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70篇
  免费   1317篇
  国内免费   1059篇
耳鼻咽喉   92篇
儿科学   252篇
妇产科学   120篇
基础医学   1194篇
口腔科学   185篇
临床医学   3258篇
内科学   1726篇
皮肤病学   149篇
神经病学   667篇
特种医学   820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1421篇
综合类   7485篇
预防医学   2679篇
眼科学   344篇
药学   2473篇
  22篇
中国医学   2554篇
肿瘤学   600篇
  2024年   86篇
  2023年   343篇
  2022年   405篇
  2021年   378篇
  2020年   480篇
  2019年   551篇
  2018年   516篇
  2017年   359篇
  2016年   412篇
  2015年   453篇
  2014年   1424篇
  2013年   1052篇
  2012年   1199篇
  2011年   1280篇
  2010年   1393篇
  2009年   1472篇
  2008年   1178篇
  2007年   1273篇
  2006年   1109篇
  2005年   1115篇
  2004年   1052篇
  2003年   870篇
  2002年   739篇
  2001年   664篇
  2000年   757篇
  1999年   655篇
  1998年   622篇
  1997年   615篇
  1996年   670篇
  1995年   495篇
  1994年   426篇
  1993年   300篇
  1992年   328篇
  1991年   276篇
  1990年   216篇
  1989年   199篇
  1988年   114篇
  1987年   110篇
  1986年   89篇
  1985年   72篇
  1984年   60篇
  1983年   58篇
  1982年   45篇
  1981年   38篇
  1980年   23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6篇
  1965年   12篇
  1959年   10篇
  1958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81.
头颈部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应用CT诊断头颈部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技术及方法,并综述了颈部淋巴组织的正常解剖、CT图像上正常淋巴结的形态及密度和头颈部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CT诊断标准。CT诊断与触诊法相比,CT是一种更为客观、准确、较为可靠的诊断头颈部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方法。  相似文献   
82.
脓毒症是一个复杂而动态的过程,与免疫反应密切相关.炎症小体被认为是脓毒症固有免疫反应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以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ucleotide-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like receptors family pyrin domain containing 3,NLRP3)炎症小体研究最广泛,它能与接头蛋白ASC、Caspase-1结合后形成炎症小体复合体,通过调控Caspase-1活化,促进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及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等炎症因子成熟、释放.本文就近年来NLRP3炎症小体在脓毒症及其相关器官功能障碍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3.
目的 总结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儿童四肢创面的针对性护理。方法 回顾分析医院2008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利用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四肢创面的107例患儿,年龄2~15岁,平均6.7岁。下肢创面86例,上肢创面21例。在游离皮瓣移植常规护理基础上,评估患儿整体状态和配合程度,并进行围手术期针对性护理。结果 107例患儿共移植110块股前外侧皮瓣。术前采取针对性心理护理,术后按患儿配合程度分组并进行针对性护理。术后血管危象5例,探查后部分坏死3例,完全坏死2例;余皮瓣均完全成活。术后并发症:皮瓣边缘坏死7例,局部感染6例,伤口裂开4例。结论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是修复儿童四肢创面的可靠方法,在常规游离皮瓣护理基础上,采用儿童皮瓣针对性护理能保障皮瓣安全成活,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84.
85.

目的 通过观察Ac2-26对心肺转流(CPB)大鼠肺功能、肺组织结构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细胞核因子-κB(p38MAPK/NF-κB)表达影响。
方法 选择成年健康SD雄性大鼠18只,体重350~450 g。随机分成三组: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膜联蛋白A1(AnxA1)拟肽Ac2-26组(AC组),每组6只。S组做穿刺及开胸处理,不建立CPB;IR组建立CPB,10 min后开胸夹闭左肺门;AC组建立CPB,在CPB前10 min给予Ac2-26 1 mg/kg,10 min后开胸夹闭左肺门。分别在CPB前、开放左肺门时、停CPB 90 min时,记录大鼠HR、MAP,并取动脉血行血气分析,计算氧合指数(OI)、呼吸指数(RI)。停CPB 90 min时用ELISA法检测左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支气管液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介素-6(IL-6)和总蛋白含量,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肺组织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p38MAPK)、磷酸化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p-p38MAPK)、核因子-κBp65(NF-κBp65)、磷酸化核因子-κBp65(p-NF-κBp65)和AnxA1含量,取左肺组织行光镜检查和病理损伤评分。
结果 与S组比较,开放左肺门时、停CPB 90 min时IR组和AC组HR明显减慢,MAP、OI明显降低,RI明显升高(P<0.05),停CPB 90 min时IR组和AC组TNF-α、IL-10、IL-6、总蛋白、p-p38MAPK、p-NF-κBp65、AnxA1含量明显升高(P<0.05),病理损伤评分明显升高(P<0.05)。与IR组比较,停CPB 90 min时AC组HR明显增快,OI明显升高,RI明显降低(P<0.05),TNF-α、IL-6、总蛋白、p-p38MAPK、p-NF-κBp65、AnxA1含量明显降低(P<0.05),IL-10明显升高(P<0.05),病理损伤评分明显降低(P<0.05)。
结论 膜联蛋白A1拟肽Ac2-26可抑制大鼠CPB后肺组织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的活化,抑制核因子-κB的分泌,降低TNF-α和IL-6的含量,增加IL-10含量,减轻其肺损伤程度,减少炎性渗出,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86.
