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130篇
  免费   1371篇
  国内免费   1239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7篇
妇产科学   22篇
基础医学   871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6106篇
内科学   8256篇
皮肤病学   19篇
神经病学   79篇
特种医学   1004篇
外国民族医学   30篇
外科学   1642篇
综合类   12762篇
预防医学   2418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5572篇
  74篇
中国医学   4661篇
肿瘤学   188篇
  2024年   121篇
  2023年   445篇
  2022年   532篇
  2021年   756篇
  2020年   926篇
  2019年   1014篇
  2018年   441篇
  2017年   888篇
  2016年   1117篇
  2015年   1179篇
  2014年   2253篇
  2013年   2173篇
  2012年   2827篇
  2011年   2850篇
  2010年   2663篇
  2009年   2733篇
  2008年   2600篇
  2007年   2373篇
  2006年   2328篇
  2005年   2299篇
  2004年   1907篇
  2003年   1737篇
  2002年   1560篇
  2001年   1455篇
  2000年   1143篇
  1999年   858篇
  1998年   857篇
  1997年   508篇
  1996年   363篇
  1995年   217篇
  1994年   167篇
  1993年   112篇
  1992年   70篇
  1991年   66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53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81.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经抗病毒治疗后仍并发原发性肝癌(HCC)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肝病科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35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在抗病毒治疗期间并发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抗病毒治疗情况、相关疾病史等。【结果】35例患者中男性31例,女性4例;年龄大于40岁29例,小于40岁6例;7例有长期大量饮酒史,5例有长期吸烟史;6例合并有糖尿病,4例有 HCC 家族史(均为一级亲属);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滴度在6000~9000 COI 所占比例最高,为57.13%;乙型肝炎 e 抗原 HBeAg 阳性8例,HBeAg 阴性27例;经规范抗病毒治疗后,23例乙型肝炎病毒载量(HBV-DNA)<20 IU/mL,11例20 IU/mL ﹤ HBV-DNA ﹤2.0×103 IU/mL,1例 HBV-DNA 为4.0×107 IU/mL。【结论】抗病毒治疗并不能完全消除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并发 HCC 的风险,年龄大于40岁、男性、有肝癌家族史、长期饮酒、HBsAg 高滴度、HBV-DNA 阳性、糖尿病史等可能与 HCC 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82.
肝肾综合征(HRS)是终末期肝病的严重并发症,其总体治疗效果并不理想,生存时间短,预后差。肾脏替代治疗是目前主要的非移植治疗手段之一,但其疗效仍然存在争议。叙述了HRS的概况及肾脏替代治疗在治疗HRS临床疗效的最新进展。认为肾脏替代治疗不应作为HRS的常规治疗措施,但可用于计划性肝移植患者的移植前过渡性治疗,以及对血管收缩药物无效的非肝移植患者的短期治疗。  相似文献   
83.
目的分析研究末期肾病合并晚期肝硬化患者采用血液透析以及腹膜透析治疗效果。方法取自我院收治的90例末期肾病合并晚期肝硬化患者,根据透析方法不同划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血液透析,观察组50例采用腹膜透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浆总蛋白、SCr、BUN、不良反应以及生存率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透析方法均能有效治疗终末期肾病合并晚期肝硬化,且腹膜透析对于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效果显著,且应用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到临床治疗中。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治疗肝炎后肝硬化腹水患者时,采用螺内酯联合呋塞米治疗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于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600例肝炎后肝硬化腹水患者共600例,随机抽取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采用螺内酯和呋塞米物联合治疗2~7周,比较治疗前后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前患者平均尿钠量不足5 mmol/d,采用螺内酯联合呋塞米治疗2~4周后平均尿钠量为50~180 mmol/d(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后,患者腹水消退率为89.17%(107/120),治疗7周后腹水消退率为98.33%(118/120)。结论采用螺内酯联合呋塞米治疗肝炎后肝硬化腹水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5.
缪小勇 《肝脏》2016,(6):488-490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及C反应蛋白(CPR)在肝硬化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共276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男性169例,女性107例,同时选择204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根据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标准将观察组患者分为A级(92例)、B级(107例)和C级(77例),采集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标本,通过OLUMPUS AU5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并比较研究对象的ACE活性及CRP浓度。以ACE活性65 U/L为标准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高ACE组(294例)和低ACE组(186例),比较两组的肝硬化患病率;以CPR浓度10 mg/L为标准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高CRP组(314例)和低CPR组(166例),比较两组的肝硬化患病率。结果观察组A级、B级、C级患者的ACE活性及CRP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A级、B级、C级的ACE活性和CRP浓度均呈递增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7.98、4848,P均0.001)。高ACE组(74.73%)和高CRP组(89.16%)的患病率均明显高于低ACE组(46.60%)及低CRP组(40.76%)。结论肝硬化患者的血清ACE活性及CRP浓度的升高与肝细胞损伤有直接关系,且随着肝脏损伤的加重,ACE活性及CRP浓度升高得越显著。因此,临床监测肝硬化患者的血清ACE活性及CRP浓度,可为肝脏疾病的临床诊断以及肝硬化患者的治疗方案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同时也有利于肝细胞损伤程度的判断以及肝硬化患者病情监测、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86.
