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6篇
基础医学   19篇
临床医学   54篇
内科学   15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92篇
综合类   49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5篇
  2篇
中国医学   31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探讨过表达新型饱食分子蛋白(nesfatin-1)对L6骨骼肌胰岛素抵抗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和下游糖原合成酶激酶(GSK)-3β、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4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L6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后,用过表达nesfatin-1的腺相关病毒(AAV)和空载对照腺相关病毒(PC)感染L6细胞,将细胞分为四组,分别为空载对照腺相关病毒组(PC组),PC+棕榈酸(PA)组,过表达nesfatin-1组,nesfatin-1+PA组,四组均加入100 nmol/L重组人胰岛素(Insulin),PC+PA组和nesfatin-1+PA组再加入250μmol/L PA处理24 h后收集培养基上清,用葡萄糖过氧化物酶方法测定上清液中葡萄糖含量,用Western印迹检测PI3K、AKT及其下游信号分子GSK-3β、GLUT-4的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PC组比较,过表达nesfatin-1组p-AKT、GSK-3β、GLUT-4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5);与PC+PA组相比,nesfatin-1+PA组p-AKT、GSK-3β、GLUT-4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5);与nesfatin-1组相比,nesfatin-1+PA组p-AKT、GSK-3β、GLUT-4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过表达nesfatin-1可显著增加骨骼肌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减轻胰岛素抵抗,并经PI3K-AKT通路上调下游GSK-3β、GLUT-4的表达。  相似文献   
82.
肌腱延长术主要应用于整形修复手术和重建手术中。现有的肌腱延长法,如经典的"Z"成形术,为了达到所需要的长度,延长的肌腱通常会被完全切断而失去其连续性。本研究介绍一种新方法,能够在提高肌腱延长长度范围的同时保持一定程度的肌腱连续性。  相似文献   
83.
近年来,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为骨科疾病的临床诊疗和基础研究提供新的手段,其与传统骨科互相融合、互相促进、互相影响,逐渐形成具有时代特征的现代数字骨科。目前应用于骨科的数字技术主要包括医学影像处理与三维建模技术、三维虚拟仿真与可视化技术、临床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computerassisteddesign/computerassistedmanufacturing,CAD/CAM)技术、有限元技术、手术导航与机器人辅助技术、  相似文献   
84.
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三维可视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腰椎椎弓根内固定术后的三维可视化数字模型。方法选择1名腰椎间盘突出和1名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在腰椎内固定术前及术后行多排螺旋CT扫描,观测术前椎体压缩程度、手术前后腰椎结构形态,术后钉棒的位置及椎板减压情况,利用Amira 4.1软件,经剪切、分割、表面重建及绘制等步骤,对腰椎结构及内植物进行三维重建,获得立体形态的腰椎手术前后改变及内置物位置结构。结果借助数字化导航平台,重建了手术前后的腰椎和内置物形态结构。重建的三维结构可以多彩色、透明或任意组合显示。经不同角度观察,重建的三维结构显示清晰、实体感强。在三维表面重建的图像中可清楚地观察到内固定物的位置形态,特别是可以充分评估脊髓或神经根的减压程度及椎体骨折和压缩程度。术前重建图像可以清晰显示椎弓根的位置,为术中精确定位提供参考。结论腰椎椎弓根内固定术的三维重建对基础研究、临床试验及手术规划具有重要价值,应用Amira软件可为三维建模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85.
背景:牛皮质骨作为异种皮质骨材料应用最为广泛,但其免疫原性反应严重,从而可能导致内固定失败。 目的:观察3种不同皮质骨螺钉在动物体内的转归,及不同材料骨钉的生物力学性能以及免疫原性反应差异。 方法:脱脂、脱细胞、灭菌及诱导活性修饰处理制备牛皮质骨生物界面螺钉及普通方式处理后的消毒牛骨钉及消毒羊骨钉。再将3种骨钉植入健康18只山羊股骨中段进行生物学性能观察。 结果与结论:Lane组织学评分生物界面骨螺钉>消毒羊骨钉>消毒牛骨钉(P < 0.01)。生物力学实验行初始界面刚度载荷及界面刚度比较,3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12周时,生物界面骨螺钉>两组消毒钉(P < 0.05);24周时,生物界面骨螺钉>消毒羊骨钉>消毒牛骨钉(P < 0.01)。提示,生物界面骨螺钉的初始力学性能不低于消毒牛骨,且能较长时间保持稳定的力学性能;生物界面骨螺钉具有一定的成骨作用,与宿主骨组织结合后,产生了更强的界面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86.
