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0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21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84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36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76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72篇
预防医学   38篇
药学   36篇
  1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61.
应激可以提高个体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然而,过度的应激可诱发包括焦虑障碍、抑郁障碍和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等在内的应激相关精神障碍。应激可通过脑网络和神经环路、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 axis,HPA)以及交感神经系统等调控机体激素、免疫炎症水平,还可通过调控基因、转录、蛋白和代谢等水平的分子改变,导致精神障碍的发生。脑-肠轴在应激相关精神障碍发病机制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应激相关精神障碍确切的病理生理机制尚未阐明,其发病与个体生理和心理素质密切相关,同时该类疾病又与其他精神和躯体疾病相关联。因此,有必要对个体病前素质开展研究,以及从疾病不同阶段进行深入的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和心理学研究,以期进一步阐明应激相关精神障碍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762.
  目的  建立大鼠尼古丁静脉自身给药模型,并用该模型探索两种芳香添加剂——薄荷醇和桉叶素对尼古丁依赖性的影响。  方法  纳入30只雄性SD(Sprague-Dawley)大鼠,行颈静脉插管术后进行尼古丁固定浓度自身给药训练以建立大鼠尼古丁自身给药模型;建模成功后,将所有大鼠随机分成3组分别经腹腔注射薄荷醇、桉叶素、二甲基亚砜(溶剂对照),分别采用固定比率程序(fixed-ratio schedule, FR),即FR1(大鼠每进行1次有效鼻触,得到1次尼古丁注射)、FR2(大鼠每进行2次有效鼻触,得到1次尼古丁注射)、FR5(大鼠每进行5次有效鼻触,得到1次尼古丁注射)测试获得不同程序下大鼠有效鼻触反应数、无效鼻触反应数及尼古丁注射针数。  结果  经尼古丁自身给药训练10 d后,30只大鼠有效鼻触反应数和注射针数明显升高并稳定在较高水平,有效鼻触反应数高于无效鼻触反应数(P<0.001),成功建立大鼠尼古丁静脉自身给药模型。测试阶段,FR2程序下,薄荷醇组有效鼻触反应数降低(P=0.020),FR5程序下,组别与时间水平的有效鼻触反应数指标存在明显交互作用(P<0.001),薄荷醇组有效鼻触数在第3天降低(P=0.011),桉叶素组则在第3天升高(P=0.003),溶剂对照组无明显变化。  结论  薄荷醇及桉叶素均对尼古丁依赖有影响,在尼古丁较难获取时,薄荷醇抑制尼古丁依赖性,桉叶素则增加尼古丁依赖性。  相似文献   
763.
目的:了解2021年期间荆州市青少年学生的非自杀性自伤行为(NSSI)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在荆州市选取青少年学生7 624人(初中2 839人、高中2 421人、大学2 364人),采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青少年自我伤害行为问卷进行调查(自伤次数≥1即表明存在NSSI)。结果:初中生、高中生及大学生的NSSI检出率分别为22.4%、26.4%和14.0%。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初中生、高中生及大学生NSSI的共同危险因素包括自我学业不满意(OR=2.54、2.21、1.80)、疫情前后家庭关系变差(OR=2.44、1.50、1.51)、疫情前后朋友关系变差(OR=2.83、1.69、1.54);初、高中生NSSI的共同危险因素包括非核心家庭及主干家庭(OR=1.72、1.93)、隔离(OR=1.78、1.50)、疫情后学习未恢复(OR=1.65、1.67)。初中生NSSI的危险因素还包括女性(OR=1.62)、自己或家属有以下情况(感染/疑似感染/密切接触/服务志愿者)(OR=1.45)。结论:荆州市青少年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主要与周围环境改变以及人际关系的改变相关。  相似文献   
764.
目的了解护士利他水平状况及与大五人格特征的关系,为护士的人文素质培训、改善医院护理服务内涵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人性哲学修订量表和中国大五人格问卷简版对186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护士人性哲学修订量表总分9.31±14.50。大五人格的宜人性、神经质维度与护士利他水平显著相关,可独立解释护士利他水平总变异的29.2%。结论护士群体利他水平较高,大五人格特征能有效预测护士的利他水平,临床护理管理者应重视护士人格特征的差异性,有针对地加强相关培训教育,提高护士利他水平。  相似文献   
765.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暴露于严重应激创伤事件诱发的精神障碍, 其反复创伤再体验、回避、负性认知和情绪改变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迫切需要进一步明确PTSD的病因和分子机制, 以指导PTSD的诊断和治疗。PTSD的潜在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识别相关生物标志物在研究其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至关重要。相比单组学研究, 多组学可以多角度系统地阐述生物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为理解复杂疾病的发生提供新的手段。因此, 笔者从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等方面对PTSD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为今后PTSD的研究及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66.
