘤学   567篇
  2024年   159篇
  2023年   540篇
  2022年   448篇
  2021年   341篇
  2020年   441篇
  2019年   757篇
  2018年   939篇
  2017年   256篇
  2016年   487篇
  2015年   499篇
  2014年   1125篇
  2013年   1201篇
  2012年   1454篇
  2011年   1637篇
  2010年   1128篇
  2009年   1054篇
  2008年   968篇
  2007年   849篇
  2006年   737篇
  2005年   546篇
  2004年   471篇
  2003年   397篇
  2002年   329篇
  2001年   285篇
  2000年   200篇
  1999年   185篇
  1998年   152篇
  1997年   119篇
  1996年   103篇
  1995年   108篇
  1994年   86篇
  1993年   87篇
  1992年   80篇
  1991年   66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74篇
  1988年   47篇
  1987年   65篇
  1986年   47篇
  1985年   57篇
  1984年   30篇
  1983年   32篇
  1982年   33篇
  1981年   36篇
  1980年   17篇
  1963年   12篇
  1962年   13篇
  1959年   14篇
  1957年   13篇
  1955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1.
目的探讨空心螺钉捆绑带结合半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近期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采用后外侧手术入路,股骨双动头置换结合空心螺钉及捆绑带重建股骨大粗隆的方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尤其是股骨外侧壁破坏较为严重的高龄患者。术后第1天、第1、3、6个月及1年复查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血常规以及X线片,观察术后X线片是否达到骨性愈合,捆绑带及空心螺钉是否松动,股骨柄假体有无松动及下沉,使用Harris髋关节评分(HHS)评价患者髋关节功能,利用直立行走试验(TUG)评估关节活动。 结果15例患者术后1年的X线片均可见大转子骨折实现了骨性愈合,空心螺钉及捆绑带未见松动,骨水泥长柄稳定,未见明显松动及下沉,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血常规均正常,伤口局部无红肿,无感染征象。Harris评分:末次随访的HHS评分为(76±17)分。末次随访TUG为(17±9)s。术后2例患者出现大粗隆外侧活动后出现轻度疼痛,休息可缓解。末次随访,臀中肌外展肌力达到5级的共5例,4级共4例,3级的共3例。残留轻度跛行的3例,均为臀中肌外展肌力3级(2例)者。1例对手术疗效较不满意,跛行(1例),其余14例表示非常满意或比较满意。所有患者均于术后3 d内下地行走。 结论采用股骨双动头置换,结合空心螺钉及捆绑带重建股骨大粗隆的方法,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可获得早期初始稳定性,帮助患者早日下床活动,近期疗效较好,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2.
目的对脾切除术、外囊次全切除术及内囊摘除术治疗继发性脾囊型包虫病的手术难度、手术风险及患者预后进行分析,以探讨临床治疗首选术式。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的71例继发性脾囊型包虫病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行脾切除术26例(A组),外囊次全切除术26例(B组),内囊摘除术19例(C组)。观察和比较三组患者的术中情况以及术后恢复情况、残腔并发症、复发等相关指标。 结果A组术中出血量最大,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带管时间、住院天数最长,住院费用最高;B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带管时间、住院天数最短,住院费用最少(均P<0.05)。随访2.5~12.5年,A、B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为3.85%(1/26),无一例复发;C组术后残腔并发症发生率为21.05%(4/19),复发率为15.79%(3/19)。三组术后残腔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62,P=0.090),但C组术后复发率最高(χ2= 8.28,P=0.016)。 结论在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外囊次全切除术治疗继发性脾囊型包虫病较为安全,具有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费用较低等优势,可视为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治疗原发性腹壁疝的微创新方法——头侧入路的内镜下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A)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至2020年1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何贤纪念医院患者2例,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患者1例,河南省商丘市睢县中医院患者2例,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患者1例,共6例接受头侧入路的TEA手术的原发性脐疝患者的临床资料。阐述手术操作流程及技术细节,分析其可行性和有效性。 结果6例患者术中均成功分离中上腹腹膜外空间并置入大张网片加强修复脐疝缺损,手术均获得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64 min(120~240 min)。术后伤口疼痛较轻,且术后第1天平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2.2分(2~3分)。术后平均住院时间2.2 d(2~3 d)。术后1例出现脐部少量血清肿,观察后自愈,未影响手术效果。术后随访时间6~15周,未发现复发患者。 结论头侧入路的TEA术式是安全可行的,可作为治疗中线原发性腹壁疝的一个选择,同时也是对TEA术式的一个补充。此术式扩大了TEA技术的适应证,避免了腹腔内置片修补术的弊端,值得向经验丰富的腔镜疝外科医师有限度推广。  相似文献   
94.
目的 基于已发表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RCTs),对关节镜下采用自体腘绳肌腱单束或双束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整体疗效比较进行Meta分析。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Springerlink数据库,收集自体腘绳肌键单束对比双束重建前交叉韧带的RCTs,检索时间及语种不限。两名研究人员按照指定的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独立对文献进行筛选,提取有关数据资料,并采用Cochrane Collaboration工具表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比较两种重建方式术后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 IKDC)主观评分和客观评分、Lachman试验、轴移试验、Lysholm膝关节评分、Tegner膝关节评分、KT-1000或KT-2000关节活动度测量仪测量的数值,评价手术疗效。结果 纳入19篇RCTs,共1 190例研究对象,其中单束重建组580例,双束重建组610例。两组间在IKDC主观评分[MD=-0.90,95% CI(-3.07,1.27),P=0.42]、IKDC客观评分[RR=0.98,95% CI(0.94,1.02),P=0.38]、Lachman试验结果[RR=0.81,95% CI(0.63,1.05),P=0.11]、Lysholm膝关节评分[MD=0.40,95% CI(-1.24,2.05),P=0.63]、Tegner膝关节评分[MD=-0.08,95% CI(-0.47,0.33),P=0.74]、KT-1000或KT-2000测量值[MD=0.30,95% CI(-0.05,0.64),P=0.09]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轴移试验结果在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R=0.85,95% CI(0.74,0.97),P=0.02]。结论 对于膝关节功能恢复和前直向稳定性,用自体腘绳肌腱单束或双束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结果无明显差异;而对于恢复膝关节旋转稳定性,双束重建技术优于单束重建。  相似文献   
95.