目的回顾性分析唑来膦酸与阿仑膦酸钠对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比较。方法从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就诊的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中筛选出分别接受唑来膦酸和阿仑膦酸钠治疗至少1年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唑来膦酸治疗)和对照组(阿仑膦酸钠治疗)。收集所有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年后视觉模拟评分(VAS)、股骨骨密度和骨代谢标志物变化情况,进行组间比较,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和再发骨折情况。结果治疗1年后两组患者术后骨密度明显升高,VAS评分、Ⅰ型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CTX)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均0. 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CTX水平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0. 05),两组骨密度、PINP、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再发骨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唑来膦酸和阿仑膦酸钠用于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均安全有效。但在缓解骨折术后骨痛症状,改善骨代谢,提高患者依从性方面,唑来膦酸优于阿仑膦酸钠。  相似文献   
87.
大众对骨质疏松症的认知程度,是实现早期诊治的重要原因。近年来,关于骨质疏松症认知评估的研究逐渐增多,本文将以往骨质疏松症认知测评工具研究进行文献回顾,发现相关工具的构建较少,主要见于国外,这些工具的维度主要涉及疾病基础情况、危险因素、预防、治疗等,国内研究甚少,且已有工具的信效度还有待进一步考究。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2期以上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血管外科2012年7月至2016年3月54例2期以上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采用前列地尔,阿司匹林等扩管,抗血小板治疗及抗感染,并同时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分为虚寒型,瘀滞型,热毒型,气血两虚型进行中医辨证治疗。局部溃疡给予局部外用中药,清创等对症处理。观察评价所有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平均住院治疗37.5 d,9例坏疽患者有2例因缺血症状加重截肢,3例足趾呈干性坏疽而自行脱落;有42例在住院期间疼痛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12例疼痛无明显改善;38例溃疡15例完全愈合,15例溃疡缩小,8例溃疡未见好转。出院时疗效为治愈17例,13例显效,17例进步,7例无效。总有效率87.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2期以上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89.
90.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或咪达唑仑复合羟考酮用于经支气管镜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EBUS-TBNA)的镇静镇痛效果,以及对循环和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纵隔淋巴结肿大择期行EBUS-TBNA患者60例,男33例,女27例,年龄18~65岁,BMI 18~24 kg/m^2,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咪达唑仑组(M组),每组30例。入组患者均接受利多卡因口、鼻、咽部和环甲膜穿刺表面麻醉,D组于10 min内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为0.8μg/kg,继而以0.6μg·kg^-1·h^-1的速率维持泵入;M组以2 mg/min的速度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mg/kg。随后两组均静脉注射羟考酮0.08mg/kg。记录给药前(T0)、手术开始时(T1)、手术开始后5 min(T2)、10 min(T3)、15 min(T4)和术毕(T5)时的HR、SBP、DBP、SpO2,记录T1时Ramsay镇静评分、咳嗽评分,术毕时医师满意度和术后2 h患者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T1时M组SpO2低于D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5时D组SBP明显低于M组(P<0.05)。与M组比较,D组Ramsay镇静评分、咳嗽评分明显降低(P<0.05),患者满意度中术中不适种类个数明显减少(P<0.05),愿意接受复查评分明显降低(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羟考酮用于EBUS-TBNA手术,患者咳嗽少,镇静适度,呼吸和循环更稳定,咪达唑仑复合羟考酮术后患者愿意接受复查的程度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