背景:髋关节表面置换过程中二维图谱只能观察到三维解剖结构的某一个侧面,不能全面地把握整体的三维结构。 目的:利用个人计算机结合图像处理软件Amira 4.1对髋关节表面置换进行三维重建,建立髋关节表面置换的可视化数字模型。 方法:对1例髋关节表面置换后患者骨盆进行多排螺旋CT扫描,观测内置物的位置形态,将原始数据以.dicom格式输入个人PC,利用Amira软件,经剪切、分割、表面重建及体绘制等步骤,根据解剖结构特点,对骨盆及髋关节进行三维重建,获得立体形态的髋关节及内置物位置结构。 结果与结论:重建了骨盆、髋关节及内置物的形态构成,重建的三维结构可以多彩色、透明或任意组合显示,经不同角度观察,整体显示清晰、实体感强。在三维表面重建的图像中可清楚观察表面假体的位置形态,特别是可以立体直观显示全髋关节表面置换假体的大小、倾角、稳定性以及磋磨股骨头形态,并可精确测量。提示髋关节表面置换三维重建对基础研究、临床试验及手术规划具有重要价值,应用Amira软件可为三维建模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87.
章莹  付伟 《护理学报》2013,(23):11-14
目的:了解基于“治未病”理念下杭州市社区护士对老年痴呆症健康教育能力现状,为全面提升杭州市社区护士老年痴呆症健康教育能力提供循证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杭州市353名社区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杭州市社区护士对老年痴呆症的健康教育能力接近“基本符合”水平,执行健康教育维度得分最高,评估健康教育维度最低。影响社区护士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前3位因素是: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的需求,护士对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和护士的沟通能力。结论杭州市社区护士基于“治未病”理念对老年痴呆症患者的健康教育能力偏低,社区应为护士提供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加强网络信息化建设,为其提供健康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88.
89.
异体肌腱修复重建164例肌腱韧带损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异体肌腱修复重建肌腱韧带损伤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2000年9月-2007年5月,收治164例肌腱韧带损伤患者.男116例,女48例;年龄21~47岁,平均31.5岁.前交叉韧带损伤126例,完全性肩锁关节脱位18例,桡骨小头陈旧性脱位10例,跟腱断裂4例,胫前肌断裂、髌腱断裂及股直肌断裂各2例.受伤至入院时间为4~345 d,半均75 d.术中采用长为10~26 cm的异体肌腱联合缝线锚钉或可吸收界面挤压螺钉行肌腱韧带重建.结果 术后切口除1例股直肌断裂者延期愈合外,其余患者均Ⅰ期愈合.164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36个月,平均21个月.前交叉韧带损伤者术后12个月根据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评级及Lysholm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完全性肩锁关节脱位者术后10~12个月根据Lazzcano和Karlsson评分标准,获优13例,良5例.跟腱断裂者术后8~16个月根据Arner Lindholm评分标准优3例,良1例.胫前肌断裂者术后10~17个月踝关节背伸5°受限,胫前肌肌力减弱.1例髌腱断裂者术后14个月恢复膝关节活动范围,1例术后13个月膝关节伸商10°受限.股直肌断裂者1例术后18个月膝关节伸直15.受限,1例术后12个月伸直与属膝均受限.桡骨小头陈旧性脱位者术后3~36个月Broberg-Morrey评分标准评估优7例,良3例.结论 异体肌腱是修复重建肌腱韧带损伤的良好材料,但需注意术后适当保护下早期活动和及时处理局部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90.
对参与式教学法在《中医基础理论》课程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索。本研究发现,该教学模式是激励学生掌握主动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是一个讨论—自学—再讨论—再自学的学习过程,适合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分阶段推广运用,将有力地推进中医学教学的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