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0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21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18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93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195篇
内科学   34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06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71篇
综合类   168篇
预防医学   38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50篇
中国医学   21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31.
梁源  杨慧 《中国临床康复》2005,9(9):148-150
目的:帕金森病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之一,其确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目前一般认为该病主要是由于环境和/或遗传所导致的线粒体功能受损及α-突触核蛋白异常聚集所致。线粒体功能受损尤其表现在complexⅠ功能下降,线粒体DNA的变化,氧应激和凋亡的发生,文章将重点阐述以上内容的研究新进展,以期寻找线粒体损伤和α-突触核蛋白在帕金森病中的确切作用。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数据库1980-01/2004-06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pakinson’s disease”和“α-synuclein,mitochondria,complex Ⅰ,oxidative stress,mtDNA,apoptosis”,分别地组合进行检索,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英文。同时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9-01/2004-06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α-突触核蛋白,线粒体,复合酶Ⅰ,氧应激,线粒体DNA,凋亡”,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从查到的资料中选取与α-突触核蛋白,线粒体在帕金森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有关的文章。资料提炼:共收集到62篇符合上述要求的文章,查找全文,有48篇文章找到了全文。将观点非常相似的文章进行对比,筛出阐述详尽,近期发表的文章共26篇,其余排除。资料综合:将所选文章按其所述机制与α-突触核蛋白,复合酶Ⅰ,氧应激,线粒体DNA,凋亡的相关程度进行分类综合。结论:线粒体损伤和α-突触核蛋白在帕金森病的发生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线粒体损伤使ATP产生减少,能量不足,α-突触核蛋白聚集,细胞死亡。  相似文献   
832.
近年来已从胚胎和成年哺乳动物的神经组织和人脑中分离出神经干细胞。神经干细胞可在各种诱导因素作用下,不断增殖,分化成为神经元、星型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为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提供了新方向,成为神经系统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833.
患者女 ,2 1岁 ,未婚。主因不规则下腹痛 7d ,加重 3d入院。既往月经规律 ,量中等。查体 :下腹部可触及一 1 4cm×1 2cm×1 0cm肿物 ,囊性感 ,压痛 ,不活动。指肛检查 :于盆腹腔可触及 1 4cm× 1 2cm× 1 0cm肿物 ,触痛 ,后方实性感 ,无张力 ,不活动 ,边缘清 ,子宫体边界不清。超声检查 :盆腔内测及一 1 4 .0cm× 1 1 .5cm× 8.8cm肿物 ,边界清楚 ,形态规则 ,内部回声不均 ,以实性为主 ,前部由粗大分隔分为多个大小不等的无回声区 ,后部以中等回声为主 ,间杂针尖样强回声 (图 1 )。直肠子宫陷凹测及无回声区 ,最大深度 …  相似文献   
834.
急性脊髓损伤现代康复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脊髓损伤引起截瘫,致残率高,对社会和家庭带来的危害巨大。但由于脊髓损伤的特殊性,其治疗一直缓慢,由于现代实验手段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在充分研究脊髓损伤的病理、生化基础上,利用各种方法对严重脊髓损伤进行康复治疗;脊柱减压功能重建;大网膜移植;神经组织移植;基因治疗;损伤因子治疗;物理疗法。还有药物治疗;皮质激素;神经节苷脂;阿片受体拮抗剂;钙通道拮抗剂;自由基清除剂;扩血管、改善微循环药物。其中以神经移植、基因治疗代表未来治疗方向。  相似文献   
835.
[目的]比较安氟醚、异氟醚与七氟醚三种吸入麻醉药对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及血清S100β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腹部手术老年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三组,全身麻醉诱导后分剐以安氟醚(A组)、异氟醚(B组)、七氟醚(C组)维持麻醉;分别于麻醉前、术后6h、1、2、3、5d测定患者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评分及血清S100β蛋白水平.[结果]三组年龄、性别、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吸入麻醉药及输液量等差异无显著性(P>0.05);C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均少于A组及B组(P<0.05).三组麻醉前MMSE评分组问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麻醉前及C组相应时点比较,A组患者术后d1、d2、d3 MMSE评分显著降低(P<0.05),B组术后d1、d2 MMSE评分显著降低(P<0.05);C组手术前后各时点MMSE评分均无明显变化(P>0.05);三组麻醉前S100β蛋白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麻醉前及C组相应时点比较,A组怎者术后6 h、d1、d2、d3血清S100β蛋白显著增高(P<0.05),B组患者术后6 h、d1、d2血清S100β蛋白显著增高(P<0.05);C组手术前后各时点血清S100β蛋白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安氟醚与异氟醚均可引起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及S100β蛋白表达增高.七氟醚则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36.