目的:观察软肝汤治疗气滞血瘀证慢性肝炎患者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气滞血瘀证慢性肝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肝脾康胶囊治疗,治疗组采用软肝汤治疗,疗程为1周,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肝功能生化指标,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的中医证候改善、肝功能下降水平、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软肝汤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有效改善肝功能指标,为慢性肝病提供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黄芪四君子汤联合不同营养方式对肝硬化肝癌大鼠肝部分切除术后营养状态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成功建立肝硬化肝癌大鼠模型并采用Higgins法成功行肝部分切除术的150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分为Ⅰ组、Ⅱ组、Ⅲ组,每组50例,Ⅰ组给予常规经口饮食处理,Ⅱ组给予黄芪四君子汤联合肠外营养,Ⅲ组给予黄芪四君子汤联合肠内营养,术前及术后7 d进行营养状态指标〔血红蛋白(Hb)、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免疫功能指标(细胞免疫功能指标、体液免疫功能指标)、免疫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2、IL-6、干扰素(INF)-γ〕检测,对三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Ⅰ组、Ⅱ组、Ⅲ组术后Hb、TC、TG、LDL均较术前明显降低,但Ⅱ组、Ⅲ组营养状态指标高于Ⅰ组,Ⅲ组营养状态指标高于Ⅱ组。Ⅰ组、Ⅱ组、Ⅲ组术后CD3+、CD4+、CD4+/CD8+均明显低术前,CD8+明显高于术前,Ⅱ组、Ⅲ组术后细胞免疫功能指标明显优于Ⅰ组,Ⅲ组术后细胞免疫功能指标明显优于Ⅱ组。Ⅰ组、Ⅱ组、Ⅲ组术后Ig G、Ig M、Ig A水平均明显低于术前,Ⅱ组、Ⅲ组术后体液免疫功能指标明显优于Ⅰ组,Ⅲ组术后体液免疫功能指标明显优于Ⅱ组。Ⅰ组、Ⅱ组、Ⅲ组术后IL-2、INF-γ均较术前明显升高,Ⅱ组、Ⅲ组术后IL-2、INF-γ明显高于Ⅰ组,Ⅲ组术后IL-2、INF-γ明显高于Ⅱ组,Ⅰ组术后IL-6高于术前,Ⅱ组、Ⅲ组术后IL-6低于术前,Ⅲ组术后IL-6低于Ⅱ组。结论肝硬化肝癌大鼠肝部分切除术后应用黄芪四君子汤联合肠内营养既能改善术后的营养状况,又可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88.
目前对乙肝后肝硬化的中医分型主要根据患者的症候、脉象、舌象等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判断,该分型存在主观片面性,并与医师的诊断水平有明确的相关性,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规范化诊断与中医药治疗。因此,为进一步提高乙肝后肝硬化中医证型分类的准确性,对近年来乙肝后肝硬化中医证型与影像学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进行探讨,分析超声、CT及MRI对症候分型的价值,以期从影像学的角度为乙肝后肝硬化分型提供客观依据及规范化中医药治疗。  相似文献   
89.
肝纤维化是许多慢性肝病的标志性过程,临床上以肝穿刺活组织检查作为肝纤维化的诊断金标准,目前缺乏无创诊断早期肝纤维化的有效手段。肝纤维化进程伴随着复杂的分子水平的物质变化,各种物质变化与肝纤维化进展程度有一定相关性。PET作为能够提供组织功能与代谢等分子水平信息的影像学检查,有能力监测这些定量化信息。简单介绍了应用于早期肝纤维化诊断的PET特异性分子探针的原理,总结了目前PET特异性分子探针对早期肝纤维化诊断、分期的应用价值,以及寻找更多、更合适的PET特异性分子探针应用于早期肝纤维化。  相似文献   
90.
目的观察自拟柴芩丹黄汤对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予综合治疗,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再予自拟柴芩丹黄汤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检测治疗前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PCIII(III型前胶原)、IV-C(IV型胶原)、LN(层粘连蛋白)、HA(透明质酸酶)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 L)、肝纤维化指标均明显降低,治疗组肝纤维化指标变化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自拟柴芩丹黄汤对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肝纤维化有明显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