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39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2篇
综合类   46篇
预防医学   5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6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81.
两种大鼠膀胱测压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比较大鼠在乌拉坦麻醉下经尿道置管膀胱测压与清醒状态经耻骨上膀胱造瘘置管测压的尿动力学指标差异及两种方法的优缺点.方法 15只成年雌性SD大鼠在不同剂量乌拉坦麻醉后经尿道置管测压,15d后行耻骨上膀胱造瘘置管,术后第3~8天及第14天分别行清醒膀胱灌注测压.比较膀胱容量,排尿量,残余尿量,最大排尿压及排尿效率的差异.结果 乌拉坦麻醉尿道置管测压时,按0.8g/kg体重腹腔注射后麻醉程度浅,无法插管.而按1.2g/kg体重腹腔注射后,对排尿反射影响较大.按1.0g/kg体重腹腔注射较为合适.而耻骨上膀胱造瘘测压时,术后第8天以后膀胱容量较为稳定.两者相比,清醒状态膀胱造瘘置管测压时膀胱容量较乌拉坦麻醉下尿道置管测压明显增大,分别为2.264±0.44mL及1.45±0.41mL (P<0.05);最大排尿压明显降低,分别为26.15±6.71cmH<,2>O及44.32±4.93cmH<,2>O (P<0.05);排尿效率明显增大,分别为(96.73±3.81)%及(80.44±4.12)% (P<0.05).结论两种大鼠膀胱测压方法测得指标具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2.
脐带静脉瘤样扩张致胎死宫内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27岁,孕2产1,因停经33周+2,胎动消失4d于2004年10月8日收入院。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04年2月17日,无不良孕产史。孕23周在本院行产前B超检查,显示胎儿发育未见明显异常;脐带内脐静脉局限性串珠状、囊状扩张,范围11cm×5cm×5cm,最大囊约为4·8cm×4·7cm×4·7cm,脐动脉两条,脐动、静脉血流频谱未见异常。考虑为脐带内脐静脉血管畸形。于孕31周行B超复查,显示脐静脉囊状扩张范围增大,为15cm×7cm×7cm,最大囊约为6·8cm×6·2cm×6·2cm,脐动脉血流频谱未见异常,脐带内可见囊肿9cm×5cm。2004年10月4日患者自觉胎动消失,无腹痛及阴…  相似文献   
83.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对雌性大鼠尿道括约肌损伤后修复的影响.方法 雌性未育SD大鼠55只分3组,治疗组(n=25)采用阴道扩张模拟产伤方法建立尿道括约肌损伤模型,尿道中段注射IGF-Ⅰ 1.0 μg(浓度0.1μg/μl);生理盐水对照组(n=25)尿道括约肌损伤模型建立后中段尿道注射无菌生理盐水10μl;正常对照组(n=5)无损伤不做任何处理.RT-PCR法检测治疗组、生理盐水对照组损伤后2、4、6、8、14 d时及正常对照组大鼠尿道括约肌组织IGF-Ⅰ和Ⅱ mRNA的相对表达量,比较治疗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尿道括约肌损伤后不同时间IGF-Ⅰ和ⅡmRNA的表达差异. 结果 尿道括约肌组织伤后2、4、6、8、14 d,生理盐水对照组大鼠IGF-Ⅰ mRNA表达量分别为未测出、0.58±0.15、1.73±0.31、2.30±0.29、0.46±0.06,治疗组分别为0.69±0.21、1.45±0.17、2.25±0.45、2.90±0.49、1.92±0.31,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第4、8、14天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理盐水对照组尿道括约肌组织伤后4、6、8 d IGF-Ⅱ mRNA表达量分别为0.42±0.14、1.51±0.59、1.31±1.04,治疗组4、6、8、14d表达量分别为1.04±0.23、1.94±0.29、1.75±0.41、0.81±0.15,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第4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正常对照组尿道组织无IGF-Ⅰ、Ⅱ mRNA表达. 结论 局部注射IGF-Ⅰ能促进尿道括约肌损伤局部内源性IGF-Ⅰ和ⅡmRNA表达,IGF-Ⅰ对尿道括约肌损伤所致压力性尿失禁可能具有潜在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4.
