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9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7篇
中国医学   67篇
肿瘤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 探讨胃癌不同中医证型雌激素受体(ER)α、β和孕激素受体(PR)蛋白与mRNA的表达差异.方法 60例胃癌患者术前按中医辨证分为6型(实证:肝胃不和、瘀毒内阻、痰湿凝结;虚证:脾胃虚寒、胃热伤阴、气血双亏),术后标本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肿瘤组织ERα、ERβ、PR蛋白表达,Sybr green荧光定量PCR法检测ERα、ERβ、PR mRNA表达,观察不同证型表达差异.结果 ERα、ERβ阳性率分别为15%、48.33%,证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R阳性率26.67%,6种证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0 4).ERαmRNA、ERβmRNA、PR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1.910±2.461、1.559±1.452、5.592±7.896.ERαmRNA、ERβmRNA表达6种证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R mRNA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虚实证型比较,ERα、ERβ、PR蛋白表达和ERβmRNA表达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ERαmRNA、PR mRNA表达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1,P=0.028).结论 胃癌证型ERα、ERβ与PR在蛋白与基因上存在部分表达差异,可能为胃癌证型差异的物质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82.
本文从中医药角度探讨了防治胃癌术后复发转移的经验,主要包括胃癌术后复发转移的病因病机、影响复发转移的因素、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及中医防治胃癌术后复发转移的思路、方法、常用的治疗胃癌复发转移的专方、专药以及中医药防治胃癌术后复发的机制,认为中医药在防治胃癌术后复发转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中医药防治胃癌术后复发转移是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83.
裴蓓  徐晶钰  张璇  秦志丰 《吉林中医药》2014,(11):1081-1083
中医对冠心病的辨治历来有重瘀轻痰的倾向。随着现代人生活水平提高,其中医证型谱发生改变,治疗上也有了从重瘀轻痰到治痰为先转变的趋势。痰湿作为一种致病因素可贯穿于胸痹一证发生发展的始终,痰湿阻滞可影响气血运行,导致气滞血瘀、心脉痹阻,又可进一步因实致虚,产生心气不足、心阳虚衰等证。将"痰"作为冠心病发生的基本病因病机,治痰为先,见微知著,发挥未病先防、早治防变、瘥后防复的作用是中医"治未病"思想的具体体现。运用消痰法辨治冠心病,对于减轻患者临床症状,阻止疾病发展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4.
论痰浊内阻与肿瘤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痰浊内阻是体内肿块形成的关键病机,随着肿瘤中医基础理论的深入研究,痰证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受到广泛关注,很多学者从细胞间质及细胞黏附因子等肿瘤发生和转移的内环境因素对痰证理论进行了研究,证实了肿瘤细胞和细胞间质之间的津液代谢失调与痰证理论的相关性。很多学者报道临床应用痰证理论治疗肿瘤取得良好的效果,本文从痰浊内阻的理论特点及治疗方法上论证痰浊内阻与肿瘤发生之间的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85.
目的观察复方阿胶浆对胃癌患者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防治作用。方法纳入病理证实胃癌患者9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单纯采用化疗,治疗组在化疗同时服用复方阿胶浆,每天2次,每次40ml,连续服用一个化疗周期,通过血常规白细胞计数与KPS评分,观察化疗前1天、化疗后第1天、化疗后第7天及第二周期化疗前1天患者外周血象白细胞计数与生存质量。结果化疗后第1天,2组白细胞计数及KP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第7天及第二周期化疗前1天,2组白细胞计数及KPS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复方阿胶浆可以减少胃癌化疗患者白细胞减少症的发生,减轻白细胞减少的程度,明显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6.
目的 观察消痰通腑颗粒对危重患者炎性因子的治疗效果.方法 纳入危重患者59例,分为治疗组28例,对照组31例.两组同时接受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消痰通腑颗粒,疗程为7d.两组均在治疗前与治疗后检测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内毒素(E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 治疗7d后,两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CRP、IL-6、ET、TNF-α均下降,且治疗组治疗后CRP、IL-6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组治疗后的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消痰通腑颗粒可有效减轻危重患者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87.
情境教学法是使学生处在创设的教学情境中,运用学生的无意识心理活动和情感,加强有意识的理性学习活动的教学方法[1]。西医八年制的中医学基础学习涵盖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及经络学,许多概念比较抽象,较难理解。此外,西医八年制学生在中医学基础课之前往往已经接受了系统的西医学基础、诊断学及内科学相关知识的学习,对中医理论的理解造成一定困难。如何在短时间内让西医八年制学生对中医有一定的了解,情境教学法在其中可发挥重要作用。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8.
顽固性呃逆是指呃逆持续24 h以上仍不能停止,它严重影响患者饮食、睡眠等。癌症患者术后易发生顽固性呃逆,常用治疗方法难以起效,使患者生活质量降低,且影响进一步治疗。笔者运用针刺强刺激治疗顽固性呃逆3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9.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化疗药物在杀伤或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对人体正常细胞也有杀伤作用,造成诸多不良反应,如胃肠道反应、肝肾毒性、骨髓抑制等,使患者的生存质量下降,尤其是白细胞的减少导致化疗不能及时、足量的完成,不能最大限度的杀伤肿瘤细胞,最终造成化疗失败。  相似文献   
90.
突发性耳聋是指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通常在数分钟、数小时或数天内(一般不超过3d),患者听力下降到最低点,可伴耳呜、眩晕和耳堵塞感,且多为单耳发病.但约有1/3的患者可发展为不同程度的永久性耳聋,而且在部分听力恢复的患者中也可遗留永久耳鸣,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中医药治疗此病优势明显.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中医科魏品康教授为上海市名中医,国家首批师承制博士生导师,有着40余年临床经验,医术精湛,在中医药治疗疑难杂病方面建树颇丰,对治疗突发性耳聋有独到经验.笔者有幸跟师学习,收获颇多,现将魏师治疗突发性耳聋的学术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