探讨新疆黑蜂胶对结肠癌大鼠模型中T细胞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雄性Wistar大鼠5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蜂胶预防组、蜂胶治疗组和5-FU组。采用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灌肠建立结肠癌大鼠模型。各治疗组给予相应药物治疗30d,其中蜂胶预防组于造模初便给予蜂胶预防性灌胃。每周观察大鼠体质量变化,HE染色观察结肠癌组织病理学变化、ELISA检测血清细胞因子TGF-β和IL-6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T细胞亚群数量、RT-PCR检测脾脏组织中转录因子Foxp3及ROR-γt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蜂胶治疗组及5-FU组大鼠体质量显著增高(P0.05);模型组Treg数量及其转录因子Foxp3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蜂胶预防组及5-FU组Treg数量及其转录因子Foxp3的表达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模型组Th17及其转录因子ROR-γt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5-FU组Th17数量及其转录因子ROR-γt的表达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模型组大鼠Th17/Treg比值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而5-FU组大鼠Th17/Treg比值较模型组显著升高。这提示新疆黑蜂胶具有预防和治疗结肠癌的作用,调节相关T细胞的功能及细胞因子的表达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新疆黑蜂胶调控结肠癌大鼠模型中调节性T细胞(Tregs)功能进而对结肠癌治疗作用的研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组,空白组只进行正常喂养,模型组给予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灌肠12周,蜂胶预防组于灌肠期间予以黑蜂胶进行预防,溶剂对照组给予33%乙醇灌肠,模型复制成功后将模型组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建模但不给予治疗),蜂胶治疗组(给予黑蜂胶治疗30 d)以及阳性对照组(给予5-FU治疗30 d)。HE染色观察结肠癌变组织学变化,采用流式细胞术、RT-PCR法、ELISA法、免疫组化方法检测Tregs细胞表型及与其增殖分化相关因子IL-10、TGF-β的表达。结果阴性对照组大鼠体质量、血清中TGF-β较空白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大鼠血清中TGF-β的水平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与空白组相比,阴性对照组大鼠结肠大体及病理切片均有明显变化;阴性对照组大鼠血清中IL-10及脾脏中CD4+CD25+Treg细胞亚群比例较空白组显著增高(P0.05);蜂胶治疗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血清中IL-10及CD4+CD25+Treg细胞亚群的比例低于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疆黑蜂胶可通过调节Tregs的免疫抑制功能及相关因子的表达发挥抗肿瘤作用,进而对结肠癌的治疗以及预后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97.
目的 探讨恶性血液肿瘤患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期合并感染患者降钙素原(PCT)、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为恶性血液肿瘤合并感染患者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选取144例恶性血液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感染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各72例,比较两组患者在化疗前后,抗感染治疗前后hs-CRP、PCT水平变化.结果 感染组患者hs-CRP、PCT水平高于非感染组(P<0.05),化疗后粒缺期发热组患者经抗感染治疗后血清hs-CRP、PCT均明显下降,治疗前后hs-CRP、PC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2粒缺期合并发热患者血清hs-CRP、PCT水平高于T1,T3经抗感染治疗后血清hs-CRP、PCT水平低于T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hs-CRP、PCT水平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均高于单一的hs-CRP、PCT检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恶性血液肿瘤患者化疗后粒缺期合并感染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水平显著上升,经抗感染治疗后下降;采用hs-CRP、PCT联合检测对于化疗后粒缺期感染的诊断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8.
99.
研究不同结构形状的血管支架用于治疗颅内动脉瘤后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针对同一个体化颅内动脉瘤模型,设计了三种网丝截面相同、通透率近似相等、结构形状不同的支架。将这三种支架植入颅内动脉瘤模型,进行双向流固耦合数值模拟,分析血流速度、壁面切应力的变化情况。三种支架中,螺旋型支架对动脉瘤瘤腔内的血流旋涡改善效果最佳,对动脉瘤瘤颈和瘤顶部分较高的壁面切应力削弱也最明显;周期型支架的柔顺性优于其余两种类型的支架。螺旋型支架植入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效果最佳,但不适合几何形状复杂的血管,本研究也可为进一步优化支架结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探讨塔吉克族成人的体型特征及变化规律。 方法 应用Heath-Carter体型方法对280(男性124,女性156)例塔吉克族成人进行体型判定。 结果 塔吉克族男性与女性的平均体型值分别为4.3-3.1-1.8和7.0-3.1-1.1,均为偏中胚层的内胚层体型。塔吉克族外因子与年龄成显著负相关,塔吉克族女性内因子、中因子与年龄成显著正相关,塔吉克族男性内因子、中因子与年龄不相关。随年龄增长,女性年龄组间的体型差异较男性更明显。 结论 塔吉克族骨骼肌肉量较少,女性体脂发达,与藏族等高原人群和阿尔泰语系其他人群的体型有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