线粒体、α-突触核蛋白在帕金森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帕金森病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之一,其确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目前一般认为该病主要是由于环境和/或遗传所导致的线粒体功能受损及α-突触核蛋白异常聚集所致。线粒体功能受损尤其表现在complexⅠ功能下降,线粒体DNA的变化,氧应激和凋亡的发生,文章将重点阐述以上内容的研究新进展,以期寻找线粒体损伤和α-突触核蛋白在帕金森病中的确切作用。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数据库1980-01/2004-06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pakinson'sdisease和“α-synuclein,mitochondria,complexⅠ,oxidativestress,mtDNA,apoptosis,分别地组合进行检索,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英文。同时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9-01/2004-06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α-突触核蛋白,线粒体,复合酶Ⅰ,氧应激,线粒体DNA,凋亡,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从查到的资料中选取与α-突触核蛋白,线粒体在帕金森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有关的文章。资料提炼:共收集到62篇符合上述要求的文章,查找全文,有48篇文章找到了全文。将观点非常相似的文章进行对比,筛出阐述详尽,近期发表的文章共26篇,其余排除。资料综合:将所选文章按其所述机制与α-突触核蛋白,复合酶Ⅰ,氧应激,线粒体DNA,凋亡的  相似文献   
837.
目的比较丙泊酚、异氟醚两种全身麻醉(全麻)药物对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血清神经组织蛋白质S100(S100β蛋白)浓度的变化。方法将择期行腹腔镜手术的老年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全麻诱导后分别以丙泊酚(P组)、异氟醚(I组)维持麻醉;分别于麻醉前、术后6 h,术后1、2、3、5 d测定患者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评分及血清S100β蛋白浓度。结果两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及输液量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I组均长于P组(P<0.05)。两组患者麻醉前MMSE评分、血清S100β蛋白浓度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麻醉前比较,P组患者术后早期(第1、2、3天)MMSE评分显著降低(P<0.05),血清S100β蛋白浓度显著升高(P<0.05);Ⅰ组患者术后较术前及P组各时间点MMSE评分显著降低(P<0.05),血清S100β蛋白浓度显著升高(P<0.05)。结论丙泊酚与异氟醚均可引起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及S100β蛋白浓度增高。但丙泊酚的影响较异氟醚的程度更轻且持续时间更短。  相似文献   
838.
目的 探讨IT15基因△2642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对亨廷顿病(Huntington disease,HD)发病年龄的影响.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结合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技术及银染法,检测29例已行基因诊断的HD患者和38名健康对照者的IT15基因△2642多态性位点基因型,比较2组间△2642基因型分布,分析△2642基因型与HD发病年龄之间的关系.结果 两组均未检测到B/B基因型.△2642基因型A/A和A/B在HD组分布频率分别为65.5%和34.5%,在对照组分布频率分别为92.1%和7.9%(x2=7.435,P=0.006).等位基因B在HD患者的频率分布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7.2%、3.9%,OR=5.07,95%(7I 147~15.12,P=0.010).A/B型和A/A型HD患者CAG重复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8).HD组中基因型AVB患者发病年龄[(37.33±6.46)岁]较基因型A/A患者[(47.10±10.86)岁]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91,P=0.019).结论 IT15基因△2642基因型可能影响HD发病年龄,基因型A/B患者的发病年龄较基因型A/A患者提前.  相似文献   
839.
颅内海绵状血管畸形(cerebral cavernous malformations,CCM)是颅内常见的血管异常性疾病,发病率仅次于颅内动静脉畸形。CCM是由单层内皮细胞构成的海绵状血管团,血管腔隙间无神经组织。临床表现与病灶部位关系密切,主要表现为癫痫和出血。在CCM治疗策略发展史中,多聚焦于手术适应证、手术时机及手术入路的选择等外科干预上。  相似文献   
840.
目的 观察骨髓神经组织定向干细胞(NTCSCs)移植对听神经损伤大鼠的修复作用。方法将转染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的骨髓NTCSCs移植至螺旋神经元特异性损伤模型大鼠左耳耳蜗蜗轴处(右耳作为自身对照,注射相同体积PBS溶液),同时设对照组(A组)、实验组(B~E组),所有组注射相同体积PBS溶液,HE染色观察耳蜗中轴切片,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感染EGFP的NTCSCs存活、分布部位及表达情况,注射后1周、2周、1个月时检测ABR阈值和DPOAE幅值等变化情况。结果 C组内耳耳蜗切片上发现转染EGFP基因的骨髓NTCSCs分散在鼓阶的腔隙内,D组发现转染EGFP基因的骨髓NTCSCs位置靠近基底膜和柯蒂氏器部位,E组发现转染EGFP基因的骨髓NTCSCs球团和两三个在一起的细胞聚集,并且位置靠近基底膜和柯蒂氏器部位,呈现良好的分布,类似有向基底膜和柯蒂氏器迁移行为;随着骨髓NTCSCs移植时间的延长,Nestin(+)细胞数量明显增多(P<0.05),而Myosin Ⅶa(+)细胞数量无明显变化(P>0.05);随着骨髓NTCSCs移植时间的延长,ABR阈值得到明显改善(P<0.05),DPOAE幅值明显上升(P<0.05)。结论 骨髓NTCSCs移植大鼠耳蜗后可逐渐分化成为螺旋神经节神经元(SGNs),进而起到改善听神经损伤大鼠听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