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784篇
  免费   4005篇
  国内免费   2373篇
耳鼻咽喉   314篇
儿科学   563篇
妇产科学   417篇
基础医学   3885篇
口腔科学   447篇
临床医学   8362篇
内科学   6129篇
皮肤病学   355篇
神经病学   2157篇
特种医学   4767篇
外国民族医学   97篇
外科学   3499篇
综合类   17847篇
预防医学   3619篇
眼科学   545篇
药学   8095篇
  106篇
中国医学   4138篇
肿瘤学   2820篇
  2024年   452篇
  2023年   1308篇
  2022年   1674篇
  2021年   1822篇
  2020年   1792篇
  2019年   1655篇
  2018年   901篇
  2017年   1358篇
  2016年   1479篇
  2015年   1913篇
  2014年   2918篇
  2013年   2859篇
  2012年   3717篇
  2011年   4129篇
  2010年   3675篇
  2009年   3596篇
  2008年   4261篇
  2007年   3821篇
  2006年   3460篇
  2005年   4071篇
  2004年   4109篇
  2003年   3802篇
  2002年   2621篇
  2001年   1768篇
  2000年   1118篇
  1999年   736篇
  1998年   662篇
  1997年   551篇
  1996年   419篇
  1995年   456篇
  1994年   276篇
  1993年   200篇
  1992年   177篇
  1991年   145篇
  1990年   102篇
  1989年   87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81.
82.
塑型性支气管炎是一种罕见的、以支气管内形成黏稠分支样铸型为特征的疾病,是一种严重的临床急症,会引起呼吸窘迫、窒息,甚至死亡,因此早期诊断、早期识别意义重大。现对塑型性支气管炎的影像学特征进行归纳总结,以期进一步提高儿科、急诊科和影像科医师对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83.
CIC基因融合肉瘤是一种新发现的肿瘤家族,该肿瘤长期以来与尤因肿瘤家族联系在一起,但其独特之处在于具有CIC基因融合。3'端融合配对包括DUX4、FOXO4以及最近强调的NUTM1。  相似文献   
84.
《微循环学杂志》2021,(1):33-33
近日,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周斌研究组开发了一种可以长时间不间断捕捉细胞增殖的新技术--ProTracer,该技术既可以在长时间内不间断地追踪细胞增殖,又可以精准定位,追踪某一特定细胞类群(如肝细胞)的细胞增殖,让黑夜中只有被锁定目标的“星群”发光,而不是在满天繁星中找寻其中的一两颗。在小鼠实验中,他们利用这项技术,给增殖的肝细胞打上“唯一标记”,经过长达数周至数月的“密切”追踪,最终发现成体肝脏中新生肝细胞主要来源于肝小叶中间区域的肝细胞。  相似文献   
85.
目的 探讨相变型(PT)纳米粒(NPs)靶向动脉血栓深度及其与体外溶栓效果的相关性。方法 通过双乳化法制备一种靶向纤维蛋白的PLGA-PFH-CREKA NPs,验证其理化特性。采集新西兰大白兔的动脉血制作动脉血栓,分别置于荧光标记的靶向PT、非靶向PT、靶向载双蒸水(NPT)的NPs中,并用1 W/cm2声功率密度的低强度聚焦超声(LIFU)辐照,记录前后的质量,计算溶栓率,同时将处理后的血凝块制成切片,通过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测量穿透深度,线性回归分析穿透深度与溶栓率的相关性。建立SD大鼠腹主动脉血栓模型,采用靶向PT、非靶向PT NPs评价体内靶向能力。结果 制备的靶向纤维蛋白的PT NPs平均粒径(297.8±11.82)nm,表面电位(1.44±0.22)mV,结构呈均匀球形,分散性好;体外溶栓实验发现靶向PT组与非靶向PT组、NPT组的溶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8.508,P<0.001);靶向PT组对血栓的穿透性相较于非靶向PT组、NP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6.187,P<0.001),线性回归发现靶向PT组对血栓穿透深度与溶栓率呈正相关(R2=0.818,P<0.05)。在SD大鼠腹主动脉血栓模型观察到靶向相变组较非靶向相变组对血栓的靶向性更好。 结论 靶向纤维蛋白的相变型NPs,对血栓纤维蛋白有良好的靶向性,有较好的溶栓效果,对血栓有很好的穿透性,并且相变所致溶栓率与血栓穿透深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86.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究黄芪-赤芍配伍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TCMSP,Pharmmaper数据库,筛选黄芪-赤芍治疗COPD的活性成分和潜在靶点;结合Genecards数据库挖掘的COPD相关靶点,对黄芪-赤芍药对与COPD靶点进行PPI网络构建,交互处理得到黄芪-赤芍药对治疗COPD的关键靶点,并进行GO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采用分子对接技术将主要活性成分与TNF-α(肿瘤坏死因子),IL-6(白细胞介素6)等进行分子对接;最后利用A549炎症细胞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缺氧损伤模型进行体外细胞实验对结果加以验证。