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3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20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3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137篇
内科学   54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54篇
外科学   76篇
综合类   221篇
预防医学   81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80篇
  3篇
中国医学   105篇
肿瘤学   1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891.
目的 探讨经椎间隙截骨(trans-intervertebral space osteotomy,TIO)联合椎间融合器(cage)植入治疗陈旧性胸腰椎压缩骨折伴后凸畸形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20年8月符合选择标准的59例陈旧性胸腰椎压缩骨折伴后凸畸形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0例接受TIO联合cage植入(A组),21例接受单纯TIO(B组),18例接受经椎弓根椎体截骨(pedicle subtraction osteotomy,PSO;C组)。3组患者性别、年龄、受伤至手术时间、骨折节段以及术前后凸Cobb角、脊柱矢状位平衡(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脊柱功能单位(functional spinal unit,FSU)平均高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以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影像学复查观察植骨融合情况,测量后凸Cobb角、FSU平均高度、SVA;采用VAS评分、JOA评分以及ODI评价腰背痛程度及腰...  相似文献   
892.
目的 探究汉黄芩素(WOG)调节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信号通路对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大鼠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 将60只SPF级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骨质疏松性骨折(OPF)模型组(Model组)、低剂量WOG组(WOG-L组,50mg/kg)、高剂量WOG组(WOG-H组,100 mg/kg)和高剂量WOG+AMPK抑制剂Compound C组(WOG-H+CC组,100 mg/kg WOG+0.2 mg/kg Compound C),每组12只。Model组、WOG-L组、WOG-H组、WOG-H+CC组采用双侧卵巢切除术与右侧股骨干骨折髓内固定术构建骨质疏松性骨折(OPF)大鼠模型。放射性检查评估骨折愈合情况。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扫描仪检测大鼠股骨痂骨密度(BMD)。通过三点弯曲实验和压缩实验对大鼠股骨骨生物力学进行检测。比色法检测大鼠血清骨钙素(OC)、I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ICP)水平。HE染色观察骨折处骨痂的病理学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股骨组织中AMPK/SIRT1信号通路相关蛋...  相似文献   
893.
目的 探究丹酚酸B对骨关节炎模型大鼠的软骨组织损伤、低氧诱导因子-1(HIF-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 构建骨关节炎模型大鼠,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骨关节炎组[切断交叉韧带法(ACLT)]、尼美舒利组、丹酚酸B高(40 mg/kg)和低(10 mg/kg)剂量组及丹酚酸B+HIF-1激活组,每组12只。显微CT机检测关节处骨结构;番红固绿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软骨组织病理学变化;检测血清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活性;Western blot检测软骨组织HIF-1、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及活化的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eaved caspase-3)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骨关节炎组软骨组织损伤严重,踝骨骨体积分数(BV/TV)降低,踝骨表面积与骨体积比值(BSA/BV)、血清中IL-6、TNF-α含量、iNOS活性、软骨HIF-1、VEGF、MMP-13及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骨关节炎组相比,尼美舒利组、丹酚酸B高...  相似文献   
894.
〔摘 要〕 目的:探究股骨前倾角增大对髌骨脱位患者内侧髌股韧带(MPFL)重建术后髌骨外倾角及临床预后的 影响。方法:选取 2019 年 8 月至 2020 年 12 月于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运动医学科就诊的 36 例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 根据股骨前倾角是否> 25° 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股骨前倾角> 25° 的患者分为观察组(16 例),股骨前倾角≤ 25° 的患者为对照组(20 例)。两组患者均行 MPFL 单束重建联合外侧支持带松解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髌骨外倾角, 并使用 Lysholm 膝关节功能评分、Kujala 评分、国际膝关节文件委员会(IKDC)主观膝关节评分、Tegner 重返运动 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及重返运动的能力。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髌骨外倾角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 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 9 个月,两组患者 Lysholm、Kujala、IKDC 评分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均具有统 计学意义(P < 0.05),但两组间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 9 个月两组患者 Tegner 重返运动评分较 术前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但两组间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股骨前倾角 增大的髌骨脱位患者行 MPFL 重建术后,其髌骨外倾角改善程度差于股骨前倾角正常的患者,但两组患者的临床预 后没有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895.
