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8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7篇
耳鼻咽喉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0篇
临床医学   156篇
内科学   5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39篇
综合类   207篇
预防医学   98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74篇
中国医学   86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761.
目的探讨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SCs)结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辅助颗粒脂肪移植是否能提高移植脂肪存活率.方法采集人颗粒脂肪及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SCs分离、培养、标记,对照组以ASCs直接与同一患者颗粒脂肪混合.实验组以ASCs加bFGF后与同一患者颗粒脂肪混合.各组细胞颗粒脂肪混合物注射移植至裸鼠皮下,6周后检测脂肪形成,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比较两组脂肪标本.结果成功获得ASCs用于移植实验.在实验组(ASCs+bFGF+颗粒脂肪组)及对照组(ASCs+颗粒脂肪组)均形成脂肪组织,新生组织湿重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组VEGF,bFGF表达均高于对照组.结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结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辅助颗粒脂肪移植,通过改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存活、增殖及移植组织血运,提高了移植脂肪存活率.  相似文献   
762.
目的:探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金银花炒炭前后芦丁等6种有效成分的含量变化。方法:取适量金银花药材,将其均分为6份,每份200g,270℃炒至焦褐色,炒炭细粉过筛后加入50%甲醇,超声1小时,采用0.45μm滤膜过滤后待检。同时制备对照品溶液。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Aglient phenyl柱(250mm×4.6mm,5μm),以乙腈(A)-0.5%醋酸(B)溶液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操作,以355nm为检测波长,柱温26℃,检测金银花炒炭前后芦丁、咖啡酸、绿原酸、槲皮素、木犀草苷、金丝桃苷等6种有效成分含量变化。结果:芦丁、咖啡酸、绿原酸、槲皮素、木犀草苷、金丝桃苷检测进样量均成良好线性关系,线性范围分别为:0.0022~0.83μg(r=0.9996)、0.0020~0.85μg(r=0.9997)、0.0014~9.73μg(r=0.9996)、0.0021~0.84μg(r=0.9995)、0.0024~0.87μg(r=0.9994)、0.0020~0.93μg(r=0.9998)。稳定性、精密性及重复性试验RSD2.30%,稳定性、精密性及重复性良好。6种有效成分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78%、97.76%、96.88%、98.31%、98.85%、99.54%。与炒炭前比较,炒炭后金银花中芦丁含量明显增加,咖啡酸、绿原酸含量明显下降,槲皮素、木犀草苷、金丝桃苷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金银花炒炭前后6种有效成分存在一定变化,HPLC法可有效检测金银花6种有效成分,且操作简单、稳定性、精密性及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763.
Sertoli细胞位于睾丸生精小管内皮,作为与生精细胞接触的惟一体细胞,在生精过程中起至关重要的调控作用.Sertoli细胞在精子发生过程中可为精子发生提供物质基础和能力,为精了发生提供有利的微环境,对精子的生成有复杂的作用.X射线照射后即出现生精细胞和支持细胞线粒体明显肿胀,线粒体嵴减少,且随着时间延长,线粒体形念的损害进一步加重,线粒体数量减少,线粒体嵴消失.说明辐射可造成支持细胞的损伤,但完整的理论体系还不十分清楚,还需要各学科的融合继续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764.
脂肪乳注射液是浓缩的高能量的肠外营养液,在临床上可以代替部分热量供给,降低葡萄糖的副作用,营养支持的最终目的是减少与感染有关的并发症,降低住院费用,降低死亡率。脂肪乳注射液以微粒形式进入体内后其分布、吸收、代谢和排泄与一般溶液型注射液相比,影响因素较多,医护人员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发现了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变态反应、急性肾衰竭、肝功能损害、脂肪超载综合征、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及低血糖等其他罕见不良反应病例,并针对这些不良反应提出临床使用建议。  相似文献   
765.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p16,c-myc和cox-2表达情况、相互影响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104例手术切除胃癌组织中p16,c-myc和cox-2的表达.结果 胃癌中p16,c-myc和cox-2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9.4%(41/104)、57.7%(60/104)、63.5%(66/104).p16表达与浸润深度,淋巴结有无转移,TNM分期,组织学类型有关(P<0.05);c-myc表达与浸润深度,淋巴结有无转移,TNM分期有关(P<0.05),而与不同组织学类型无相关性(P>0.05);cox-2表达与淋巴结有无转移,TNM分期,组织学类型有关(P<0.05),而与不同的浸润深度无关(P>0.05).等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p16与c-myc和cox-2表达呈负相关(P<0.05),c-myc与cox-2表达呈正相关(P<0.05).生存曲线研究显示p16,c-myc和cox-2表达与患者术后生存时间显著相关(P<0.05).结论 p16在胃癌组织中低表达及c-myc和cox-2高表达能客观反映胃癌组织分化程度和侵袭转移能力,且与预后密切相关.因此,检测三种指标可有助于判断胃癌预后,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766.
