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61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60年   3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危险因素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后胰瘘(PF)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近12年来连续完成的218例PD的临床资料,并对围手术期可能与PF有关的16个因素进行单因素及非条件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全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9.8%(65/218),病死率4.1%(9/218)。PF30例,发生率为13.8%,占总并发症的46.1%。PF中25例经引流通畅或B超或CT定位下穿刺引流处理后均痊愈;5例继发腹腔感染者,其中2例拒绝再手术者均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死于迟发性腹腔大出血,2例经再手术腹腔引流后1例痊愈,1例死亡;PF病死率为13.3%(4/30),占总病死率的44.4%。PF组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均显著高于无PF组(P<0.01,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胰腺质地、胰管直径、胰管引流、手术时间、营养支持及应用生长抑素等6个因素与PF有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胰腺质地(正常)、胰管直径(细小)是PF的独立危险因素(OR 分别为9.394和4.232)。结论:胰腺质地正常、胰管细小是PD后PF发生的危险因素。根据胰腺质地、胰管直径及术者的经验,合理选择胰腺残端处理和吻合方式,是降低PF发生率的关键。早期诊断、早期处理PF及其他相关并发症对改善PF的预后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究miRNA-186-5p在结肠癌中的表达与功能。方法:用q PCR检测20例配对的结肠癌与其癌旁组织标本,以及正常肠上皮NCM460细胞与不同结肠癌细胞系(HCT-116、HRT-18、HT-29)中miRNA-186-5p的表达;分别用miRNA-186-5p模拟物或阴性对照组序列转染HCT-116细胞后,用CCK-8实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划痕实验及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情况。结果:miRNA-186-5p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相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在各结肠癌细胞系中均明显低于正常肠上皮NCM460细胞(均P0.05);与转染阴性对照序列的HCT-116细胞比较,转染miRNA-186-5p模拟物的HCT-116细胞,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降低、克隆形成数明显减少(114.0个vs.311.7个)、划痕愈合率明显降低(28.7%vs.77.0%)、侵袭细胞数明显减少(119.3个vs.259.7个),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miRNA-186-5p在结肠癌组织中低表达或缺失,恢复miRNA-186-5p的表达水平能抑制结肠癌细胞的恶性表型,提示miRNA-186-5p在结肠癌中发挥抑瘤作用。  相似文献   
83.
外科手术学教学质量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外科手术学是外科的重要启门课程,也是所有需要进行手术操作学科的基础。为了适应当前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需要,我们对外科手术学教学的方法、内容和手段等方面进行了调查,旨在进一步提高手术学教学质量,为相关临床课程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84.