目的 探讨急诊待床入院患者焦虑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择2016年6月14日至2016年8月13日在某三甲医院急诊待床入院的106例患者,在其入院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及筛查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106例患者焦虑发生率为25.47%,SAS标准分为(43.18±9.57)分,焦虑得分与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及职业有关 .结论 对于急诊待床入院患者,在进行急诊常规诊疗的同时,应重视其不良情绪,尤其对于离异丧偶、文化程度低、职业为农民或无业的患者,应避免因焦虑等不良情绪而加重患者病情.  相似文献   
767.
目的 探讨焦虑在欺凌和自杀倾向之间的中介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检验孤独感对该中介作用的调节效应。方法 利用随机整群抽样法选取西部地区的汉藏彝青少年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并构建有调节的中介模型。结果 共纳入3 001名青少年。欺凌正向预测自杀倾向(β=0.230,P<0.001);焦虑在欺凌和自杀倾向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间接效应β=0.095,P<0.001);孤独感同时调节“欺凌→焦虑→自杀倾向”中介路径的前段和后段,但是没有调节欺凌与自杀倾向的直接效应。孤独感低的个体中,焦虑在欺凌与自杀倾向的关系中的间接效应为0.020(95%CI:0.008~0.041),而在孤独感高的个体中,间接效应为0.105(95%CI:0.074~0.147)。结论 欺凌可直接影响西部青少年的自杀倾向,也可以通过焦虑间接作用于自杀倾向,孤独感能调节焦虑的中介作用。可通过降低青少年的焦虑和孤独感,进而减少因欺凌导致的自杀倾向。  相似文献   
768.
目的:描述中国社区成人心境障碍功能残疾现况并探讨残疾发生的危险因素,为精神残疾康复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为中国精神卫生调查数据的深入分析,计算包含身心共病和单一心境障碍的12月加权功能残疾率和致残率、对正常工作和生活的损失天数的影响;运用方差分析比较各组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定量表-2.0得分的差异,运用复杂抽样数据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心境障碍共病其他精神障碍和躯体疾病及人口学因素对功能残疾程度的影响。结果:心境障碍12月患病人数为1136例,其中功能残疾人数为537例,包含身心共病的心境障碍功能残疾率为1.7%、致残率为42.0%,第四级残疾构成比最高(77.1%)。单一心境障碍功能残疾率为0.2%、致残率为16.0%。各类心境障碍所致部分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的中位天数在0~4.75 d之间。多重线性回归显示,心境障碍共病其他精神障碍和躯体疾病及除居住地以外的人口学因素均与WHODAS 2.0得分呈正关联。结论:心境障碍共病躯体疾病增加功能残疾发生的易患性和严重程度。受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低、高龄、非在婚、男性群体是心境障碍功能残疾的高危人群,需要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769.
目的 研究电针、重复经颅磁刺激对PTSD样模型大鼠的焦虑行为及HPA轴的影响,并比较2种治疗方法的差异.方法 采用SPS(Single prolonged stress)方法建立PTSD样焦虑动物模型,运用电针、重复经颅磁刺激分别进行治疗,采用高架十字迷宫测试动物情绪反应,运用ELISA法检测血清皮质酮.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模针组和模磁组的OT%值、OE%值均有显著增加,电针和重复经颅磁刺激2者比较未现差异;模针组、模磁组均可降低血清皮质酮水平,且模针组降低更显著.结论 电针、重复经颅磁刺激2种治疗方法均有减轻模型大鼠的焦虑情绪的作用,且电针降低HPA轴活性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770.
冉娅  徐佳军  王烨  郑耀宗  邓伟   《四川医学》2023,44(2):164-168
目的 使用剑桥认知成套测试(CANTAB)中的快速视觉信息处理(RVP)对抑郁症患者及正常对照进行比较研究,为寻找抑郁症患者RVP认知受损模式提供线索。方法 本研究纳入105例抑郁症患者及209例正常对照,采用RVP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测试,并对RVP及HAMD得分进行成组检验和相关分析。结果 抑郁症组与正常对照组在RVP 6项指标中的3项指标(RVP A′、命中率及正确拒绝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患者所有的6项RVP认知指标得分与HAMD得分无统计学相关,提示注意认知损伤独立于情绪障碍的临床症状。结论 RVP受损指标可以作为认知受损模式的候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