蔡丹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3):3357-3357
目的 探讨一般眼科手术患者的心理特征和心理护理新理念.方法 对283例1~3级眼科手术老年患者进行强化心理护理,并对其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83例眼科手术后患者恢复及时,预后良好,无感染现象发生.结论 运用心理学知识把握患者心理特征,强化心理护理是确保眼科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5.
[目的]观察单采新鲜血小板与冰冻血小板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比较输注单采新鲜血小板与冰冻血小板在非血液病患者与血液病患者中24 h后的血小板变化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289例次非血液病输注单采新鲜血小板与冰冻血小板病例,输后血小板上升值与输注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输注的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114例次血液病患者输注单采新鲜血小板与冰冻血小板病例,输注单采新鲜血小板后的血小板上升值与输注前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输注冰冻血小板后上升值与输注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输注新鲜血小板后上升值明显高于输注冰冻血小板后上升值(P〈0.05).两组输注的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输注单采新鲜血小板或冰冻血小板均能达到控制及预防出血的治疗作用,对于血液病单采新鲜血小板的升外周血血小板的效果优于冰冻血小板,冰冻血小板可作为抢救危重患者时代替单采新鲜血小板.  相似文献   
86.
为提高新上岗护士静脉穿刺技术水平,研制出一种简易的人造血管模型。通过人造血管模型练习静脉穿刺技术,新上岗护士在短时间内能掌握触摸血管和持针、进针的感觉及进针技巧,临床实践操作能力大为提高。  相似文献   
87.
常规十二导联心电图的下壁和/或侧壁有连续≥2个导联的QRS末端表现为切迹或顿挫,且Jp(切迹或顿挫的峰值为Jp)≥0.1 mV时诊断为早期复极(ER)[1].传统观念认为早复极为心电图的正常变异,是心电图的一种良性表现;近年来研究发现,早复极存在心脏性猝死的风险,是一种可能有不良预后的心电图,因而日益受到临床的重视.本文对近年我院常规心电图呈早期复极改变的36例患者的同步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提高对该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维生素D不足是否为卒中危险因素。方法英文以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作为检索数据库,以25-hydroxy vitamin D(25[OH]D)、vitamin D与stroke为主题词进行检索;中文以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万方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Wanfang Data)、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作为检索数据库,以维生素D、卒中、脑梗死、脑血栓形成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时间截止到2013年1月。用stata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计算合并HR值(95%CI)。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总样本量为28824。荟萃分析结果显示25(OH)D不足者与充足者相比的HR值(95%CI)是1.53(95%CI,1.43-1.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生素D不足可能是卒中的一个潜在危险因素,对人群进行维生素D干预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9.
目的总结儿童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特征和预后,为消化道大出血患儿及时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2018年江西省儿童医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消化道大出血患儿22例临床资料。结果 22例消化道大出血患儿男女比为3.4:1,农村患儿及城市患儿比例为4.5:1。以呕血及便血为首发症状者15例(68%),无消化道出血症状者7例(32%)。13例进行了胃镜检查,其中11例在呼吸机辅助通气下行床旁胃镜检查,检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者9例(69%)。22例患儿好转出院18例,死亡4例,病死率为18.2%(4/22)。结论小儿消化道大出血临床表现不典型,症状隐匿,病死率高。尽早明确出血部位、多学科合作可为小儿消化道大出血患儿提供生机。在呼吸机辅助通气下尽早行床旁胃镜检查安全性高,是提高小儿消化道大出血患儿抢救成功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0.
潘雪冬  高见  蔡丹 《当代医学》2012,18(25):139-140
目的分析白三烯调节剂在治疗哮喘中的应用,探讨它的辅助治疗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2年3月在成都市郫县人民医院确诊就治的哮喘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这8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A组(治疗组)和B组(对照组),每组各40例。笔者对B组患者每天进行吸入丙酸倍鲁米松400μg的治疗,A组患者除此之外还进行了每天孟鲁司特10mg的治疗,治疗3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 A、B两组在治疗前后,1s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病情明显改善。治疗后,A组与B组的上述指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效果优于B组。结论白三烯调节剂用于辅助治疗哮喘,作用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