硫酸铜对杀虫单急性中毒的解毒作用研究浙江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杭州市天目山路,310013)葛仁山温州医学院毒理研究室陈志康杀虫双是我国开发并已广泛使用的仿生农药。杀虫单为杀虫双农药中主要成份。随着杀虫双应用,生产过程中泄露和使用不当而造成的人员中毒...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闭合性肝外伤非手术治疗的可行性及其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余收治的109例闭合性肝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其治疗情况。结果:109例中35例采用非手术治疗,治愈33例(94.3 %),其中有3例(3/33,9.1 %)出现并发症;平均输血量、住院天数以及住院费用分别为(2.5±0.8)U,(13.2±1.3)d和(5 250±335)元。74例行手术治疗,治愈68例(91.2 %),在治愈的68例中,有14例(14/68,20.6%)出现并发症,平均输血量、住院天数以及住院费用分别为(8.4±1.10)U,(15.4±0.9)d和(13 550±805)元。非手术治疗组的平均输血量及住院费用均较手术组低(P<0.05)。结论:通过早期诊断、加强血液动力学监测,严格掌握非手术治疗的适应证、密切观察伤情变化,非手术治疗血流动力学稳定的Ⅰ~Ⅲ级闭合性肝外伤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肝X受体(LXR)激动剂GW3965对人结肠癌细胞奥沙利铂(OXA)耐药的逆转作用及机制。方法:用OXA药物浓度持续递增法诱导人结肠癌HCT116细胞构建OXA耐药的人结肠癌HCT116/L-OHP细胞,比较HCT116/L-OHP细胞与其亲本HCT116细胞的生长情况,以及对不同浓度OXA作用的反应情况;检测HCT116/L-OHP细胞经GW3965处理48 h后OXA耐药性及自噬相关蛋白ATG-5、Beclin-1、p62、LC3的表达的变化。结果:成功构建人结肠癌耐OXA细胞HCT116/L-OHP,表现为HCT116/L-OHP细胞与亲本HCT116细胞比较,增殖能力有所减弱,但对OXA的耐药性明显增强(IC_(50):244.99μmol/L vs.10.05μmol/L,P0.05),其耐药指数(RI)为24.45。不同浓度(10、20、30μmol/L)GW3965作用后,HCT116/L-OHP细胞对OXA的IC_(50)、RI均明显降低(均P0.05),且呈浓度依赖性(IC_(50):199.49、114.71、87.32μmol/L;RI:19.89、11.40、8.69),3个浓度的逆转倍数分别为1.23、2.15、2.82;ATG-5、Beclin-1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而p62、LC3-II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均P0.05),且均呈浓度依赖性。结论:LXR激动剂GW3965可逆转人结肠癌细胞对OXA的耐药,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自噬相关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87.
巯基化合物对易卫杀急性中毒的解毒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型杀虫剂易卫杀是沙蚕毒素衍生的同系物,同属于“神经突触阻滞剂”,可选择地阻滞N—胆硷受体使麻痹致死。据报告有些巯基化合物能部分或完全地恢复对神经冲动传导的阻遏作用。选用六种临床常用的巯基化合物进行易卫杀急性中毒小鼠的解毒实验:四种二巯化合物——二巯基丁二酸钠、二巯基丙磺钠、二巯基丙醇和α—硫辛酸及二种单巯基化合物——L一半胱氨酸和巯乙胺的盐酸盐。初步实验结果表明:肌肉注射二巯基丙醇油溶液无效;其余五种巯基化合物的水溶液在静脉注射后对易卫杀急性中毒的早期均有不同程度的保护作用,可减轻中毒症状,延长死亡时闻和增加存活鼠数,其中以二巯基丙磺钠和我国创制的二巯基丁二酸钠的作用较好。  相似文献   
88.
杀虫单诱发肌电及肌肉收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沙蚕毒素系新农药--杀虫单能引起实验动物的肌肉松弛现象杀虫单对鸡雏显示筒箭毒碱样肌松作用。本文报道杀虫单对诱发肌电及肌肉收缩的影响。结果表明:杀虫单的肌电反应图和肌肉收缩图与非去极化型的筒箭毒碱雷同,也可被新斯的明有效地拮抗,而不同于去极化型的琥珀酰胆的碱作用。  相似文献   
89.
4—氨基吡啶(4—AP)能拮抗筒箭毒碱的肌松作用,我们发现4—AP也能拮抗农药沙蚕毒(NTX)和其衍生物杀虫单(SCD)所致的神经肌肉阻遏作用。对乌拉坦麻醉兔记录肌电、呼吸和血压,ivNTX2mg/kg或SCD6.5mg/kg可使神经肌肉传递完全阻断,iv4—AP1或2mg/kg即迅速开始恢复肌收缩反应和自主呼吸,但后者频率较快且不规则,血压无明显变化。4—AP也能拮抗NTX所致坐骨神经腓肠肌的神经肌肉阻遏,恢复正常收缩。  相似文献   
90.
本文报道庆大霉素联用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实验结果。庆大霉素可出现非常显著的增毒现象(P<0.01);若联用琥珀氯霉素则增毒的组间差异并无显著意义(P>0.05),在不同给药间隔时间联用氯霉素和庆大霉素即时组的增毒现象非常显著(P<0.01),其他各组鼠的死亡数将因间隔时间的延长而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