背景与目的 脾脏血管淋巴管瘤是一种较为罕见的脾脏良性肿瘤,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术前影像学诊断较为困难,初诊时易误诊,最终确诊需依靠病理组织学检查。本文通过回顾1例脾脏巨大血管淋巴管瘤患者的诊治经过,并结合相关文献报道,对本病特点进行总结,以期对临床工作提供经验和借鉴。方法 回顾性分析兰州大学第二医院2022年9月收治的1例脾脏巨大血管淋巴管瘤患者临床资料,结合国内外文献对该病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患者为50岁女性,因体检意外发现脾脏占位20 d余入院,全腹增强CT示:脾大,内见多发斑片状低密度影,部分边缘见弧形高密度影。腹部彩超示:脾脏多发混合回声病灶,较大者约10.2 cm×8.8 cm,形态尚规则,边界清,内回声不均,其内可见血流信号;胆囊息肉样病变(多发)。通过全科讨论分析患者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等资料,认为有手术指征。遂行腹腔镜辅助下全脾切除术+胆囊切除术。术后病理学检查确诊脾脏血管淋巴管瘤。结论 脾脏血管淋巴管瘤是一种具有侵袭性生长特性的良性肿瘤,误诊率高,病理组织学检查是确诊该疾病最重要的手段,完全手术切除被认为是治疗该疾病最有效的方式,术后应定期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896.
陈康  邢基  张云龙  程帆 《安徽医药》2023,27(3):443-447
目的 探究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抑制剂BEZ235联合顺铂对膀胱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 在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5月30日,应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检测BEZ235和顺铂联合接单药对人膀胱癌细胞(5637细胞)增殖的影响,并计算联合用药指数(CI);在BEZ235和顺铂空白处理(对照组)、联合处理和单药分别处理膀胱癌5637细胞后,通过平板克隆形成实验、划痕愈合实验和细胞侵袭实验分别检测各处理组膀胱癌细胞的集落形成、迁移和侵袭能力;应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处理组的膀胱癌细胞中上皮-间质转化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BEZ235和顺铂对5637细胞均以时间和剂量依赖的方式发挥抑制作用,100 nmol/L BEZ235和0.1μmol/L顺铂联合用药时,CI值最小。BEZ235和顺铂联合处理组的5637细胞的集落形成数[对照组为(207±9)个,BEZ235单药处理组为(146±10)个,顺铂单药处理组为(179±11)个,两药联合处理组为(103±9)个]、相对迁移率...  相似文献   
897.
目的分析肝囊型棘球蚴病患者的临床特征, 为本病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纳入2019年4月22日至2022年3月5日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住院治疗的15例肝囊型棘球蚴病患者的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腹部影像学结果、治疗及转归。结果 15例肝囊型棘球蚴病患者的发病年龄为39~78岁, 中位年龄为51岁。15例患者中, 农民12例, 自由职业者2例, 不明职业者1例。11例患者因腹部胀痛、乏力就诊, 1例患者出现梗阻性黄疸, 3例患者未诉明显不适, 为体格检查中发现。8例患者的棘球蚴囊肿位于肝右叶, 5例位于肝左叶, 2例为肝左、右叶多发。2例患者选择保守治疗, 接受手术治疗的13例患者术后均恢复, 未出现胆瘘、膈下感染等并发症, 术后腹痛、乏力等临床症状明显缓解。15例患者住院时间为4~23 d, 所有患者均服用阿苯达唑(400 mg/次, 每日1次)。结论肝囊型棘球蚴病以肝右叶多见, 临床症状多不典型, 手术是当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需规律服用阿苯达唑。  相似文献   
898.
目的:观察酸敏感离子通道阻断剂对酸诱导偏头痛模型小鼠行为学及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24只小鼠随机分为p H7.4组、p H6.0组、阿米洛利治疗组、Pc Tx1治疗组,每组6只。p H7.4组采用p H值7.4的合成组织间液(SIF)涂抹硬脑膜,后3组采用p H值6.0的SIF建立小鼠实验性偏头痛模型,阿米洛利治疗组、Pc Tx1治疗组分别给予阿米洛利和Pc Tx1治疗。观察小鼠制模后1 h内挠头次数、3 h后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内c-fos及脑干中酸敏感离子通道(ASIC1a)蛋白的表达。结果:在造模后1 h内p H6.0组的挠头次数明显多于p H7.4组(P<0.01),阿米洛利治疗组和Pc Tx1治疗组则明显少于其他两组(P<0.01)。与p H7.4组相比,p H6.0组的小鼠脑干中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内的c-fos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P<0.01);阿米洛利治疗组和Pc Tx1治疗组与p H6.0组相比,相应部位c-fos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P<0.01)。与p H7.4组相比,p H 6.0组脑干中的ASIC1a蛋白表达较高(P<0.05);阿米洛利治疗组、Pc Tx1治疗组与p H6.0组相比,ASIC1a蛋白表达均明显下调(P<0.01)。结论:酸敏感离子通道阻断剂能够减少偏头痛模型小鼠行为学异常及相关蛋白表达,提示酸敏感离子通道参与偏头痛的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