目的 分析脊灰野病毒输入成都市并传播的风险,为预防与控制脊髓灰质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并分析成都市人群免疫资料、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资料、人群流动情况.结果 2008-2011年上半年成都市脊灰疫苗报告接种率、调查接种率、快速评估接种率都在94%以上,脊灰疫苗强化免疫和查漏补种活动前搜索到1岁以上“0剂次”儿童1211名;2008-2010年年平均报告发病率3.2/10万,系统监测的敏感性、及时性和完整性指标均明显超过卫生部要求.结论 成都市的脊灰疫苗接种率达到了较高指标,监测系统运转良好,但存在免疫空白人群,及监测系统漏报现象,脊灰野病毒传入成都市的危险性随时存在,且具有传播的风险.  相似文献   
767.
目的了解松花江上游肇源江段水和沿岸农田土壤、粮食中有机氯农药的残留状况。方法于2008年6月,在松花江上游肇源江段10个断面采集水、沿岸土壤(稻田、菜地、绿化带)、粮食样本,分别测定六六六类和DDT类农药及其各种异构体残留量。结果松花江上游肇源江段水、土壤、粮食(玉米、大米、高粱、小米、黄豆、绿豆)中六六六类、DDT类农药均被检出。水中六六六类农药浓度水平有高至低依次为δ-六六六β-六六六α-六六六γ-六六六,DDT类农药浓度水平由高至低依次为p,p’-DDEp,p’-DDTo,p’-DDT。松花江沿岸农田土壤中六六六类农药残留量由高至低依次为菜地稻田绿化带。与菜地土壤比较,绿化带和稻田土壤中DDTs类农药残留水平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松花江沿岸粮食样品中六六六类和DDT类农药的同分异构体含量依次为δ-六六六α-六六六β-六六六,p,p’-DDEp,p’-DDTp,p’-DDD。无论是松花江沿岸水、土壤还是粮食中DDT类农药的残留量都高于六六六残留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松花江上游肇源江段水体、不同土壤、粮食中仍有六六六类和DDT类农药残留,虽未超过国家标准,但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威胁仍不能忽视。  相似文献   
768.
"空巢家庭"是指无子女或虽有子女,但子女长大成人后离开老人居住,使得老人独自居住的家庭[1].随着社会老龄化加剧,空巢家庭现象日益显著,第5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国65岁以上的老人户中11.5%为空巢老人[2].  相似文献   
769.
目的 运用Meta分析方法对益气活血法治疗气虚血瘀型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方法 检索CNKI、维普、万方三大数据库,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13篇,共计690例患者。通过系统分析,益气活血法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且能明显改善咳嗽、喘息、胸闷、气短等症状,能够提高PaO2,增强肺功能,提高6 min步行距离,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漏斗图提示本结果具有可信性。结论 益气活血法治疗气虚血瘀型特发性肺纤维化有较好的疗效,临床有效率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770.
目的通过两点采样法评估NAT2酶的基因型与异烟肼的乙酰化率、肝损害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口服异烟肼达到稳态的患者共57例,分别于服药后2、4 h采取末梢血样。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设备(UPLC-MS)测定其中的异烟肼和乙酰异烟肼的药物浓度,计算二者的比率值。任意时间点低于1的比值定义为慢代谢临床表型,其余为中间代谢表型和快代谢临床表型。同时对血样标本提取核酸,测定的N-乙酰转移酶-2(NAT2)的rs1041983点位的SNP情况。根据SNP结果,将基因型分为慢代谢组(TT)、中间代谢组(CT)和快代谢组(CC)。将基因型与代谢表型、肝功能损害发生之间分别进行比对,判断NAT2的药物代谢表型与基因突变类型之间的关系。结果慢代谢与快代谢人群中,两个时间点的药物浓度均有高低,两者之间的可信区间有重叠,无法明确区分。单点代谢产物之间的比值不能全部区分出慢代谢人群。而两个时间点的代谢产物之间的比值可以完全区分快慢代谢人群的基因型。慢代谢基因型人群发生肝功能异常的发生率约84.6%,快代谢人群发生率仅29.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485,P<0.001)。结论NAT2慢代谢基因型人群发生肝损害的人群比例较高。但基因型只能提示代谢速率的快慢,而不能确定是否必定会发生肝功能损害。两点采样的乙酰异烟肼与异烟肼的比值可以直接作为判断NAT2酶快慢代谢的诊断指标,更具有实际应用价值。最佳参考的比率取值为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