结果 黄芪-赤芍药对中44个有效成分作用于COPD,核心成分为:槲皮素、山奈酚、丁子香萜、芍药苷、(2R,3R)-4-methoxyl-distylin、二氢异黄酮;黄芪-赤芍药对通过IL6、PTGS2、TNF等113个靶蛋白,调控Ras、PI3KAkt、IL-17等多条信号通路治疗COPD,且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槲皮素、山奈酚、丁子香萜、芍药苷与IL-6、PTGS2、TNF大分子蛋白有良好的结合性,体外细胞试验证实,槲皮素与山奈酚均能减少IL-8,MMP-9炎症因子的分泌,具有不同程度的抗炎效果;芍药苷有明显的扩血管、抗血栓之效。结论 黄芪-赤芍药对治疗COPD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整体调节的作用特点。初步揭示了黄芪-赤芍药对通过抑制炎症反应、调节上皮细胞生长增强保护屏障等预测出黄芪-赤芍药对治疗COPD的潜在作用机制,以期为其活性成分的药效物质基础提供理论研究和思路。  相似文献   
87.
我国癌症发病率与死亡率中肺癌均高居第一位,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肺癌85%以上, NSCLC传统治疗方式包括手术、化疗、放疗等。近十几年来,NSCLC相关临床治疗取得巨大突破,代表性治疗新方案即为分子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然而,上述治疗方式成功发挥治疗作用前提和关键则是精准选择NSCLC患者治疗优势人群。分子影像可以在活体状态下,应用影像学方法对人或动物体内细胞和分子水平生物学过程进行成像、定性和定量研究,着眼于生物过程基础变化而不是生物变化最终结果,进而实现精准选择治疗优势人群、分子水平精准监测治疗效果、及时进行预后评估等目的,对分子靶向治疗以及免疫治疗意义重大。该文综述分子影像在NSCLC分子靶向治疗以及免疫治疗中开展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88.
神经内分泌肿瘤病程中易发生肝转移。目前,神经内分泌肿瘤肝转移(NENLM)的治疗方法日益多样化,这使得过去单纯从形态学变化的角度评价其治疗效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新兴的影像学生物标志物能够从功能层面描述肿瘤治疗相关的变化,为NENLM的疗效评价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本文主要总结影像学评价NENLM早期疗效的现状及研究进展,旨在为有效评价NENLM的早期疗效提供参考,并为进一步探索与NENLM早期疗效相关的生物标志物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医院2018年2月—2019年12月间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病患者24例相关临床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归纳此类患者的临床特点,以期为以后收治此类患者在诊疗上提供可参考数据。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病患者典型临床症状为肺部罗音、呼吸障碍、胸痛、咳嗽咳痰、发热。影像学检查后典型表现为肺部炎性渗出、空洞、结节、实变。经过积极治疗后有8例患者判定为治疗有效。结论收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病患者应该做到早期阶段准确诊断,积极治疗,是保障预后的重点。  相似文献   
90.
目的 本文将通过网络药理学结合分子对接对温经汤治疗原发性痛经作用机制进行预测。方法 利用TCMSP、TCMID及BATMAN-TCM数据库,收集温经汤活性成分并预测其作用靶标。通过GeneCards数据库、OMIM数据库筛选原发性痛经的靶标,并运用R软件获取疾病交集靶标,绘制韦恩图。运用Cytoscape软件构建温经汤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成分-靶标网络图,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PPI靶标蛋白互作网络,并进行核心靶标的GO功能富集分析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通过Autodock Vina软件对药物活性成分与疾病核心靶标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 筛选得到温经汤治疗原发性痛经的124个活性成分和31个药物-疾病共同靶标,并推断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介导HIF-1、TNF、PI3K-Akt等105条信号通路相关。槲皮素、山柰酚、豆甾醇等活性成分与PTGS1、ESR1、PGR等核心靶标对接结果良好。结论 温经汤活性成分可能通过发挥镇痛、抗炎、调节激素水平、缓解平滑肌痉挛和改善缺氧状态等药理作用来治疗原发性痛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